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阅读。

翻越大雪山(节选)

①【A】山上云雾缭绕,山风卷着雪花迎面扑来,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战士们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有的包着被子,有的裹着毯子,有的披着老羊皮,可都不顶用。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人们头昏脑涨、呼吸困难。体弱的人,走一步,站一会儿,喘一阵。这时候,谁要是停步坐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因此,大家都拼尽全身力气,互相搀扶着,一步一步艰难地前进。

②在中央纵队的行列中,一位名叫江良兰的战士突然倒下了。同志们赶紧上前扶起他,一摸他的身子,已经冰凉了。大家含着热泪,在冰雪上刨了个坑,安放下战友的遗体,用雪埋起来。

③一位连指导员,左手拉着一个小战士,右手扶着一个患病的战士,三个人在风雪中顽强地前进。因为风雪太大,连饿带冻,那个患病的战士迈不开步子,渐渐地连站也站不住了。指导员搀扶着他,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快到山顶的时候,一阵猛烈的风雪迎面扑来,那个患病的战士一个踉跄,一头栽倒在雪地上。指导员和小战士赶紧把他扶起来,发现他脸色苍白,呼吸急促。他望着指导员和小战士说:“指导员,你们走吧,不要管我了!”

④指导员连忙说:“不,不管怎样,我们也要一起翻过雪山。”

⑤那个战士两眼噙着热泪,摇摇头吃力地说:“你们快走吧……这里不能久待呀,要不然……”话未说完就昏过去了。

⑥指导员望着茫茫无际的白雪,心想: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背着他走,即使是一寸一寸地往前挪,也要挪过山去。指导员脱下自己仅有的一件夹衣,披在已经昏迷的战士身上。然后把他背起来,带着小战士,继续向上爬去……

⑦人们经过异常艰难的攀登,终于爬到了山顶。【B】这时候天气突然转晴,强烈的阳光照射在晶莹的白雪上,特别耀眼。战士们举目远眺,只见千里冰雪,银装素裹;再低头俯视,山下的队伍,像一条灰色长龙,在雪海里游动,蜿蜒而上。

⑧当天晚上,红一方面军的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翻越了大雪山,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两支部队的战士欢呼着,跳跃着,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短文首先叙述了红军翻越大雪山时遇到的各种困难,接着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记叙了红军将士____________的场面,其中作者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例,这是“点”的体现。
2.文中A、B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是对____________的描写,比较一下,两者有什么不同?你分别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
3.选文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伟大的长征精神。读文中第6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结合选文内容,抓住人物描写及关键词句,对这三句话进行批注,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1)选文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了众多战士和生病的战士在爬雪山时的表现,突出了生病战士的身体很虚弱,反衬出其他战士的强壮与威猛。(      )
(2)从第1自然段加点的“拼尽”一词中可以体会到战士们竭尽全力、勇敢地向雪山发出挑战的大无畏精神。(      )
(3)第4自然中“不,不管怎样,我们也要一起翻过雪山。”这句话表现出指导员对战士的关爱和战胜困难的决心。(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阅读任务,有针对性地阅读,并按要求答题。

阅读任务:(一)向参观者介绍四合院的类型。(二)向参观者介绍标准四合院的构成。

【材料一】要进院子先得入门,四合院好比一本大书,这大门就是封面。人们见到一本书,都先看封面,了解一下它是谁写的、大致内容是什么。四合院也一样,生人到此,在门前一站,上下左右一瞧,对这家主人就能知道个大概。是官宦还是商民?若是官员又是什么品级?是否王公贵族?有什么爵位?受什么封赏?从这大门上都能看到标志。如果要进去拜访,知道这些便不致失礼露怯。

(摘自     邓友梅《四合院》     有删改)

【材料二】四合院,顾名思义,“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就是合拢、围合,“院”就是庭院。四个方向的房屋把一个庭院围合在中间,四合院是中国传统住宅建筑最主要的形式。全国各地都能找到具有四合院特征的建筑,其中以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

人们在描述四合院规模的时候,一般喜欢用“进”。简单来说,“进”就是院落,一进就是一个院落,以此类推,院落是四合院空间的基本单元。北京四合院是由一个个院落组合而成的。常见的空间类型有:一进院落、二进院落、三进院落、四进院落及一些大型复合型院落。标准的四合院是三进院落,这里所谓的“标准”,是指它包含了北京四合院的所有必要特征,并满足三代同堂这样一种中国普遍的家庭模式的居住需求。

【材料三】下面是以三进四合院为例,乌瞰一个标准四合院的组成。

四合院的建筑有一套固定的规格:北面称正房,坐北朝南;东西称厢房;南面称倒座房。中间是院子,整体由抄手游廊贯通。每个四合院都有一个入口,这就是正门,又叫接门或宅门。中国有“紫气东来”的说法,祥瑞的事物都来自东南方,所以四合院的正门大都修筑在整个院落的东南角。第一进和第二进院落之间还有一道门,叫垂花门……

(材料二、三均摘自     谢小振《四合院里的小时候》     有删改)

1.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带着“介绍四合院的类型”这一任务阅读,你重点阅读的是______;带着“介绍标准四合院的构成”这一任务阅读,你重点阅读的是______。(①材料一;②材料二;③材料三)
2.结合阅读任务有目的地阅读,判断下列说法是否符合文意,符合的打“√”,不符合的打“×”。
(1)由四间房屋和一个院落组成的中国建筑就是四合院。(      )
(2)标准的北京四合院是三进院落。(      )
(3)三进院落比二进院落多了南面的外院和倒座房。(      )
3.结合“材料三”想一想,把“正门、垂花门、正房、东厢房、西厢房”填写到三进院落平面图A、B、C、D、E相应的位置,应该怎样填?写在下面对应的括号里。
A(      )     B(      )     C(      )     D(      )     E(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背影(节选)

朱自清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1.短文主要写“父子车站离别,父子之情”,为什么要写“祖母去世,父亲失业”?
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中画“  ”的句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表明作者认为父亲完全没必要亲自送已长大成人的儿子,父亲这样做完全是多此一举。
B.虽然儿子已长大,但在父亲的眼里,却永远是孩子,永远不会长大,体现了父亲对“我”浓浓的爱。
3.第3自然段中“说定”改为“说好”或“说过”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第3自然段画“  ”的句子中“再三”和“仔细”表达的意思是否重复?
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句中的“他们”指的是(  )。
A.约朱自清出去游逛的朋友
B.父亲在旅馆里熟识的茶房
6.对笼罩在《背影》一文中的哀愁凄凉的氛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种氛围是由课文中所描绘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父子离别,父亲“打去之期不远”等事情营造的。
B.这种氛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思想性。
C.这种氛围是父亲晚年的心情不好,父子矛盾,削弱了对父子亲情关系的表现。
D.在这种氛围下,父亲还如此细心周到地关心爱护儿子,更显出父爱的真挚动人。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训练。

①邻居朱伯伯养了四只鸽子。这四只鸽子全身长着灰色的羽毛,中间还夹杂着几簇雪白的羽毛。它们还长着金黄的小嘴,红红的小脚,漂亮极了。它们那亮得像宝石似的小眼睛总是警惕地看着四周,好像时刻在提防谁来侵犯它们似的。

②它们的“卧室”很讲究,是个两层楼房,上层住着的两只鸽子和下层住着的两只鸽子好像不认识似的。有一次,我把上层的一只放到下层,把下层的一只放到上层。嗬,这下可热闹了,鸽子们打起来了!你用嘴啄我的身子,我用翅膀打你的头。结果。你啄我打,两败俱伤。我只得把它们各自送回自己的家里。

③两对鸽子渐渐长大了,两只母鸽都生蛋了。不久,小鸽子孵出来了。它们长着细细的羽毛,长长的嘴,活像一只只小鸭子。我觉得挺有意思,就伸手去摸。谁知还没碰到小鸽子,我的手就被母鸽子用力啄了一口,鲜血流了出来。朱伯伯看到了,对我说:“母鸽子最爱自己的孩子,就像妈妈爱你一样。你伸手去摸小鸽子,母鸽子以为你要伤害小鸽子,所以就啄了你。”我听了点点头。

④啊,小鸽子,你们真有意思!

1.第一自然段中描写鸽子外形的句子抄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鸽子有哪些特点?(       
A.漂亮B.好斗C.凶残D.爱自己的孩子
3.鸽子好斗,文中可以看出这一特点的句子是(       
A.上层住着的两只鸽子和下层住着的两只鸽子好像不认识似的。
B.你用嘴啄我的身子,我用翅膀打你的头。
C.谁知还没碰到小鸽子,我的手就被母鸽子用力啄了一口,鲜血流了出来。
D.它们那亮得像宝石似的小眼睛总是警惕地看着四周,好像时刻在提防谁来侵犯它们似的。
4.文章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       
A.总结全文B.首尾呼应C.过渡
5.文章最后一句中的“小鸽子”是指:(选择正确的答案打上“√”)
(1)两对鸽子(       ) (2)两对鸽子的孩子(       ) (3)所有的鸽子(       
6.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两败俱伤: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篇文章,你的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老张出门倒水,随手一带,门“砰”地一下锁住了。

他拎着脸盆,站在门边发愣。热心的邻居拥来,想尽了办法,结果还是——“没门儿”。       

我家大姑站在人群里眨眼,忽然她笑起来,挤到老张跟前神秘地说着什么,眼神一个劲地往南院飞。老张愁眉渐渐舒展,却又显得很为难,大姑摆摆手,叫上几个小伙子连请带拽地拉来了南院的李小川。

小川前几年因偷盗,在劳教所呆了一年多。现在他成天不言不语,闷着头在厂里干活,谁也没再听说过干那号事。平时人们很难想起他来,似乎院里根本就没这个人。

他茫然不知所措地被人们推到门前。大姑脸上浮着尴尬的笑容,拉着他连说带比画;老张笨拙地拿根烟一个劲儿地往他嘴里塞。他们极力怂恿小川打开这把锁。

小川脸上有些发红,鼻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低着头,手抄在口袋里,紧抿着嘴唇,一只脚在地上来回蹭着。(        )邻居们期待的好奇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一下子周围变得异常安静。

他终于像是下了决心,慢慢抬起头,脸上现出一种古怪的表情来,似乎想笑一笑,却又笑不出来。他用手背拭了一下鼻子上的汗水,向邻居要了一根旧锯条。

他缓缓举起手,仿佛提着根千斤重的东西。人们注意地望着他的一举一动,后面的人起劲地往里挤,往上踮脚??他忽然闭上眼睛,锯条顺着门缝往里插,手猛地一抖。谁都没弄清是怎么回事,老张的门打开了。

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小川拨开人群低着头往南院走去。我看见大姑又开始眨眼,目光富有深意地向人们扫了一圈,随后她急步跟上小川,满面堆笑而又似乎漫不经心地问小川会不会开保险箱。

小川站住了,一双眼忽然变得冰冷、冰冷的,那寒彻人心的目光迟钝地盯住大姑僵住的笑脸,又缓缓扫过人群,嘴角痛苦地抽搐着发出一声低沉的冷笑。

“当”的一声,钢锯条在他的指间折成两截,他用尽全力把它扔到远远的阴沟边,像是扔出了一件沉重而又污秽不堪的东西。这一瞬间,我发现他的手指闪着一星红色的光点。

我的心骤然紧缩了,我几乎是跑着回到家里。我似乎觉得,我的心也在滴血。 第二天,大姑和老张家都换上双保险锁。

1.以上是一篇微型小说,请用简要话概括小说情节,不超过3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这篇小说,作者要提醒人们的是(        
A.请给改邪归正的失足青年起码的信任。
B.不要希求人们会真正相信失足青年。
C.请理解改邪归正的失足青年的上进愿望。
D.不要苛求失过足的青年言行完美无缺。
3.小说两次写到大姑“眨眼”,两次眨眼,各有用意。
第一次眨眼的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眨眼的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锁撬开后,“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根据小说的内容,“说不清的意思”实际上可以分析出几种来,请你谈谈两种理解。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说倒数第2段,“我似乎觉得,我的心也在滴血”中“也”字在此有何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括号处省略了描写小川此刻的心理活动的话,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写出文中引号的作用。
(1)“砰”、“啧啧”、“当”这三处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门儿”这处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说以“锁”为题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时钟花

小白兔没有钟,不知道时间,它请小山羊帮忙想办法。

小山羊送给它三盆花。太阳出来了,牵牛花开了,张开了小喇叭。中午,午时花开了,张开了笑脸。天黑了,夜来香开了,张开了小嘴轻轻地唱歌。

1.这篇短文有______个自然段。
2.选一选,填序号。
①午时花     ②牵牛花     ③夜来香
______花早晨开,______花中午开,______花晚上开。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雨过山村》,完成以下小题。

雨过山村

[唐]王建

两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注释:①妇姑:嫂嫂和小姑。②相唤:互相呼唤。③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④闲着:农人忙着干活,没有人欣赏盛开的栀子花。⑤中庭:庭院中间。⑥栀子:常绿灌木,春夏开白花,很香。


1.《雨过山村》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从所读的诗句想开去,结合注释说说本诗描绘了哪四幅画面?
第一幅:屋子鸡鸣图                           第二幅:小溪竹子村路图
第三幅:______                           第四幅:______
2.作者写雨过山村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表达了自己对乡村的______之情。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大江保卫战》,完成以下小题。

大江保卫战

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①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②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

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拍脚一看,原来是一根铁钉扎了进去。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

⑤(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在安造烷,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簰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④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1.这个抗洪的场面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这样的词语来描写,这些子弟兵可以用______这个词语来刻画。(选用文中恰当的四字词语来填写)
2.结合语境,判断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洪水的凶猛。
B.②“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这里的“长龙”指的是爆发洪峰的长江。
C.③“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欲坠的电杆。”这个排比句连用三个“飞向”,表现了战士们迫不及待地去营救群众的心情。
D.④“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人民子弟兵总是出现在最危急的关头,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
3.本文的写作手法是点面结合,在括号中标出“点”或“面”。
(1)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 )
(2)四百多名官兵大堤抢险的英雄本色。( )
(3)四连连长黄晓文的铁汉本色。( )
4.在文中用“       ”画出两处以上的环境描写,体会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梳理与探究: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以下小题的阅读任务。

【材料一】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中国人33%的休闲时间用在了互联网上,尤其是手机上,17%的休闲时间用在看电视上,10%的休闲时间在进行纸质书阅读。许多人自清晨至深夜每天都有手机相伴,手机依赖症已经成为社会流行病

【材料二】手机伤害孩子的视力,导致孩子失明或者伤害孩子的颈椎,这些伤害都是有形的。

有专家表示,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越多,越喜欢宅在家里的人,患上抑郁症的概率就越高,经常玩手机的孩子患抑郁症的比例远高于一般孩子。

喜欢玩手机的孩子,习惯了手机带来的轻松愉悦的信息,对知识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学习成绩下降,受到指责后更需要在手机网络里找到慰藉,形成恶性循环之后,孩子逐渐丧失求知欲,产生厌学情绪。

【材料三】2021年初,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同时强调学校与家庭之间要保持有效的沟通和协同,正确引导学生手机使用行为。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
2.状状迷上了玩手机,还带手机进校园,你要阅读哪些材料进行劝说和教育?(  )
A.材料一B.材料二C.材料一、材料二D.材料二、材料三
3.请你借助材料内容劝劝他,对他说明玩手机的坏处。
玩手机的坏处有很多:第一,手机伤害视力,导致失明或者伤害颈椎;
第二,_________
第三,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       )不能动弹,(       )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如此,普罗米修斯(       )不向宙斯屈服。

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出来。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了尽头。

1.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选文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这个神话故事的______(起因经过结果),主要内容是:______
3.你觉得文中哪句话充满神奇的想象?请用“______”画出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4.你从选文中体会到了普罗米修斯什么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