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鲁教版(五四学制)| 四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哪一词语写出了五壮士跳崖时的奋不顾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声音”指的是什么?从“这声音”里面,你能够感受到五壮士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国旗,和太阳一起升起

①两分零七秒,是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从地面升到杆顶的时间。你可知道,为了这两分零七秒,国旗班的战士付出了什么样的劳动!

②天安门广场的国旗必须和太阳一起升起。但是每天太阳出来的时间不一样,怎样掌握升旗时间?国旗班从天文台要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大阳升、落时间表,为每月上、中、下旬各定一个升旗时间。即便如此,还要根据气候变化,时时修订。战士们的生活秩序全被打乱了。盛夏酷暑,前半夜很难入睡,后半夜刚刚有些蒙眬,就得起身整装,因为四点三十三分太阳在地平线出现,国旗也得同时升上二十二米高的旗杆顶。风狂雨猛,雪飘雹打,太阳也悄悄躲起来了,但是五星红旗却依然按日出时间高高地升起。你可以想象,国旗班的战士是多么辛苦。

③每年,都有一些新战士被选到国旗班。他们进班后都要接受严格检查,稍有不符合的地方,就得进行艰苦的矫形:脖子向前探的,睡觉不能用枕头;腿并不拢的,要躺在床上用绳子把腿捆住;两肩不平的,要将肩和画在墙上的水平线平行,贴墙站着;胯凸的,在腰里扎一根木棍……战士们自觉自愿地磨炼自己,直到练出标准的军姿。

④冬天,天安门广场寒风凛冽,国旗班的战士们觉得穿着厚厚的棉衣升旗与庄严的国旗不太相称,升旗时有损祖国形象。于是,他们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升旗时轻装上阵。即使在滴水成冰的日子里,他们升旗时军装里面也只穿绒衣裤,戴单军帽、白线手套,腰扎皮带。

⑤你看,升旗电钮按动了,三名升旗战士昂首并踵,挺胸收腹,向冉冉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他们威武雄壮的形象给庄严的时刻增添了光彩。

1.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2.第③段中的省略号表示( )
A.话未说完B.列举的省略C.说话断断续续
3.“轻装上阵”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让国旗和太阳一起升起,战士们是怎样做的?(请写出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扑救四川凉山发生的森林火灾时,30名消防员不幸殉职。联系国旗班战士、狼牙山五壮士和副营长的事迹,思考一下他们身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国旗班战士在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那庄严的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个一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战斗进行了很久,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给选段起小标题:________
2.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描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事。
3.找出战士们痛击敌人场面描写中表示“面”的相关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勾画战士们痛击敌人场面描写中表示“点”的相关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段中画“ ”的句子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试着描写一个活动场面,注意点面结合,如果能够用上其他的写作方法更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五位壮士ー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解释词语。
居高临下:________
粉身碎骨:________
2.找出描写群体人物的句子,再找出描写每一个人物的句子。关于这种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的描写给人以整体感,让我们感受到五位壮土群体的英雄形象。
B.点的描写让人从具体的细节中真切地感受到每位壮士的英勇行为。
C.点面结合的写法,具体生动、形象有趣。
3.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完成填空。
①这段话,把石头比作_____,从中“我”体会到五位壮士______
②充分体现马宝玉英雄气概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爱国的杜子威

在苏州,流传着一位归国博士的动人事迹。他叫杜子威,今年87岁。他出生在日本,在东京获得博士学位。1972年,他离开日本,和妻子一起回到了祖国。

侨居在日本的父亲为杜子威所在的苏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建造了一座研究室,花了整整一百万元人民币。杜子威不要一点报酬,把研究室献给了国家。有人以为杜子威很有钱,问他:“你戴的是什么牌的手表?”他爽朗地笑道:“国产的,苏州牌,才45元,走得相当准。”杜子威把价值一百万元的研究室献给了国家,自己却省吃俭用戴45元的手表。人们被他这种崇高精神所感动,敬佩地向他伸出了大拇指。

1979年,杜子威率领医学代表团访问日本,他离开日本7年了,家里听到这个消息,高兴极了,准备好饭菜等着他。可是,等了好几天,也不见他的身影。原来,访日时间只有半个月。杜子威舍不得这点宝贵的时间,全安排了工作,只是在归国的前一天,代表团的其他同志上街参观去了,他才回家吃了一顿饭。

1982年,杜子威再次到日本。他为了给国家节省外汇,从宾馆搬到父母家住。临走前,父亲给他一台彩色电视机,杜子威却说:“电视机我有了,我缺的是专业资料,今后给我寄点。”

这位博士以辛勤的汗水换取了累累硕果,用来报答自己的祖国。他和同志们共同努力,研究脑神经疾病,现在这项研究已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1.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对杜子威的语言描写,通过读他说的话,我感受到他的(       )。
A.谦虚B.节俭C.健谈
2.你认为要想更好地理解这篇短文,可以查找哪方面的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的题目是“爱国的杜子威”,他的爱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你用简短的话概括出三点。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让你采访杜子威博士,你会问他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给这段话加一个小标题。
2.文中哪些句子是对五位战士群体的描写?请把这些句子工工整整地抄写在答题卡的横线格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①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②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③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④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⑤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抢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⑥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⑦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⑧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选文通过____________和语言描写,刻画了五位战士的英雄形象,其中每位战士又各具特点:马宝玉______,葛振林______,宋学义______,胡德林和胡福才______。(后四空,把字母填在横线上)
A.严肃认真     B.沉稳果断     C.英勇无畏     D.有丰富的战斗经验
2.选文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其中第______句描写的是“面”,是对五壮士痛打敌人的概括性描写,第______句描写的是“点”,是对五壮士痛打敌人的详细描写。
3.下面不能体现“点面结合”这一写法好处的是(       
A.既让我们感受到五位壮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又能感受到每个战士的英勇顽强。
B.塑造了令人难忘的抗日英雄个体和群体形象。
C.有点有面,强化了描写的层次感,突出了五位壮士英勇无畏的精神。
D.这样描写,更加细腻,有时候也会显得很啰嗦,不够简洁。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拓展阅读。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 )落山涧( ),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 )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 )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1.在文中括号里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不少敌人坠________落山涧________,粉身碎骨。
他刚要拧________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________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2.“居高临下”的意思是________;“山涧”的意思是________
3.画出文中有“看”的意思的两个词,并体会这两个词的含义。
4.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的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壮士们________的精神。
5.他们的脸上为什么露出胜利的喜悦?   
因为________
6.从“纵身跳下深谷”和________我们看到了五壮士________光辉形象。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按要求做。

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1.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
       强壮;       ②雄壮;       ③加强,使壮大
( )
①断绝;       ②完全没有了;
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2.概括写出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
3.读了这段话,五壮士的_______精神深深感动了我。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拓展阅读。

血凝红叶

峡谷中,坐落着一座低矮(简单     简朴     简陋)的小草房。门上刻着淡淡的字迹:赵一曼被俘地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永垂不朽。时令才深秋,却下了一场大雪,山野白皑皑,好一个银色世界。这里没有高耸的赵一曼纪念碑,没有鲜花,没有坟墓,她和白山黑水卧在一起,她和蓝天沃野永驻在一起。朔风在峡谷里呼啸,白雪在天空中飞舞,四野默默无声,那山、那水、那风、那雪似乎在为烈士致哀。小草房前的一丛柞树披着厚厚的雪,像盛开的梨花,它的叶子并未凋零,一片火红,像燃烧的火苗,耀眼。

一位正在着手写赵一曼传记作品的作家,随手采了一片鲜红的柞叶,沉重地讲起一段(悲哀     悲伤     悲壮)的历史来:

赵一曼同志在战斗中左腿被打断,跌倒在地,不幸被俘。在哈尔滨,她惨遭百般折磨,受尽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最后敌人把她押送到亮珠河杀害。在赴刑场途中,赵一曼昂首挺胸,正气凛然,唱着歌向人们诀别:民众的旗,血红的旗,收殓着战士的尸体,尸体还没有僵硬,鲜血已染透了旗帜……”她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在口号声中,她倒在了血泊里,那一年她才三十一岁……

我们都沉默着,谁也不说话,静听着这位作家的讲述。我仿佛感到赵一曼就站在我们面前,她英姿飒爽,目光炯炯,身披大衣,腰系皮带,手执匣枪,威严如铁……她没有死,没有离去,她就屹立在这高高的崖顶上,像一尊不朽的雕像。

我们每一个人都肃然起敬。心里燃烧着对日本侵略者愤怒的火焰,情不自禁地想从洒着赵一曼同志鲜血的地方捡点什么,从而带走我对英雄的思念。我采撷了一片柞叶,珍惜地夹在我带着的笔记本里……

这一片红叶呀,不是可以做我最珍贵的书签吗?书签,凝结着赵一曼烈士的斑斑血迹,我把它珍藏在身边……

1.在1、2自然段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用“√”标示。
2.选出下列词语的正确读音,用“√”标示。
血泊A. xuè             B. xuè            C. xié bō
屹立A. pì            B. qì              C. yì lì
3.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词语。
(1)目光炯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情不自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