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浙教版| 二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课内阅读。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______,______焉。

1.请将原文补充完整。
2.本文选自《______》。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恭不倦(勤勉。)B.博学多(通晓,明白。)
C.萤夜读(口袋。)D.家不常得油(贫穷。)
4.尝试用自己的话写出对“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像车胤这样勤奋求学的古人?请写出两个有关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思而不学则。”《论语·为政》

1.下列字词的理解和朗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等同于现代的“悦”,表示“愉快”。B.“愠”读音与“媪”相同。
C.“省”这里读着“xǐng”。D.“”“”表示迷惑、迷茫、疑惑的意思。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些语段都是围绕“学习”展开论说的,阅读后你觉得今后应该怎样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古文阅读。

蜀鄙二僧

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wéi)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③富者曰:“子何恃shì)而往?"

④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⑤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⑥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⑦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偏僻的地方。②语:对……说。③恃:依赖。④钵:僧人所用的食具。⑤买舟:租船。⑥顾:难道。
1.解释加点的字。
吾欲南海:①______________                         富者有色:②______________
2.文中富和尚两次说“子何恃而往”,对两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表达了富和尚的疑惑,第二次则表示他不相信穷和尚的话。
B.两句话意思相同,都表达了富和尚的疑惑:你依赖什么去南海呢?
C.第二次,富和尚以自己为例,说明穷和尚想去南海是不可能的。
3.本文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①“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②______________。请你联系自己的学习或生活经历,举个例子来证明作者的观点:③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①食:吃。②长:做首领。③逆:违背。④子以我为不信: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话。⑤故:所以,因此。
1.请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兽见(      )皆走,虎不知兽(      )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A.狐狸          B.畏难            C.老虎          D.畏惧
2.“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老虎认为什么是对的?请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3.你怎样评价文中的狐狸或者老虎?请选择其中一个,说说你的看法,把理由写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古文。

除“三横”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交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处竟杀蛟而出,闻里人更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注释】①凶强侠气:凶暴强悍,好争斗。②尤剧:更厉害。③冀:希望。④更相庆:互相庆贺。

1.梳理内容,填写故事流程图。
义兴有“三横”:
蛟、______、周处
乡人说服
______
周处与蛟同沉,
乡人______
周处知为人情所患,
______
2.下列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乡里所                                               患:患病
B.并皆暴犯百姓                                        暴犯:侵害
C.义兴人谓为“三                                 横:祸害
D.处与之                                               俱:一起
3.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短文后,我觉得周处是一个______的人,当他知道乡亲们误认为他已经死去后互相庆贺时,他心里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仔细阅读文言短文,按要求完成练习。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北人:北方人。②仕;做官。③并:连同。④坐:因为。⑤强:勉强。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个在南方做官的北方人,不认识菱角,在一次酒席上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B.有人告诉北方人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北方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说明自己不知道的原因。
C.菱角生长在水中,北方人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2.北方人把菱并壳一起放入口中是因为(     
A.他喜欢尝试。B.他想清热解毒。C.他不认识菱。
3.最符合短文观点的一项是(     
A.不懂装懂B.强词夺理C.实事求是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与理解

怀素写字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曰:“绿天”。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注释:①本文选自《书林纪事》。怀素是我国唐朝的书法家。②【零陵】今湖南零陵。③【挥洒】挥毫写字。④【名】命名,起名。⑤【庵】住所。
1.下面选项中“书”的意思与文中画曲线句子中的“书”相同的是(       
A.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B.之再三
C.鸿雁传D.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
2.下列说法中有2项是正确的,分别是(      )(      )
A.在读“贫无纸可书”时,可以这样停顿:“贫/无纸可书”。
B.怀素在芭蕉叶上练字,是为了亲近大自然。
C.以上文段来自《书林纪事》这个故事。
D.从“盘板皆穿”可以看出怀素练字的时间很长。
3.从这个故事中我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
我还知道古代的其他书法家有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与理解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君”与“夫子”都是对人的尊称。( )
(2)文中的“家禽”和现在我们所说的“家禽”意思是一样的。( )
(3)“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样的停顿划分是恰当的。( )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为果,果有杨梅。_______
(2)未孔雀是夫子家禽。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杨氏子的回答妙在哪里?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锯竿入城

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世之愚,莫之及也。

注释:①鲁:鲁国。②执:拿。③计无所出:想不出办法。④老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⑤圣人:才智超人的人。⑥但:只是。⑦若:像。 ⑧此:这样。⑨不亦……乎:不是……吗。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⑩愚:愚蠢。

1.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字的意思。
(1)竖执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遂而截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注释和阅读经验,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老父”的话要读出怎样的语气呢?下列选项中合适的一项是(            
A.疑惑,询问。B.嘲笑,疑问。业C.自作聪明,反问。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这则笑话告诉我们遇到任何事都要学会变通,思维要灵活。(         )
(2)文中的“老父“不仅聪明,而且助人为乐。(         )
(3)“世之愚,莫之及也”的意思是“世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了”。(       )
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执竿入城”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为什么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用文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写出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停顿正确的一句是(   
A.则眼不/看仔细B.却只漫/浪诵读
C.记/亦不能久也D.眼口岂不/到乎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