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湘教版(2003)| 五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沈约)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释卷。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遗减油灭火。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善属文。济阳蔡兴宗闻其才而善之,及为郢州,引为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兴宗常谓其诸子曰:“沈记室人伦师表,宜善师之。”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母其以劳生疾(      )A.害怕;畏惧       B.使害怕       C.担心
(2)为郢州(      )          A.等到       B.比得上       C.推及;顾及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善属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沈约成才的自身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观天地有所得

①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河海悟其浩瀚,则俯仰间皆文章也。

②对绿竹得其虚心,对黄华得其晚节,对松柏得其本性,对芝兰得其幽芳,则游览处皆师友也。

【注释】①朱霞:红霞。②卷舒:卷曲舒展。③灵奇:奇异秀丽。④黄华:菊花。⑤晚节:晚年的节操。⑥本性:固有的性质或个性。⑦芝兰:芝和兰,都是香草名。

1.请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观天地有所( )
(2)则俯仰间文章也( )
2.照样子,翻译句子。
例:观朱霞悟其明丽。                       观赏红霞时,领悟它的明艳与灿烂。
(1)观白云悟其卷舒。_________
(2)对芝兰得其幽芳。__________
3.“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天地万物无不蕴含至理。你在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中明白了哪些哲理?照样子,写一写吧!
观朱霞悟其明丽,观_________悟其__________
对绿竹得其虚心,对_________得其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精卫填海

炎帝之       )女,名       )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
2.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3.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故:________________                           堙:________________
4.描写精卫填海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写出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精卫给你留下的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加点字。
(1)先自其足(     )          (2)信度(     )
2.翻译下列句子。
市罢,遂不得履。
______________
3.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请说说以下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1)而忘操之(     )                  (2)何不试之以足(     )
4.《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古文阅读。

勿贪多

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注释】①汝():你。②矣():了。
1.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瓶中/有果。
B.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
C.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D.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
2.“取之满握”中的“之”指的是(    )
A.瓶子B.瓶中的果子C.瓶口D.拳头
3.对“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你不要贪多,少拿几个果子,手就可以出来了。
B.我不要那么多,你握紧拳头就可以出来了。
4.这篇小古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北人生而不识菱(1)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2)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坐:因为。

1.下面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仕于南方        仕:做官B.席上食菱          食:食物
C.欲以去热也     以:用来D.欲以去热也       去:去除
2.下面这个句子停顿标对的是(          
A.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B.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C.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D.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以下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A.“并壳入口”的意思是:并且把壳吃进嘴里。
B.“其人自护所短”的意思是:那个人想掩盖自己的错误。
C.“北土亦有此物否?”的意思是:北方的土里也有这个东西吗?
D.“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的意思是:这是因为他把不知道的当成知道的了。
4.这个故事所讲道理与孔子说的(            )是一样的。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提供的文章,完成练习。

割席断交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注释】①轩冕:古代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后指国君或显贵者。

1.解释加点的字。
(1)华捉而去之____________             (2)又同席读书_____________
(3)宁读如_____________                  (4)歆废书出看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管宁为什么要与华歆割席断交?
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割席断交”的意思相近的是(       
A.道不同不相为谋B.有志不在年高
C.言必行,行必果D.满招损,谦受益
5.管宁和华歆各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

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你,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曾子之妻市②听父母
B.①其子随而泣②今子欺
C.①还②顾反为杀彘
2.解释加点的词。
(1)妻(              )            (2)烹彘也   (            )
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      。女娃游于东海,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回忆课文,将内容补充完整。
2.用自己的话说说“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文中找出两处神奇的地方,分别用“ ”和“﹏﹏﹏”画出来。说它神奇,是因为:______。(选其中一处说即可)
4.故事中的“精卫”给我留下的印象是:______。具备这种精神品质的人物,我还知道有神话故事《______》中的______
5.有人说:“精卫那么弱小,却妄想填平大海,简直自不量力!”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精卫填海

炎帝之shǎo shào)女,名yuē yuè)女娃。女娃游于东海,     ruò)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yīn yān)于东海。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上√。
2.给画线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A.小女儿       B.少年女子
(1)那个少女头扎马尾,浑身充满活力。(        )
(2)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
A.本来的,原来的   B.因此 C.意外的事情   D.故意,存心
(3)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     )
(4)乡是我心中最温暖的地方。(     )
(5)既然你已经知道了,又何必明知问呢? (     )
(6)司机如果小心开车,就能少出安全事(      )
3.读了课文后,我知道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课文原句回答)
4.下列哪种精神可以用“精卫填海”来形容?(     
A.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B.宽宏大度,平易近人。
C.机智聪明,惩恶扬善。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