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语文A版| 五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选词填空。
寂静       安静       幽静
(1)(      )的傍晚,我一个人行走在林间小道上。
(2)屋后有一条(      )的小路通往小池塘。
(3)自习课上,教室里十分(      ),没有一个同学随便讲话。
凉爽       清爽       清凉
(4)山间小溪的水真(      )啊!
(5)雨后的空气格外(      )
(6)夏天的晚上,突然吹来了一阵(      )的风。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诗句,完成练习。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他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风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1.上面的诗节选自诗人________所写的《___________》。这是一首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小诗,诗人以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小径新雨后的诱人情景,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情怀。
2.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B.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起它们的头。
C.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着阳光一开一收。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芳草地

太阳的话

艾青

打开你们的窗子吧,

打开你们的板门吧,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进到你们的小屋里, 

②我带着金黄的花束,

我带着林间的香气, 

我带着亮光和温暖,

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③快起来快起来,

快从枕头上抬起头来,

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

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④ 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

打开它们关闭了很久的窗子。

让我把花束,把香气和亮光,

把温暖和露水洒满你们新的空间。

1.诗中的“我”指的是___________,“你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中第①节。画“      ”的部分运用了反复的写法,表现了太阳____的心情。
3.诗歌中的第②节句式整齐,节奏明快,这是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太阳给予人类的美好事物:                        、和      。本诗中太阳代表了         ,表达了作者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让我进去,让我进去”要读出命令的语气。
B.现代诗歌按表达方式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而《太阳的话》是一首抒情诗。
C.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太阳人的语言和思想。
5.我想到了两个与太阳有关的古代神话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雨中的树林

金波

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

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

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    高兴),你还会发现很多(奇怪    新奇)的事情。

 

(透明    晶莹)的雨珠滚动在树叶上蜘蛛吐丝给你穿一串项链

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

 

鸟儿在雨中也愿一展歌喉,

听歌的松鼠摇着毛茸茸的尾巴;细雨淋过的浆果酸甜可口,

刺猬扎满了一身运回了家。

 

连那些小雨点儿都会变魔术,落在地上立刻就变成了蘑菇。

(选自《我寄给你一粒种子》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1.在括号中恰当的词语下画“√”
2.照样子,写句子。
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
_____________ 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画“    ”的诗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_______比作________,这样写真好,因为______________
4.读完文章,你一定有不少感慨,用你的笔将它尽情地写出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题
古诗阅读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宋代〕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首诗一首____诗,诗题“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______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
2.诗中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相媲美的诗句是_______,说明了________的道理。
3.《惠崇春江晚景》诗的前三句写了几种景物,这三句的取景有什么不同?又与最后一句描写内容上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雨娃娃

在这奇妙的大自然中,有温顺的风婆婆,有可爱的雨娃娃,还有那让人(    )的闪电!哎!还是那可爱的雨娃娃最让我舒心。

沙啦啦,沙啦啦——你瞧!是谁在唱歌?是风?是雷电?不,是伟大的歌唱家——可爱的雨娃娃!他们只有一种声音吗?不,你瞧!(     )的雨丝散落在地上:嗒嗒!嗒嗒!是哪位伟大的歌唱家谱成的音符吗?啊!他们又变声了——哗哗!哗哗!是哪位伟大的歌唱家写出的抒情散文吗?哎!还不都是那些调皮可爱的雨娃娃啊!

你瞧!他们又来了!雨丝在欢快地跳着舞呢!②他们一会儿斜着跳,一会儿横着跳,一会儿又竖着跳,(__________)的舞姿伴随着他们度过美丽的时光!③在这无比美妙的雨声中,我也参加了雨珠们举办的音乐会,让我大饱耳福,雨珠们是那么用情地在歌唱,那么用心地在演奏!听了就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太神圣了!

1.将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相应的括号内。(填序号)
A.多姿多彩 B.惊心动魄 C.飘飘洒洒
2.用“  ”画出最能表达作者对雨娃娃的喜爱的句子。
3.理解句子,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句①主要运用了比喻和设问两种修辞方法,表现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B.句②运用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雨的声音。
C.句③是作者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4.读本文,写出与课文的异同。
(1)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节选),完成练习。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

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1.诗句中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作人来写,还把__________________比作“五彩的智慧书页”,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___________的__________之情。
2.“炫耀”一词写出了小草____________的样子,“绽透”一词写出了小白菊_________的姿态,对应的是图(______)(填序号)。
       ②       ③
3.“晕皱”一词写出了溪水________________的状态。
4.上面与“它也在闲游”对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画“____”的诗句,同时用上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写雨后路边的垂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秋天向我们微笑(节选)

 

玉米举着红缨乐了,

忘掉一个夏天的烦恼;

高梁红着脸儿笑了,

一曲酒歌在心窝酿造。

几只小小的鸟,

把快活的音符一路轻抛。

觅食的小蚂蚁看见了,

衔入小小蚁巢。

满树的黄叶,

飘进大地妈妈的怀抱。

它们好像在对我们诉说——

明年春天,我们会重新长满树梢。

走在秋天,

头顶有明丽的阳光照耀。

捡一片黄叶悄悄地珍藏,

秋天永远会向我们微笑。

1.第一节作者运用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派______________的景象。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满树的黄叶,飘进大地妈妈的怀抱”,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写秋天来了。(______
(2)从“我们会重新长满树梢”这一句,我仿佛看到落光叶子的树木又重新长出新叶。(______
3.这首诗通过描写____________的成熟、____________的活动、____________的飘落和捡起黄叶悄悄珍藏,向我们展示了秋天的多彩和迷人,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之情。
4.雨过天晴,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都变得生动起来,请你结合诗歌内容,发挥想象,选择其中一个事物,具体描写它的情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选段。

在天晴了的时候

①在天晴了的时候,

请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②到小径中去走走吧,

在天晴了的时候:

赤着脚,携着手,

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③新阳推开了阴霾了,

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1.按原文填空。
(__________)的小草      (___________)的小白菊      (__________)的凤蝶儿
作者运用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写以上景物,你觉得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诗中找出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还有许多对仗,找一找,写下来。
赤着脚—(________)      踏着新泥—(________)
3.读着这首诗,你能体会到诗人_____________的心情。
4.读诗离不开想象,也离不开个人独特的情感。雨过天晴,哪些事物带给你独特的感受?泥土、蚂蚁……仿照诗中画“_________”的部分,借雨后天晴的景象,表达你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诗中的“秋”

①小时候,爸爸教我一字一句地朗诵唐诗,还说,你长大了就能懂得读诗的妙处。我问爸爸什么叫“妙处”,爸爸笑而不答。不过,读诗的时候,纱窗外的萤火虫正提着灯笼跳舞,风吹竹叶沙沙伴唱,还有草丛中的牛蛙沙着嗓子呱呱地叫,把爸爸的吟哦声衬托得很“古典”。

②我读诗一定始于某一个秋天,因为《子夜吴歌·秋歌》是我会背诵的第一首唐诗。“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我问爸爸“捣衣”是什么意思,爸爸说,隔壁林家阿婆不是蹲在河边大石块上用棒子打衣服吗?这样,衣服可以洗得干净些,这就是“捣衣”。哦,懂了。

③我就这样一首首读了下来,读了很多描写秋天的古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哦,这首诗我懂得。我家屋后有山,山上有树,每逢深秋雨后,看月光在树间穿行,听山泉在岩石间流淌。这诗句中的意境就隐隐地浮现出来了。

④“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这两句我也懂得,只是我并不喜欢菊花的长相,它们的花瓣为什么这样整齐呆板呢?纸剪出来的似的。谢了的花梗子又黏又滑,还有一种难闻的怪味。读到“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就是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了,

秋风送远了帆影——跟好朋友分别,心里是多么难舍啊!

⑤张籍有一首《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还有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两相对照,不都把思念故乡和亲人的心情写活了吗?渐渐地,我读诗读出了兴趣,也会比较同一类题材的不同写法和诗人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也关心起诗人的身世际遇了,我因此增长了不少知识。

1.第①段中爸爸的吟哦声显得很“古典”,主要是因为(   )
A.爸爸读诗有古人的韵味B.萤火、风吹竹唱、蛙叫的衬托
C.吟哦的唐诗内容很典雅D.“我”听不懂觉得神秘
2.第②段中“捣衣”是指(   )
A.万户月下演奏B.儿童调皮捣蛋C.特殊材质衣服D.用棒子打衣服
3.第③段中“我”学到的读诗方法是(   )
A.要联系生活实际想意境B.要把不同的诗比较着读
C.要想象诗句域面悟情感D.要了解诗人的身世际遇
4.作者引用的诗句中,与“秋”无关的是(   )
A.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B.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C.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D.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5.第⑤段中作者引用《秋思》和《逢入京使》的主要目的是(   )
A.说明两首诗题材不同B.说明两位诗人都思乡心切
C.说明两首诗写法不同D.说明要把不同的诗比较着读
6.如果将第④段“就是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了”中的“水墨画”换成“油画”,你觉得恰当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最终也体会到了爸爸说的“读诗的妙处”,请你联系全文说说有哪些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