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的“进化史”
①眼镜的发明是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一步。眼镜是怎么来的呢?公元13世纪,罗吉尔•培根注意到因视力不好,许多人看不清书上的文字,就想发明一种工具帮助人们提高视力。他用金刚石和锤子将玻璃球割出一块,磨制出玻璃圆片,用来放大字体,这就是最早的远视镜——放大镜。很快,人们又研究发明了近视镜。
②虽然有了眼镜,人们却不知道怎样佩戴它,有人把它缝在帽子上,有人把它装在铁圈里,还有人把它镶在皮带上。直到13世纪末期,意大利人发明了能挂在耳朵上的挂耳眼镜。到了17世纪,先后出现了长柄眼镜和夹鼻眼镜,人们才知道如何正确佩戴眼镜。这时期的眼镜都是用玻璃或水晶制作而成的,十分厚重。
③随着眼镜的普及,它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须品,人们使用上的需求越来越大。1784年,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了同时解决近视和远视的两用眼镜。1825年,乔治•艾利发明了能矫正散光的散光镜。在18、19世纪,这些研究发明已经充分解决了人们的视力问题。
④虽然视力问题解决了,但镜片的材质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因为镜片是玻璃做成的,度数越大,镜片越厚,质量就越重。20世纪,终于有了突破,法国人发明了又轻又不易碎的亚克力镜片,大大解决了鼻子的承重问题,但这种镜片很容易磨损,清晰度不够好。经过不断研究,1954年,人们从飞机座舱材料中受到启发,改用既清晰又轻薄的树脂做镜片,从此,它成为了有史以来最棒的材料,一直延用至今。
⑤21世纪,科技日新月异,眼镜除了改善视力外还兼顾了许多其他功能。隐形眼镜、太阳镜、护目镜、3D眼镜等功能性眼镜纷纷闪亮登场。现在人们还研究出许多智能眼镜:有的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有的可以进行视频通话,还有的可以辨明方向。也许未来还会出现“食品识别眼镜”、“坐姿监督眼镜”……眼镜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1.眼镜是怎样发展变化的?根据文中信息,用简洁的词语补充图表,梳理眼镜的“进化史”。生命如花
①今年暑假,因为高烧不退。我住进了儿童医院,心里一直闷闷不乐,认为自己病得好重,我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整日感觉精疲力竭,连床都不愿意下。妈妈鼓励我:“这点小病不算什么,挺一挺就过去了!”可我觉得,世界末日要来临了。
②那天妈妈带我检查回来,一不留种走错了楼层,进入了5病区,两个七八岁的男孩子嬉笑着、蹦跳着从我们身边经过,他们都戴着口罩,而且是两个“小光头”。
③“妈妈,这个病区的小朋友为什么要戴口罩?”我问道。妈妈指着墙上的病区指示牌给我看——“血液肿瘤病区”,我恍然大悟,这里住的小朋友可能都是重病缠身。我听妈妈说过,白血病患者因为免疫力低最怕感染,一旦感染就会病情加重,也许还有生命危险。我心里酸酸的。
④我继续穿行,不经意路过一间病房,侧脸望进去,房间里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女孩静静地倚在病床上。她与病床前的妈妈低声细语,似乎在讲着什么有趣的事情,她的妈妈慈爱地望着她,静静地倾听着,虽然她脸色苍白,但我却看到了她的笑容。我被这温暖的画面感动了!病痛并没有夺走她的快乐,她在坚强地和病魔斗争,耳边忽然飘进那位妈妈的话语:“生命,有时很脆弱,但当你能坚强地面对它,战胜困难.你就是最棒的!我的宝贝加油!”我看到照个女孩用力地点了点头,又露出那灿烂的笑客,
⑤是的,生命是脆弱的,但也是顽强的。一次不经意的路过,却让我看到了小伙伴们面对病痛的乐观,坚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回想起刚才两个小病友嬉闹的样子,小女孩灿烂的笑脸,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精疲力竭”的意思。简单道理
①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②得到鱼的人就地用干柴点起篝火煮起了鱼,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的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蔚蓝的海洋时,他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的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离开人间。
③有另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议共同去寻找大海。他们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海边。从此,两个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④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深长的启示。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少年闰土(节选)
①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②“他不咬人么?”
③“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
④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⑤“我地里,潮
⑥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A.表示声音的延长 | B.表示意思的转折 | C.表示补充说明 |
A.西瓜被路人偷吃。 |
B.西瓜长在海边,被海水淹没。 |
C.西瓜被獾猪、刺猬、猹偷吃。 |
材料一: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布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约五分之四的青少年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这份关于青少年体育活动全球趋势的报告强调,全世界迫切需要采取行动,让青少年远离电子产品,多运动。世卫组织同时警告称,女孩尤其需要更多锻炼。
(选自《参考消息》)
材料二:我为什么喜欢体育活动呢?因为它能培养人的三种精神,一个是竞争的精神,一定要力争上游:第二是团队精神:第三是如何在单位时间里提高效率。把体育的这种竞技精神拿到工作、学习上来是极为可贵的。
——钟南山
(选自《山东教育报》)
1.材料一表明,全球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青少年人数多,引起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A.培养人的团队意识。 |
B.增强人运用电子产品的能力。 |
C.增强人的竞争意识。 |
D.提高人在单位时间内办事的效率。 |
父子情
①在我两岁零三个月的时候,父亲离开济南南下武汉,加入到抗战洪流中。再见到父亲时,我已经八岁。一见面,我觉得父亲很苍老、他刚做完手术,腰直不起来,站在那里两只手一齐压在手杖上,我怯生生地喊他一声“爸”,他怡起一只手臂,搜摸我的头,叫我“小乙”。对他,对我,爷儿俩彼此都是陌生的。
②父亲最高兴的时候是朋友们来家里看望他。只有这个时候他的话才多,变得非常健谈,而且往往是一张嘴就是一串笑话,逗得大家前仰后合。渐渐地,我把听他说话当成了一种最有吸引力的事,总是静静地在一边旁听,还免不了跟着傻笑。父亲从不赶我走,还常常指着我不无亲切地叫我“傻小子”。对于我的功课,父亲采取了
③再见到父亲时,我已经是十五岁的少年了,是个初三学生。他给我从美国带回来的礼物是一盒矿石标本,里面有二十多块可爱的小石头,闪着各种异样的光彩,每一块都有学名,还有简单的说明。
④我奇怪地发现,此时此刻的父亲已经把我当成一个独立的大人,采取了一种异乎寻常的大人对大人的平等态度。他见到我,不再叫“小乙”,而是称呼“舒乙”,而且仲出手来和我握手,好像彼此是朋友一样。他的手很软,很秀气,手掌很红,握着他伸过来的手,我的心充满了惊奇,顿时感到自己长大了,不再是他的小小的“傻小子”了。
⑤高中毕业后,对我的恋爱婚事,父亲同样采取了
⑥直到前几年,我才从他的文章中发现,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竟有许多独特的见解,生前他并没有对我们直接说过,可是他做了,全做了,做得很漂亮。我终于懂得了他的爱的价值.
——摘自舒乙《父子情》,有删改
1.文中父来对“我”的称呼在不同时期各不相同,从中可以体会到父萧对“我”态度的变化、仔细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森林卫士——穿山甲
①穿山甲属食蚁动物,别名“鳞鲤”。因其,每小时挖洞速度可达2—3米,“穿山之术”超过人类和其他动物,而且它身披擀甲,全身有600多块覆瓦状的角质蟒,故而得名“穿山甲”。
②穿山甲的长相有点奇特。它身长不足1米,尾长约0.3米,体圆腹大,四肢粗短、尾扁而粗,头尖嘴细,舌长柔软,喜伸缩,可伸出口外约20厘米。
③穿山甲的生活习惯也很奇特。它喜欢温暖的山麓、丘陵,挖洞穴居,白天以土堵洞休息,入夜爬出洞外,杀敌卫林,它的食虫量很大。胃壁上有很多突起,胃里有许多小石粒,能把害虫外壳磨碎。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坚硬的外壳令猛兽难以咬碎或下咽。
④最有趣的是穿山甲的猎食方法。它跑到蚁多之处装死,伸出又长又臭的舌头,待蚂蚁闻腥爬满舌头吮吸涎液时,它即轻缩舌头,把蚂蚁送进喉咙,然后又伸出来……有时它发现蚁穴,也会将身体鳞片张开,散发出特殊气味。引诱蚂蚁爬满鳞片,迅速合拢,然后到江河湖溪张开鳞片,等那落水的蚂蚁浮上水面,再用舌头横扫食之。据观测,一只成年穿山甲一天可吃数万只白蚁。照此计算,一只穿山甲能保护二百亩以上的山林不受白蚁侵霸,所以人们称其为“森林卫士”。
⑤许多人误以为用穿山甲鳞片入药能治疗风湿、痔疮等疾病,食用穿山甲肉有滋补功效。因此穿山甲遭到大量捕杀。据统计,过去10年至少有100万只野生穿山甲被捕获,大量的非法猎捕使穿山甲面临严重的生存威胁。
1.穿山甲得名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桥颂
①弯弯的拱桥如彩虹横跨江面,坚实的桥墩屹立江心。桥下是流不尽的江水,桥上是过不完的行人。过桥的人啊,成千上万,有谁注意过这普通的拱桥?然而,桥是值得赞美的,我要赞美这平凡的桥。
②我赞美桥的朴实。比起那玲珑的建筑物,也许说不上精致。然而,它朴素,庄重。它( )没有华丽的外衣,( )它有充实的内心。你看,不管人们把它安置在哪里,它总是默默地在那里承担着义务。它把为人们开辟一条伸向彼岸的通道,当作最大的快乐。
③我赞美桥的辛勤。早晨,拱桥迎来了第一辆早班汽车;深夜,桥上闪闪的灯光送走了最后一批夜班工人。每日里,无数车辆从它身上驶过,成千上万的人们从它身上走过,脚下的流水也一刻不停地冲击着它。然而,它从未有过半点倦怠,也未有过半句怨言,它只是埋头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④我赞美桥的无私。桥,是通向目的地的必经之路。人们在为到达终点而欢欣的时刻,往往忘记了这曾经走过的桥,桥却无私地把自己贡献给人们,甘当人们的垫脚石。
⑤我赞美桥,更赞美我敬爱的老师。老师像桥一样朴实。他( )不像科学家那样闻名中外,( )不像电影明星那样引人注目。他们普通而平凡,但他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老师像桥一样辛勤。多少静静的深夜呵,老师还在灯光下备课,批改作业。我们作业本上的条条批语,个个红勾,不全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吗?老师像桥一样无私。老师把一批批学生送到各个工作岗位上,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却像火炬一样燃烧着自己。如果将来我能取得一些成就,那一定是老师用身躯为我架起了通往成功的桥梁。
⑥老师啊,您为我们无私地贡献了一切。
⑦我赞美桥,更赞美我敬爱的老师!
1.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