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文中画线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可以换成“1860年”吗?为什么?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
①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于10月24日上午正式通车了!
②全长55千米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跃于蔚蓝色的海面上,大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珠海、澳门同香港间的车程由3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形成港珠澳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③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科技大桥。根据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大桥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需求就得建高,要满足附近机场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经过综合考量,大桥的最合理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同时在隧道两侧建起人工岛连接桥身。
④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千米处倏忽隐没,再在6千米外腾空而起,隧道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贝壳岛”,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科研人员设计了多个方案,最后探索出外海快速筑岛技术,即采用120个巨型钢圆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海底,再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每个圆筒直径有22米,大概和篮球场一般大;最高达5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50吨,与一架A380空中客车相当。工程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
⑤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5.6千米的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达8万吨。要让33节巨型管节在水下近50米的海底软基环境下对接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需要精准的遥控、测绘、超算等一系列技术支撑。面对世界首例深埋沉管的岛隧工程,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攻关,创造性地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飞跃了这一国际技术禁区。
⑥施工现场紧邻航道,每天来往航船多达4000余艘。另外,这片海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自然保护区,也对建设者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的需要,也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这座大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造。港珠澳大桥的所有构件,不论大小,都是在岸上工厂整件制造,然后运至海上,像“搭积木”一般拼装在一起,实现了精密制造、精密安装,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
⑦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白海豚的干扰?工程团队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组建团队,300多次出海跟踪,拍摄30多万张照片,标识了海域内的白海豚,并摸清白海豚的生活习性,在施工时采取了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大桥主体工程完工后,白海豚的数量,由施工之初的约1400头增加到了约1800头。
⑧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从科研阶段到开工建设,科技创新的理念贯穿始终。这个超级工程集结了我国在桥梁设计和施工、材料研发、工程装备乃至生态环保领域的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在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关键材料等领域取得全面突破,为我国交通建设行业的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起到引领作用。
1.关于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包括哪些科技?(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A.港珠澳大桥可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形成港珠澳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
B.港珠澳大桥可以追平世界纪录,体现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 |
C.港珠澳大桥可以促进所在海域的白海豚保护,增加相关海域海豚的数量 |
D.港珠澳大桥可以为我国交通规划行业的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起到引领作用 |
A.①和②之间 | B.②和③之间 | C.③和④之间 | D.④和⑤之间 |
A.“不论……都……”对“全部”进行进一步的说明,表明桥梁大大小小的部分,都创造了一个个新的世界纪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B.“不论……都……”对“全部”进行进一步的说明,表明桥梁各个部分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C.“不论……都……”对“全部”进行进一步的说明,表明桥梁大大小小的部分,都尽量减小着对白海豚的干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D.“不论……都……”对“全部”进行进一步的说明,表明桥梁的所有的构件,都是在岸上整件制造、海上拼装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____如海宁安澜园____苏州的狮子林____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____如蓬莱瑶台____武陵春色____园中( )有民族建筑,( )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在法国的某地乘车返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
那一天大雪纷飞,天气寒冷,汽车一路疾驰。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途中,艾森豪威尔忽然看到一对法国老夫妇坐在路边,冻得瑟瑟发抖。
艾森豪威尔立即命令停车,让身旁的翻译官下车去询问。一位参谋急忙提醒说:“我们必须按时赶到总部开会,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当地的警方处理吧。”其实连参谋自己也知道,这不过是一个托词。
艾森豪威尔坚持要下车去问,他说:“如果等到警方赶来,这对老夫妇可能早就冻死了!”
经过询问才知道,这对老夫妇是去巴黎投奔儿子,但是汽车却在中途抛锚了。在茫茫大雪中连个人影都看不到,正不知如何是好呢。
艾森豪威尔听后,二话没说,立即请他们上车,并且特地先将老夫妇送到巴黎儿子家里,然后才赶回总部。
此时的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没有想到自己的身份,也没有俯视被救援者的傲气,他命令停车的瞬间,也没有复杂的思考过程,只是出于人性中善良的本能。
然而,事后得到的情报却让所有的随行人员震撼不已,尤其是那位阻止艾森豪威尔雪中送炭的参谋。
原来,那天德国纳粹的狙击兵早已预先埋伏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希特勒认定那天盟军最高统帅死定了,但狙击却流产,事后他怀疑情报不准确。希特勒哪里知道,艾森豪威尔为救那对老夫妇于危难之中而改变了行车路线。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A.衬托老夫妇俩所处的环境很糟糕。 |
B.表现出参谋的认真负责、忠于职守。 |
C.表现了艾森豪威尔必须按时赶到总部开会,从侧面反衬出艾森豪威尔的善良和对老夫妇的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