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鲁教版(五四学制)| 四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按文章《虎门销烟》内容填空,答题。

林则徐一声令下,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工人,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下盐巴,再把缴来的鸦片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1.这段话中工人们销毁鸦片的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仿照这段话的写法,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五位战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战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战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联系上下文,理解“粉身碎骨”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2.“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是_______句,把_______比作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这充分体现出____________
3.给这个自然段加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
4.石头“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你知道日寇对中国人民犯下了哪些罪恶滔天的事吗?列举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西溪且留下

沈小玲

驱车路过留下镇,我看见一堵白墙,高大、宽广。上面有图有文。写着:富有留下,美丽留下,幸福留下。白墙里面是一块大工地,要建一座大型综合体。

回来的路上,再次经过此地。富有留下,美丽留下,幸福留下,读着读着,就觉得广告语很有趣。我第一次知道留下可做如此理解。在我原有的记忆中,我只记得西溪且留下的美丽传说。

相传,八百多年前,南宋皇帝赵构路过杭州西面一块地貌风光非常原始的净土西溪,看到小桥流水,芦花似雪,曰:西溪且留下。

④“西溪且留下在西溪随处可见。西溪且留下是西溪的代名词

现在是秋天。在西溪,最美的莫过于柿树。

老态龙钟的柿树,苍劲黝黑的枝干,稀稀落落的黄叶,挂满了火红火红的柿子。房前两株,院子里三株,桥畔五株,芦苇荡里一大片……七千多株柿树散落在西溪湿地的角角落落。

据说,年纪最大的柿树有六百多岁。

至今,我未曾见过那棵古柿树。闭上眼,我会幻想六百多岁的柿树上满是红红的柿子。

有一年,我到永嘉乡下,看见家家户户门前都种上几株柿树,那是他们村的习俗。秋天一到,一树一树地红,整个村子很喜庆,很甜蜜。

秋天的西溪,也喜庆,也甜蜜。

明代有人赞西溪曰: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人间万户侯。

西溪且留下。不管是黄橙、红柿,还是紫菱角,都因为原始,因为野趣。

在阳光灿烂的初夏,我们坐一只摇橹船进去,小船咿咿呀呀,穿过小桥,穿行在弯弯曲曲的水面,划进芦苇荡。白鹭优雅地立在芦苇上,水声惊扰,飞走。随处可见粉色的野蔷薇,一簇叠着一簇,似乎要把所有的花全部绽放。时时听到鸟鸣,却分辨不出是哪只鸟儿发出的声音。水面有水草,有人在采水草。

在河之洲,不知可有雎鸠?

野花!

野花!

循着岸上孩子的声音,我往前方望去,那里有一大片蓝紫色的野花,我们停船,上岸。

那块地凹凸不平,有低陷,有高耸,间或有几株大树,看不出有路,没膝高的蓝紫色的野花开满了,杂乱无章。真没有路。我们尝试着从花丛间走过,我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蓝紫花遮住了我的大半个身子,置身花海,我想应该就是那个样子。我猜想那地原应是空着的。我曾读过一篇文章:一位美国农夫,祖上传下一个遗训,要在自己劳作的庄园里留出一块空地,什么也不种,就让它荒着。因为静寂也是一种美。

静寂也是一种美!

此处的西溪一隅,原是静寂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就如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开遍了蓝紫色花的彼处,静寂更显。

西溪,是都市人放飞心情的后花园,是倾听灵魂声音的自留地。

且留下!西溪。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量词。
________白墙   一________工地  几________柿树
________蔷薇   一________遗训  一________文章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形容词。
_______的白墙  _______的柿树
_______的枝干  _______的黄叶
_______的柿子  _______的野花
3.“富有留下,美丽留下,幸福留下”这个广告语有趣在(  )
A.“留下”是地名,“富有、美丽、幸福”作为形容词形容这个地方。“留下”也可以作动词,表示“留下来”的意思,一语双关。
B.建房子的工地可以把旧房拆掉,但富有、美丽、幸福却留了下来。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它犹如一座桥梁,为东西方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它东起我国的古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

②通过“丝绸之路”,东西方频繁地进行贸易。西方的珍禽异兽、珠宝香料、玻璃器皿、金银货币,西亚和中亚的音乐、舞蹈、饮食、服饰等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汉代将西方的东西冠以“胡”字,如胡桃、胡瓜、胡椒、胡萝卜等;唐代则将它们的名称冠以“海”字,如海棠、海石榴、海珠等。与此同时,中国的物产和技术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各地,如丝绸、农桑、造纸术、印刷术、漆器瓷器、火药、指南针等,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唐朝时期,“丝绸之路”最为繁荣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流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据《唐会典》记载,唐王朝曾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使交往,每年取道“丝绸之路”前来长安这个当时世界最大都市的各国客人,数目皆以万计。

③在进行物质贸易的同时,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的文化交流也曾十分活跃。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早在西汉末年就传入内地。据推测,佛教从印度经“丝绸之路”传到新疆克孜尔,再到甘肃敦煌,然后传入内地。沿着“丝绸之路”留存下来的佛教石窟,著名的如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等,大多融合了东西方的艺术风格,是“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如今它们都是世界文化遗产。

④“丝绸之路”这条古道路程漫长且历史悠久,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他们的一些故事都与这条路有关。如今,中国以互尊互信、合作共赢、文明互鉴的诚意,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这个宏伟的倡议,赋予古老的“丝绸之路”以全新的生命。

1.下列事物不属于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是(        )。
A.胡椒B.海石榴C.玻璃器皿D.瓷器
2.文中画“”的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依次是(        )。
A.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
B.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
C.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
D.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
3.“丝绸之路”得名的原因是(        )。
A.沿途盛产丝绸
B.丝绸贸易最具代表性
C.专门进行丝绸贸易
D.用丝绸交换其他货物
4.下列说法中,符合短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内地,“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是唐朝
B.“丝绸之路”是一条物质贸易的专用通道,起点是长安,终点是罗马
C.“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丝绸之路”合称“一带一路”
D.《西游记》中描写的故事确有其事,唐僧的原型是西天取经的玄奘
5.短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丝绸之路”促进了古代文明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③段画“       ”的句子中的“据推测”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央视《小崔说事》节目组曾对身为梁启超的小儿子、中国导弹控制系统创始人之一的梁思礼院士进行过一次访谈。

节目中小崔提起了一件事:有一天,梁思礼先生赴美访问,在西雅图遇见了当年的同窗好友,也是位华人,也是位研究导弹的专家,他的年薪是300万美元,可是当时梁思礼先生一年的工资还不到1万元人民币。访谈中,小崔问梁思礼先生:“别的不公正待遇您都不计较,但这件事对您一定有很大的刺激吧?”

别的不公正的待遇是什么呢?梁思礼先生1941年(17岁)赴美求学,1949年,当他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的消息,凭着一颗纯洁而又单纯的爱国之心,毅然决然地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在新中国的建设中,梁思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在某些事情中遭不公正待遇,受了很多委屈。面对小崔的提问,他会如何回答呢?

85岁高龄的梁思礼面对提问,掷地有声地回答:“那位同学研究出来的导弹,当时也许就瞄准着中国;我研究出的导弹,却是保卫祖国,我为此非常自豪!”全场嘉宾报以热烈的掌声。

1.文中加点词“刺激”在词典中有三种解释:①声、光、热等引起生物体活动或变化;②推动事物,使起积极的变化;③使人精神上受到挫折和打击。“刺激”在文中应该选择第______种解释,它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掷地有声”这个词语表现了梁思礼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梁思礼是____________的儿子,他是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梁思礼为什么会感到自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三自然段的叙述方式是_______。(A.顺叙   B.倒叙 C.插叙)这一自然段对表达梁思礼的爱国之心有什么用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市长的柱子

乌克兰的基辅市市政斤是一座距今已有100年历史的古老建筑。1918年十月革命胜利后组建的新政府对它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修缮,负责修缮的施工队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大厅中心的支柱和屋顶之间有1厘米的间隙。这是怎么回事呢?是支柱下沉了还是屋顶变形了?市长波尔金接到报告,立刻派人去把当年负责设计和建造这座大厦的工程师奥罗斯基找来,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奥罗斯基说:“市长先生,什么事情也没发生,当年建成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市长奇怪了:“建成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支柱没有顶到屋顶,那不是毫无用处吗?”“是的,市长先生,毫无用处。”市长越发地奇怪了:“既然毫无用处,你为什么还要这样设计?难道你觉得大厅里多一根柱子好看吗?你不嫌它碍事吗?”

奥罗斯基说:“是的,它很不好看,也很碍事,就是画蛇添足。我的设计里本来没有这根柱子,是后来接照柯蒙市长的要求加进去的,因为他认为没有这根柱子大厦会不安全。如果我不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他将不会采用我的设计,不让我来负责建造这座大厦。

原来是这么回事!波尔全一下子就明白了臭罗斯基的用意,他在屋顶和支柱之间留了1厘米间隙,是为了日后用它来证明自己原来的设计并没有错。臭罗斯基对这位新市长说:“现在柯蒙早就下台了,我们可以把那根毫无用处的柱子拆掉了。”波尔沉思良久,却说:“不,留着它,还有用处,让以后的市长和所有市政府的官员都能看到它。”后来,那根奇怪的柱子被保留下来了,人们称它为:柯家市长的柱子。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修缮——(          )   良久——(          )   画蛇添足——(          )
2.“支柱没有顶到屋顶,那不是毫无用处吗?”请把这句话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自然段中施工队发现的“奇怪的事情”是什么?请用“_____”画出来。
4.你认为设计师奥罗斯基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波尔金市长知道这是根毫无用处的柱子后,为什么不拆掉,而把它保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泰山上的挑夫

子夜,我和爸爸来到岱宗坊,开始了对五岳之尊泰山的攀登。

天是墨蓝色的,那镶嵌在墨蓝色天幕上的闪烁的繁星是那么明亮。刀劈斧削般的岩石竟然有那么多奇形怪状。而山石上耸立的松柏更是云雾般的朦胧。什么美妙的乐曲能同山涧里潺(chán)潺的溪水声相比呢?更何况还有蛙鸣,蝉唱,不知名的昆虫的低吟……爸爸拿着手电边走边指点,有时停在一个地方,一讲就是老半天。我饶有兴味地看着、听着。红门、王母池、斗母宫、经石峪、回马岭……都被我们甩在身后了。我脑子里萦(yínɡ)绕着唐槐、汉柏、金刚经以及各种各样有关泰山的神话、传说,走在这夜幕笼罩下的山路上,果然是别有一番情趣!

当红日出山、天色大亮的时候,我们已坐在中天门熙熙攘攘的茶社里了。也许是太疲劳的缘故吧,我仰看那白云缭绕的泰山主峰上的南天门,对攀登泰山极顶简直有些失掉信心了。

忽然,爸爸指着攀登在山路上的一队挑夫让我看。那是干什么的?我问。

挑夫!泰山上的挑夫!爸爸激动地大声说。我很奇怪,爸爸为什么这样激动!

那一队挑夫在茶社门前停下来休息。爸爸迎上前去和为首的一位中年汉子攀谈起来。我端详着那位中年挑夫:古铜色的脸上布满风刀霜剑刻下的皱纹,眼睛里闪着坚毅的光芒;一件对襟布褂没有系扣,裸露着胸脯,结实而丰满;胳膊上、肩头上以及腿部的肌腱,鼓得高高的。我想,即使最好的体操运动员,也不一定会有这样健美的肌体吧!

当天能来回吗?爸爸问道。

能。一天至少一趟!他平静地回答。您不累吗?我脱口而出。

哈哈!他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小朋友,你想,肩上百把斤的担子,脚下百把里的山路,能不累吗?

那您为什么非干这活儿?

傻孩子!和你上学念书一样,这是我们的工作。他严肃起来,一板一眼地说:现在国家在奔四化,发展旅游事业,不光国内,许多外国朋友也慕名来逛泰山。要是山上没有旅馆,没有饭店,那住在哪里?吃什么?要吃、要住,就离不开咱这挑担子的。不错,这活是累,是苦,可你不干,我不干,谁干呢?

要是用机器运输就好了。

对,这样就省劲多了!所以,你们从小得好好念书,长大了搞出机器来。


可是你记住,就是机械化了,也得干。不花力气,图省劲,干什么也不行……好,你们歇着吧,俺们该走啦。说着,就招呼同伴们去挑担子。

他们又上路了,踏上了攀登东岳之巅的最艰难的旅程!他们迈着坚定的步子,用不急不缓的稳健动作换着肩,走着字形,奋力地攀登。我望着他们的背影,耳边又响起那位中年挑夫的话,心里不禁翻腾起来……泰山上的挑夫啊!您的运输工具和方式是落后的,您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是,您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人格是多么高尚啊!您坚毅、勇敢、无私无畏,任何困难都不能把您挡住。我们的祖国,是多么需要这种挑夫精神啊!……猛然想起自己,我不也应该做一名祖国的挑夫,挑起革命重担,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伟大祖国的腾飞而献身吗?……

想到这里,我再也沉不住气了,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我放开喉咙大声喊道:爸爸,走啊!追挑夫去!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熙熙攘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猛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文中“‖”划分的段落,写出段落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泰山看到的中年挑夫是什么样子?请用“~~~~”画下来。
4.“挑夫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想到这里,我再也沉不住气了,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这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   如海宁的安澜园   苏州的狮子林   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   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如蓬岛瑶台   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在文中缺少标点符号的地方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读画“_________”句子,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标题为“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在内容上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昔日的辉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0年是中国人们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一位位抗美援朝的英雄、一个个抗美援朝的故事一定触动着你的心。作为中国少年儿童的你,请结合本课谈一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②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用“ ”画出文中高度评价圆明园的两个句子。
2.标有“﹏﹏﹏”的句子在原文中是一个_________句,起____________的作用。
3.朗读片段②时,我们应带着(          )的感情。
A.感伤、无奈B.悲愤、痛惜
4.片段中有三处表示时间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此时你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拓展阅读。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 )落山 ),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 )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 )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1.在文中括号里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2.“居高临下”的意思是____ ;“山涧”的意思是_____ 。
3.找出文中有“看”的意思的两个词,并体会这两个词的含义。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的______ 和______ ,表现了壮士们______ 的精神。
5.他们的脸上为什么露出胜利的喜悦?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纵身跳下深谷”和______ 我们看到了五壮士______ 光辉形象。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