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1990s)| 五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①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②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③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④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⑤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1.语段中运用了比喻的句子是(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⑤句
2.下列三个词语描述了语段呈现的画面,其中,排列的先后顺序与语段叙述顺序一致的一项是(   
A.微云遮月—微波荡漾—波涛汹涌
B.微波荡漾—波涛汹涌—微云遮月
C.微云遮月—波涛汹涌—微波荡漾
D.微波荡漾—微云遮月—波涛汹涌
3.随着海上景象的变化,琴声也随之变化,其中符合语段中描绘的景象的一项是(   
A.舒缓柔和—轻松明快—高昂激越
B.高昂激越—舒缓柔和—轻松明快
C.轻松明快—高昂激越—舒缓柔和
D.舒缓柔和—高昂激越—轻松明快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月光曲(节选)

A.皮鞋匠静静地听着。B.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C.(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D.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轻纱似的微云。E.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F.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G.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H.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

1.按原文填空。
2.皮鞋匠听着琴声,脑海中浮现出三幅奇丽的画面,请你分别给这三幅画起名字。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3.句子B、C表现了音乐节奏____________,句子D表现了乐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子E、F表现了乐声____________
4.选段中,句子________是实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是联想到的内容。选段采用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月光曲》片段后答题。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片段中的近义词:(       )(       )
反义词:(         )(         )
2.用“ ”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划出联想的内容。
3.贝多芬为什么弹完了一首曲子,还要再为穷兄妹俩弹一首曲子呢?
_________________
4.“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文中指_____。想一想, 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她从没看见过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美丽如初

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详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怦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弟笑嘻嘻地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弟的手。弟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融在等待中。

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历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1.对于第一自然段中画线的语句,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皎洁的月色比作“闪亮的白绸”。
B.这句话属于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平和的环境氛围。
C.描写月色的皎洁,是为了让母亲能及时看到弟弟归家,母亲等得耐心。
D.这句话烘托出母亲充满母爱的美好形象,为下文作者抒发感情做铺垫。
2.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作者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这是运用___的写法,反衬母亲那“___”的爱。(选用文中词语填空)
3.品读赏析。
看弟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1)“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比作“温暖的港湾”,把____比作“起航的船只”,形象地写出了母亲怀抱的温暖。
4.文中的“等待”是一场爱的接力赛,请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具体的人物。
(     )等待妈妈→妈妈等待(      )→“我”等待(      )
5.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母爱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请你谈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下面片段完成练习。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1.按原文填空。
2.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A.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B.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C.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3.用“     ”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划出联想的内容。
4.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③__________
5.借助皮鞋匠的联想,我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月光曲》 :时而 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__
6.贝多芬为什么能即兴创作出这么美妙的《月光曲》呢?请你以贝多芬的口气写一写他的心理话: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月光曲(节选)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zhāo cháo)着岸边rǒng yǒng)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tián tiǎn)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xōng xiōng)涌的大海。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___”。
2.用“~~”画出文中描写皮鞋匠想象的景物的句子。
3.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写下来,并说一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月光曲》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1.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我们在朗读盲姑娘的“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这句话时,应该用(     )的语气;在朗读哥哥的“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这句话时,应该用( )的语气。
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盲姑娘口中的“随便说说”指的是_______。其实,盲姑娘的内心是十分渴望听的,她之所以又这样说,是因为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月光曲(节选)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大海,月亮正从(                    )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的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着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                  ),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                      )。

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2.语段中黑体字的句子中,(      )一词写出了波光的形态;(      )一词写出了波光变化的速度快。在这一画面中,贝多芬所弹的音乐曲调应该是(      )
3.如果贝多芬的音乐旋律是高昂激越的话,你听到了并想像开去,大海会有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卑的利已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惊慌失措:_______________
镇定自若: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画线句子里的“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事情总是这样”中的“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课文,你想对哈尔威船长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从第一段船长语言中一连串的感叹号,你体会到船长的语气_________________,而当时的情况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船长的_________________
2.“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短短四十秒,大家却觉得太长,说明当时人们的内心是_________________
3.危急时刻,船长逼孩子跳入大海,他是怎么想的?请用几句话表达清楚船长当时的思维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