学进去
-
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登录
|
注册
试卷
|
试题
|
走进学进去
|
学进去
试题
试卷
字/词
搜索
购买服务
首页:
小学语文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
17 古诗三首
部编版
|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上册
四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 草原
2 丁香结
3 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花之歌
习作:变形记
语文园地
第二单元
5 七律·长征
6 狼牙山五壮士
7 开国大典
8*灯光
口语交际:演讲
习作:多彩的活动
语文园地
第三单元
9 竹节人
10 宇宙生命之谜
11*故宫博物院
习作:____让生活更美好
语文园地
第四单元
12 桥
13 穷人
14*在柏林
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
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
语文园地四
快乐读书吧
第五单元
15 夏天里的成长
16 盼
习作例文
爸爸的计划
小站
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
第六单元
17 古诗三首
浪淘沙
江南春
书湖阴先生壁
18 只有一个地球
19*三黑和土地
20*青山不老
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
习作:学写倡议书
语文园地
第七单元
21 文言文二则
伯牙鼓琴
书戴嵩画牛
22 月光曲
23*京剧趣谈
口语交际:聊聊书法
习作:我的拿手好戏
语文园地
第八单元
24 少年闰土
25 好的故事
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习作:有你,真好
语文园地
试题
题型:
全部
选择题
填空题
语言表达
现代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信息匹配
书面表达
句型转换
连线题
判断题
排序题
书写
诗词曲鉴赏
修改病句
简答题
其他
听读鉴赏
难易程度:
容易
较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排序:
综合排序
试题难度
使用次数
真题次数
共
262
道相关试题
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1.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同到牵牛织女家。
3.___________________,花木成畦手自栽。
4.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
______________
,同到牵牛织女家。
2.南朝四百八十寺,
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
,两山排闼送青来。
4.飞流直下三千尺,
_______________
。
5.茅檐长扫净无苔,
_______________
。
6.五音是指:
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黑云/翻墨/未遮山
B.白雨/跳珠/乱入船
C.卷地风/来忽/吹散
D.望湖楼下/水/如天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背诵与积累。
1.待到重阳日,
__________
。(孟浩然《过故人庄》)
2.如今直上银河去,
__________
。(刘禹锡《浪淘沙》)
3.
__________
,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黑云翻墨未遮山,
__________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的诗句“
__________
?
__________
”,展现了诗人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操和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
6.面对挫折时,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
__________
,
__________
”激励自己。
7.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__________
,
__________
”既写出了时序交替匆匆,又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1.在横线上补全诗句。
2.本诗的作者是___代的___,这是他写在____家___(哪里)的一首诗。
3.诗的前两句是写庭院的,其中“____”和“____”两个字写出了庭院的洁净,可以看出主人爱洁净。第二句中,“____”几个字写出了庭院的秀美,“____”几个字写出了主人的勤劳。
4.诗的后两句写的是庭院周围的自然环境,运用了对偶和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自然山水如此有情,也表现了主人______的情趣。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诗句,完成练习。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牵牛织女”指的是民间故事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作者以浪漫的想象,并结合传说,把黄河汹涌澎湃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形象。(_______)
②这首诗写出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_______)
③这首诗描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抒发了作者的豪迈气概和奋发精神。(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田园风光——《书湖阴先生壁》
1.《书湖阴先生壁》是
________
代诗人
________
写的。题目中的“书”的意思是
________
。题目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
。因此,这首诗是“题壁诗”。
2.“茅檐长扫
________
无苔,花木成
________
手自栽。”这两句写了湖阴先生家环境的清幽,暗示了湖阴先生(
_______
)
A.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B.生活情趣的高雅。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雄伟黄河——《浪淘沙》(其一)
1.《浪淘沙》(其一)的作者是
__________
朝诗人
__________
,他被人称为“
__________
”。这首诗中写作者所见的诗句是“
________
”,写作者想象的诗句是“
__________
”。
2.读了这两句诗,我想起了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
_________
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
_________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写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________
)
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________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诗句,完成练习。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解释词语。
护田: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青来: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对错。
(1)这两句诗采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山水人的感情,显得既生机勃勃又清新幽雅。(______)
(2)“两山排闼送青来”可以改为“主人开门见青山”,意思的主人打开了门,就会看见青翠的山峰。(______)
(3)诗人写出了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山水主动与人相亲,表现了人的高洁。(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