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沪教版(2015)| 四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下列关联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太阳离地球太远了,但是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B.太阳因为离我们很远很远,所以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C.如果海力布有了这颗宝石,打猎就方便极了。
D.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课文内容填空。   
《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___的有关知识和它与____的关系。课文运用
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说明的方法,让我们________地了解了太阳。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氏(shè)  计(gū)  食(niáng)
B.治(liáo)       (jùn)       良(xùn)
C.煤(tàn)       (xiǎn)       (chā)
D.健(jiǎo)       (xiù)       子(zhuī)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说明文阅读。

路面上的新科技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路面非“黑”即“白”(黑色沥青和白色水泥两种颜色),而在欧洲,如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彩色路面已较为(普遍   普通   普及)。通过道路颜色的不同,如红、绿、蓝、黄等,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从而避免了车辆的混行,大大增强了安全性。

现在,国内一些城市也开始采用彩色路面。以北京为例,当汽车行驶到二环路雍和宫到东直门转弯处时会发现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一是呈暗红色,原来此处为事故多发地,改变路面颜色以引起司机注意;二是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在上海的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碧绿色、橘黄色的路面,各种车辆“各行其道”。这种彩色路面不仅美化了市容,还能起到防滑、提示司机减速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方便交通管理等作用。

与此同时,一种新颖的多孔隙沥青透水路面也应运而生。这种能够吸纳回收雨水的路面技术的采用,对于缺水的城市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这种技术将沥青路面做成“三层”:最上层安置了透水材料,中间层安置了雨水分流设施,将来自最上层的雨水分流到排水管以回收利用,最底层为密封层,防止雨水渗透到地下。

透水路面采用的是在普通沥青中加入了强化纤维的混合料,使路面孔隙率由(普遍   普通   普及)沥青路面的4%左右提高到15%--25%,有的甚至高达30%,大大提高了路面吸收雨水的能力。这种材料的特点还决定了其使用寿命要高于传统路面,因为它能避免冬季道路冻结对路面材料结构造成的破坏。另外,下雨时,这种路面不积水,不溅水,汽车行驶时不易打滑,有利于交通安全。

目前在欧洲,透水路面的普及率已达15%一18%。德国计划到2010年,把全国城市90%的路面改造为透水路面。在我国(普遍   普通   普及)缺水的城市也应大力推广这项技术。

1.用“ ”画出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第2段中“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中的“不同”指哪两个方面?“各行其道”和第1段中的哪一句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段中的彩色路面有哪三个作用?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至少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在我国,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已基本铺设了彩色路面。
B.普通沥青路面的孔隙率不足4%,而透水路面的孔隙率大多为15%——30%。
C.采用彩色路面和透水路面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提高了交通的安全性能。
D.由于透水路面优越性多,德国已把全国90%的路面改造为透水路面。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句子,完成练习。
(1)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这个故事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课文开头引用这个故事的作用是__________。我还知道和太阳有关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___________》。
(2)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用我们居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了对比,突出了太阳____________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五百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这句话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太阳_______的特点。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填空
课文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距离我们很远,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很大,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很热。(多选)
①打比方       ②列数字       ③作比较       ④举例子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9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 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1.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________等方法,把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请把引用传说部分的句子找出来。用引用传说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段文字你对太阳有哪些了解?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逼(qiǎnɡ)                 (jìn)                     (shǒu)
B.隔 (jiàn)                 (jiǎn)                  (kuì)
C.发(jiào)                    毛(suō)                    油(zà)
D.游(shǔn)                 (màn)                    子(mó)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与其恨,不如爱

地处印度东部的瓦腊纳西火车站,一直是个没有什么名气的乡村小站,每天仅有三四辆列车从此经过。而在1968年9月24日这一天,这个小站却“一夜成名”,令整个印度为之震惊。

瓦腊纳西的“成名”源于一场惨烈的车祸。这天傍晚时分,一列火车缓缓驶来,即将进站。但就在这一刻,司机发现,指挥行车的信号机架上爬满了蜜蜂。为了看清显示的信号,司机便探身窗外,仔细观望。不料他刚睁大眼睛,一只蜜蜂突然飞了过来,盘xuán   xuàn)几圈后落在了他的脸上。

可恶!也许当时司机心情很不爽,一边咒骂一边挥起了巴掌。

这绝对是一个足以致命的错误举动!

司机毫不费力地拍死了蜜蜂。然而,不等死去的蜜蜂落地,司机已惊得目瞪口呆:只见成千上万的蜜蜂黑压压地扑来,争先恐后地飞进机车,疯狂地刺他的脸、脖子和手臂……顷刻间,他裸露在外的皮肤上,密密麻麻地爬满了复仇的蜜蜂。

司机疼痛难忍,视线也一片模糊。好在失去意识前,他拼尽全力拉下了刹车杆。但强大的惯性仍然驱动列车闯入车站,撞上了停在同一条轨道上的另一列火车。灾难就此发生,五节车厢倾覆,三百多人非死即伤。

惨剧发生后,印度铁路部门马上组织专家赶赴现场进行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是那只被司机拍死的蜜蜂惹的祸。这种蜜蜂死亡时会发出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激素信息,附近的蜜蜂接到信息,便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编制“战队”,发动猛烈攻击。

得出结论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为此,铁路部门开始向社会征集有效的补救措施。有人提出,将瓦腊纳西小站周边的树全部砍掉,清理出隔离带;也有人建议,调集大批消防人员,喷洒农药,chāo jiǎo)灭蜜蜂,捣毁沿线树丛里的所有蜂巢,永绝后患……这些方案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执行起来非常困难,还不一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论证来论证去,相关部门始终未敲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件事慢慢地被搁置下来。

就在瓦腊纳西事件发生的第四年,一个小男孩的举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每年春天,小男孩都会背上满满一书包花籽,撒种在距离瓦腊纳西小站铁路线百米远处。到了夏天,花开缤纷,清香扑鼻,成群结队的蜂蝶都被吸引过去了,连蜂巢也搬到了那里。更出人意料的是,在当年那个司机探出头观望信号机架的地方,小男孩还竖起了一块警示牌:“嗨,不要打它。”

过往的列车司机都清楚,它,指的是蜜蜂。

小男孩说,蜜蜂只有在感觉受到威胁时才会攻击“敌人”。我们给它花蜜,爱护它,做它的朋友,它就不会攻击我们。小男孩还说,他的父亲也在那场车祸中遇难,永远离开了他。

与其剿杀,不如呵护;与其恨,不如爱。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很多时候,却往往被我们忽视。

1.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四字词语填在括号里。
①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            )
②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            )
3.人们为了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提出了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男孩为什么会背上满满一书包花籽,撒种在距离瓦腊纳西小站铁路线百米远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氏度(shè)B.食(láng)C.杀(jūn)D.煤(tàn)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