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1990s)| 四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_____
2.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________
3.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_______
4.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与感悟

《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

①一路迎着溪渡。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②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1.第①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画直线的句子运用四个“时而”来说明溪流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段话我体会到了作者游览时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第②段主要写了洞口和外洞的样子。洞口的特点是____________,我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读出来的;外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我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处读出来的。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内片段,并回答问题。

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1.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是( )
A.疑问句B.设问句C.反问句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具体说明了小船的小,还给人新奇的感觉。
B.文中直接写孔隙的语句不多,主要写的是人的行为与感受,这样从侧面描写,更显得真实可信。
C.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中出现了四个“小”字,显得有些重复。
3.选择最恰当的一个词语来描述孔隙的特点( )
A.短小B.矮小C.窄小
4.最后两句“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作者没有放到写内洞的下一段中,这样安排的理由是( )
A.这句话只是写孔隙,与内洞没有丝毫关系。
B.这句话与上文承接紧密,讲的也是过孔隙的情形。
C.这句话放在结尾对本段起总结作用。
5.“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作者为什么要用“贴着”这个词,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欢乐谷。
1.《海上日出》按照________的顺序,写出日出时太阳________、________、亮光的变化。
2.《记金华的双龙洞》按照________的顺序,带我们游览了神奇的双龙洞。这篇游记有两条线索,一是明线,即作者的________路线;一是暗线,即文中多次出现的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给下列句子中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端:①端正,不歪斜②东西的一头③项目方面④事情的开头⑤仔细地看⑥用手平正地拿
(1)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      (___________)
(2)他端详着这幅画,陷入了沉思。    (___________)
(3)他端来一把椅子,让我坐下慢慢说。(___________)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几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观赏—(______)指点—(______)宽广—(______)
2.说明内洞很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在文中画出“金华双龙洞”名称的由来。
4.用“即使……也……”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口语交际。
某旅游景点有如下一则温馨提示:走路不看景,留神您脚底;看景不走路,驻足观美景。这则提示告诉游客什么呢?这样的提示好不好?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游颐和园

深冬的一天,我们来到了颐和园。穿过文昌阁,便看到了围墙边那一排笔直高大的白杨树。树枝光秃秃的,但在树的枝丫处却包蕴着无限的生机。

远望昆明湖,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站在湖边,透过那薄薄的冰层,能一眼望到湖底的卵石。远处几只黑点般的小鸟斜着身子掠过湖面,尾巴偶尔点一下寒冰,就又飞入碧空,慢慢地消失了。

我们继续沿着湖畔漫行,镇守十七孔桥的铜牛出现在眼前了。它那坚硬的犄角、沉静的目光、憨厚的面庞和那健壮的身躯,处处显示着稳健的美。

来到十七孔桥跟前,我才看清了桥的真面目。桥头两尊石雕虬龙,目光炯炯,镇静地守卫着桥身。拱桥两侧的石栏杆上排列着许多头狮子。有一头狮子笑呵呵地歪着头,好像在说:“我正等着你们来这里玩呢!”仔细一看,发现有一头小狮子正偎依在妈妈的怀里吸吮乳汁。还有一头小狮子正趴在妈妈的背上,探着头,和妈妈脚掌下压着的那头调皮的小狮子玩耍。我数了数,这一根石栏上就有九头狮子。多有意思!我又往前走,看见了一头凶猛的雄狮,昂着头,瞪着眼,怒视前方,长长的鬃毛都竖了起来。它跟前的一头小狮子露出了惊恐的神色,好像被大狮子的怒吼声吓呆了。我沿着桥边,一个栏一个栏地看着。那些狮子真是一头比一头美,千姿百态,其妙无穷。穿过石桥,来到群树掩映的中心岛。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半藏半露。我们在亭台楼阁之间做起游戏。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冲破严寒,回荡在四面八方。

1.“我们”游览的顺序是:穿过文昌阁,看到了_____;远望昆明湖,看到湖面和_____;沿着湖畔漫行,看到了_____;来到十七孔桥前,看到了两尊石雕虬龙和_____;穿过石桥,在_____的亭台楼阁之间做起游戏。
2.文中写十七孔桥上的狮子,这些狮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从第四自然段中找出写作者的想象的句子,用“”画出来。
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 )
A.对颐和园的喜爱之情。B.对冬季的喜爱之情。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原创题。
双龙洞景区管理委员会要在乘船处竖一块“游客须知”的标示牌。想一想,写一写。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句子练习。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
1.这句话采用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溪流的宽窄不一,流速的缓急不同。我能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2.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具体写出了小船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