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浙教版|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天空晴朗。在辽阔的伏尔加河上,有一艘货船,因为没有风,帆没有张起来。岸上,一队穿着破烂的纤夫,迈着沉重的步子,踏着黄沙,沿着河岸一步一步向前走。他们大多身子前倾,都在拼命使劲,因为船上载着(厚重 沉重)的货物。这是俄国画家列宾的成名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868年的夏天,列宾是在彼得格勒度过的。一个星期日,同学们约他坐轮船去游览涅瓦河。轮船跑得飞快,一会儿就出了城,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豪华的别墅。忽然,迎面来了一只大木船,列宾发现岸上有什么东西在( 蠕动 移动)……同学告诉他,那是拉船的纤夫。

纤夫靠近了。 天哪,为什么他们这样肮脏、这样褴褛呀!有些人的裤子破了,就赤裸着大腿,拖着破布片往前走;他们的衬衣呀,简直认不出是蓝布做的……每个人的脸都是阴沉沉的,流淌着亮晶晶的汗珠;在乱蓬蓬的头发下面,流露出凝重的神情。

这情景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目送着纤夫,直到他们消失在视线里。

两年以后,列宾来到了伏尔加河。在那里,他和纤夫们生活在一起。他仔细地观察着那些蕴藏着无穷力量的身体,长久地( 注视 注意)着那些善良的眼睛和脸,抚摸那些铁铸般粗壮的手……为了画好这幅画,他三次来到伏尔加河。他勤奋地工作,画了伏尔加河的自然景色,画了许多纤夫的肖像,最后,带着厚厚的一册素描回到了彼得格勒。

根据这些素描,他顽强地画呀,改呀,用了三年时间,于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这幅画里,他描绘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也歌颂了他们身上的巨大力量。

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词语。
2.本文讲的是列宾的画作____的诞生过程。他用了____年时间,于__年完成了这幅作品。
3.短文第1自然段是按照_____(①由远及近 ②由近及远 ③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介绍了这幅画,特别对纤夫的______进行了描写。
4.“这情景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一句中的“这情景”是指什么?用“   ”画出来。
5.“他目送着纤夫,直到他们消失在视线里。”此时的列宾一定心潮澎湃,他会想些什么呢?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贝多芬的故事

在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在欣赏着楼上优美的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忽然,“啪”的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睛往天花板上望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道:“来人呀!来人呀!”“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楼上是谁?怎么往地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服务员看着天花板上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哦!贝多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这个名字,怒气消了一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呢?”

“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他吧。”

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看见贝多芬正集中全部精神地弹着钢琴。琴边放着一盆水。他正在纳闷儿,忽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长时间才离开,当他下楼时,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感叹道:“真努力呀!怪不得他能成为伟大的音乐家!”

1.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琴声优美的句子。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换成意思相近的成语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旅客为什么站了很长时间而且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读完这篇短文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

近五百年来,人们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怀着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她那神秘的微笑,引起了种种猜测和议论。

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之处在于:当你注视她的笑容时,先是看到微笑,既而似乎隐去,然后微笑重新出现,过一会儿再次神秘地隐去……

哈佛大学脑神经科学家玛格丽特博士,是一位研究视觉系统的权威学者,特别对人的眼睛和大脑如何处理视觉形象的光照度和对比度感兴趣。她认为蒙娜丽莎微笑之所以时隐时现,是由于视觉系统的本性所致。她在一本名为《美术故事》的书中读到这样一段话:“我知道你已看这幅画不下一百次,但是再看,就这么看……”她照着做了——近看远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她感觉《蒙娜丽莎》具有一种闪烁的特性,但还是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一天,她在骑自行车回家的途中,忽有所悟:微笑的忽隐忽现是由于我眼睛注视的部位不同所造成的。玛格丽特大喜过望:蒙娜丽莎微笑之谜终于解开了!

玛格丽特解释说,人眼的视网膜具有两个不同的区域:中心的小凹区对阴影不敏感,而善于分辨彩色和细节;环绕小凹区的外围区对彩色和细节不敏感,却善于辨别运动和阴影。人们在欣赏蒙娜丽莎时专注于她的美目,视网膜的外围区恰好落在她的嘴部和面颊部。由于外围区善于辨别阴影,将蒙娜丽莎嘴角和颧骨部位的曲线突出了,从而显示出笑容。人们发现蒙娜丽莎在微笑,很自然地将视线移到她的嘴部,在看她的嘴时,会发现笑容消失了。

为了证实这个论断,玛格丽特用电脑将蒙娜丽莎的面部进行了图像处理。面部阴影完全消除时,笑容也随之消失了。面部阴影逐渐加强时,笑容就出现了。蒙娜丽莎微笑的时隐时现,原来是人们的视线在画面上游移所致。

至此,有人会说:“让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美流传百世不是更好吗?为什么非得要去揭秘呢?科学家真是无事忙。就算你对了,将旷世奇美归结成眼球的转动、视线的游移、脑电波的闪烁,还有什么电脑图像处理等等,以这些世俗之物来亵渎艺术,岂不大煞风景?达·芬奇在天之灵闻之,当跌足叹曰:‘焚琴煮鹤,莫此为甚!’”

但也有人会说:“达·芬奇乃文艺复兴之旷世奇才,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他特别对物理学、生理学和医学感兴趣,研究人体颇有心得,作出过许多贡献。如今蒙娜丽莎微笑之谜揭开了,达·芬奇在天之灵当拊掌赞之曰:‘后生可畏,深得吾心!’”

孰是孰非?唯有去问达·芬奇本人了。

1.用“____”画出蒙娜丽莎的微笑被称为“神秘的微笑”的原因。
2.细读短文第四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完成下表。

视网膜区域名称

功  能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证实这个论断”中的“论断”指的是什么?用“  ”画出相关语句。
4.结合短文,对“焚琴煮鹤,莫此为甚”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把琴当柴烧了,把鹤煮了吃,没有比这种做法更错误的了。
B.揭秘蒙娜丽莎的微笑,无异于把琴当柴烧了,把鹤煮了吃,糟蹋美好的事物。
C.揭秘蒙娜丽莎的微笑,这种做法属没事找事。
5.细读第六、七自然段,回答问题。
(1)关于揭秘蒙娜丽莎的微笑,这两段阐述了截然相反的观点,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这两种观点,你支持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虽然小猫咪咪很调皮,但是它可讨人喜欢啦!圆圆的脑袋上长着尖尖的两只小耳朵,只要听到一点儿声音,就会竖起来。脸上,两只绿宝石般的眼睛不时调皮地眨着,闪闪发光神气十足的。它全身的毛洁白无暇,像一层薄雪覆盖在身上。等到太阳出来的时候,小猫就会在阳光下滚来滚去。有时,它会跟着一只苍蝇寻开心;有时,它会跟着一只蚂蚁到处走,鼻子离地很近很近……小猫高兴开心的时候还会用粗糙的舌头舔我的手。

1.短文中有四处错误,请用修改符号修改过来。
2.把短文的关键句画上“       ”,并借助这个关键句概括段意。
__________
3.短文一共有__________句话。第__________句到第__________句写了小猫的外形讨人喜欢;第__________句到第__________句写了小猫的动作讨人喜欢。
4.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5.短文里的省略号表示还有一些小猫的活动没写出来,请你写出一种。
有时,它会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háo   hào),然后放了出来。二十只左右被mēn   mèn)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1.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先选择法布尔做事的原因,再根据正确的实验步骤排序。(填序号)
A.便于观察                              B.与其他蜜蜂区别
C.路远,使实验更准确             D.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
①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 )
②捉自家草料棚的蜜蜂( )
③给蜜蜂做上记号放飞( )
④走了四公里路( )
正确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
3.对文中画“____”的句子中“大概”一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应该去掉,使句子的意思更加准确、清楚
B.不能去掉,“大概”说明这是作者的推测,体现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
4.从法布尔做实验的过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第二天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修改病句)
________
类型:修改病句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用加点词写句子)
_________
类型:句型转换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比一比,并组词。
( )          ( )          ( )          ( )
( )          ( )          ( )          (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欣然( )
①形容气势很盛。②愤怒。
(2)迷方向( )
①违背;背弃。②找不着。③没有把握住。
(3)了很久( )
①气压低或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的不舒畅的感觉。②使不透气。③不吭声,不声张。
(4)沿途都是( )
①顺着(江河、道路或物体的边)。②依照以往的方法、规矩、式样等。③边。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吗?正确的打“√”,错误的用“_____”画出来并改正。
密蜂(                 跨进(                   检查(                 辩别方向(       
组止(              包括(                   沿涂(                 准确无吴(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