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语文A版| 一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练习。

宋人有耕者。四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来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带点词的含义。
(1)兔触株,折颈而死。___________________
(2)因其来而守株。___________________
(3)复得兔。___________________
(4)兔不可复得,而身宋国笑。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则寓言: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讽刺了哪一类人?它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免触株。(________)
(2)释耒未而守株。(________)
(3)复得兔。(________)
2.读了这则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兔走触______)          (2)因其耒而守株(______
(3)复得兔(______)             (4)而为宋国笑(______
2.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啄木鸟和梨树

一棵梨树被虫咬伤了,两只啄木鸟看见了,讨论怎么给树治虫。

一只啄木鸟说:“应该从树尖治起,因为树尖是发芽成长的部分,很重要。”另一只啄木鸟说:“应该从树根治起,树根是根本,没有根,树怎么能发芽呢?”

两只啄木鸟争执不下。争论一天,没有结果;争论两天,还是固执己见。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还是僵持着。而病树呢,已被虫蛀空,风一吹,倒了!

这时,两只啄木鸟还在争吵,不过,争吵的不是怎样治,而是责任应该由谁担负。

1.联系短文内容解释词语。
(1)僵持:_____________
(2)固执己见: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两只啄木鸟为病树而争吵,一只啄木鸟认为从____________,另一只啄木鸟认为从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
3.从第三自然段中的“一天”“两天”“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可以看出这两只啄木鸟争执的时间________,说明这两只啄木鸟都很________。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触株,折颈而死。释其耒而守株,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理解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走:_____________   因:___________   冀:___________
2.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是(    )
A.宋人/有耕者。
B.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C.因释/其末/而守/株。
D.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用自己的话翻译画“_____”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他不努力,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
B.因为他光顾着捡兔子而荒废了田地,顾此失彼
C.因为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件极偶然的事情,农夫却希望它天天发生
5.对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农夫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会等到兔子
B.如果不付出努力,只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C.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延伸阅读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①,告臣曰:“吾欲之②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③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④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①驾:车马。②之:到……去。③用:路费。④御者:车夫。

1.解释加点的词。
(1)吾之楚(_____________
(2)此楚之路也(____________
(3)吾马____________
(4)此数者善(___________
2.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成语“___________”出自本文,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触株,折颈而死。释其耒而守株,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理解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走:__________ 因:__________ 冀:__________
2.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是(  )
A.因/释其耒/而守株B.因释/其耒/而守/株
3.用自己的话翻译画“___”的句子。
4.对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农夫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会等到兔子。
B.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C.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知识积累与运用。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出自《韩非子·五蠹》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因其耒而守株(______)(2)而为宋国笑(______)
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3.为什么宋人再也没捡到兔子?
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1)兔触株              (__________)   
(2)释其耒而守株        (__________)   
(3)复得兔              (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原文说一说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这则寓言故事,你获得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自《_______》,是_______主持编撰的。
2.解释下列词语。
(1)涉:_________
(2)是:________
(3)遽:_______
(4)求:________
3.翻译句子。
(1)是吾剑之所从坠。
____________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