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西师大版(2003)|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外阅读。
鱼竿和鱼篓
在澳大利亚,有一个鱼竿和鱼篓的故事广为人知。
两个年轻人外出旅行,因为迷路而越走越远,到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眼看所带的食物没有了,正在绝望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个钓鱼的老人。老人手里拿着一个钓鱼竿,鱼篓里有一些鱼。他们立即向老人求救。老人说:“从这里出去走到有人烟的地方,至少有十天的路程,我把手里的两样东西送给你们,请你们自己想办法渡过难关吧。”
年龄大些的要了_________________,他说:“我没有力气去钓鱼了,我吃着这些鱼回去。”他想,有鱼果腹,还愁饿肚?年轻一些的拿了钓鱼竿想,鱼竿在手,何患无鱼?他们高兴地和老人告别,然后他们分道扬镳了。
拿了鱼的那个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转瞬间,连鱼汤也被他喝了个精光。他饿了就吃鱼,走了一半多路,就饿死在了空空的鱼篓旁。
而拿了钓鱼竿的人呢?他提着钓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能够钓鱼的地方走去。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碧蓝的湖面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儿力气也使完了,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寰。
很多年以后,又有两个年轻人同样因为迷路到了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同样,在他们山穷水尽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个拿着钓鱼竿和装有一些鱼的鱼篓的老人。他们向老人求救,老人依然分别送给他们每人一样东西以后就走了。
两个年轻人商量:我们不能分开,两个人的力量和智慧肯定比一个人大,我们共同吃着这些鱼去寻找钓鱼的地方,边钓鱼边向有人烟的地方靠近就有救了。
他们俩同甘共苦,精打细算,每顿只煮一条鱼。果然,在鱼篓里的鱼将要吃尽的时候,他们找到了钓鱼的地方。而后,他们把钓到的鱼晒成鱼干,向着前面走,不久又发现了钓鱼的地方……十几天以后,他们成功地从死亡之地突围,回到了出发之地。
澳大利亚人把这个故事作为他们民族的座右铭,告诉自己的子孙,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精诚合作,而不要自私狭隘。
1.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在文中的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
2.短文讲述了几组年轻人的故事?结果分别是什么?为什么结果会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光阴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但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声。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shí sh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行进的节(zòu còu)。

(bèi péi)蕾在春风中粲然绽开湿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间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

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zhuì duò)落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    )沉着而又默默地走,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    )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    )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已有,哪怕你一(zhèn zhì)千金,他也决不会因此而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    )在你的身后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    )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心里。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淹没了他的脚印。

1.用“\”画去文中标下划线不正确的读音。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还是 尽管 即使 便 因为B.仍然 即使 尽管 就 由于
C.还是 不管 不管 便 因为D.仍然 哪怕 或是 就 由于
3.全文运用______________化的写作手法,写了岁月的无情却又慷慨、公正。其中第2~4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_句式,而第7、8自然段则运用了___________的写法。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1.从第1自然段的排比句中我们可以读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自然段中的比喻句说明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词填空。
渐渐 默默  轻轻  悄悄 匆匆
1.时间(_________)地从我们身边溜走。
2.时间来去(_________),稍纵即逝。
3.在父母的关爱下,我们(_________)长大了。
4.她这种(________)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5.春风(________)地吹过田野和村庄。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青春庭院

故乡青青的庭院是我儿时的乐园。

宽大的庭院到处都染满了绿,除了北边屋前,四壁倒有三面被绿簇拥着,中间被父亲的花草和母亲的菜畦装点起来,并不显得空旷。因为庭院的绿太浓,于是在我的意识里,庭院仿佛一年四季都是绿的。而这绿又是摇曳多姿的,空灵而深邃的,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探到你的心里。

每到六月的时候,北屋前的石榴树就急急地缀满了火红火红的花朵,躲在油亮的深绿里逼着你的眼。蜂儿嗡嗡地闹着,贪婪地吮着花蜜。儿时的我总是很馋,却不晓得蜂蜜要经过蜜蜂的酿造才可以吃,以为捉到一只蜜蜂就可以吃到甜甜的蜂蜜。常常寻一只敞口不是太大的玻璃瓶子,轻手轻脚地靠近树身,耐心地等待蜜蜂停落到花儿上,钻进花心,然后悄悄地把瓶口移近,猛的一扣,蜜蜂一惊,就会落入瓶底,接着迅速旋紧盖子。怕蜜蜂死掉,就在瓶盖儿上扎个眼儿,且看蜂儿在瓶中辗转,腹部一鼓一鼓的,淡淡的黄的翅风车一样的振动,找不到出去的路。看到后来,却觉得蜂儿可怜,索性打开瓶盖儿,看蜂儿飞走,吃蜜的念头早已忘掉了。有时手指被蜇得又红又肿,就翻来清凉油抹上。但很快就忘了,就再去捉,再被蜇。

时光如同缎子一般在不知不觉中滑过。及至后来我离开故园到外地求学,再参加工作,再成了家,故园离我渐渐的远了。但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的目光始终浸润着我的心田。

一晃小女也十岁了。每到暑假或寒假,她总是迫不及待地要回故园。父母已经赋闲在家,将今日的庭院装点得更为绚丽。爬墙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泼洒下来,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窗儿在上面像眼睛一般地眨着。南屋与庭院之间多了一道花墙,上面是瓜藤搭起的帐篷,长的丝瓜、弯的北从藤上垂下。转过花墙,东墙是满架的金银花,从南到北一路的铺开,西墙挂满了葡萄。各色的深的浅的树和藤在庭院中攀缘生长,错落有致。

母亲的菜畦依然齐整,父亲的花草依然沿着菜畦一路开放。石榴树斑斑驳驳地褪皮,大大小小的石榴赶趟似的挂满了枝头,叶间还偶尔开放着一朵两朵火红火红的石榴花。但故乡的庭院究竟还是绿,浓浓的令人不禁将它掬在手里,饮到心里,醉到梦里。

故园的绿啊,它衍生了几代人的梦,不仅衍生着梦,也衍生着希望,时时激励着我。

1.“而这绿又是摇曳多姿的,空灵而深邃的,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探到你的心里。”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这绿是空灵且深邃的。B.这绿深深地印入了“我”的心里。
C.这绿摇曳多姿,空灵且深邃。D.这绿总 让“我”想起宽大的庭院。
2.简要概括第三自然中作者所回忆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本文的思想主题,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描述了儿时故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青青庭院的深深怀念。
B.本文主要描述了故园往日和今日的景色,感激故园的绿给自己及家人的精神滋养。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练笔。
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两个,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分别写几句话,把当时的情感自然地表达出来。
走在小巷里   奔跑在田野中   弹琴   钓鱼
(1)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大舞台。

鱼竿和鱼篓

在澳大利亚,有一个鱼竿和鱼篓的故事广为人知。

两个年轻人外出旅行,因为迷路,而越走越远。到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眼看所带的食物没有了。正在绝望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个钓鱼的老人。老人手里拿着一个钓鱼竿,鱼篓里有一些鱼。他们立即向老人求救。老人说:“从这里出去走到有人烟的地方,至少有十天的路程。我手里的两样东西送给你们,请你们自己想办法渡过难关吧。”

年龄大些的要了______________,他说:“我没有力气去钓鱼了,我吃着这些鱼回去。”他想,有鱼果腹,还愁饿肚?年轻一些的拿了钓鱼竿想,鱼竿在手,何愁无鱼?他们高兴地和老人告别,然后他们分道扬镳了。

拿了鱼的那个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转瞬间,连鱼汤也被他喝了个精光。他饿了就吃鱼,走了一半多路,就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而拿了钓鱼竿的人呢?他提着钓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能够钓鱼的地方走去。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碧蓝的湖面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很多年以后,又有两个年轻人同样因为迷路到了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同样,在他们山穷水尽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个拿着钓鱼竿和装有一些鱼的鱼篓的老人。他们向老人求救,老人依然分别送给他们每人一样东西以后就走了。

两个年轻人商量:我们不能分开,两个人的力量和智慧肯定比一个人大,我们共同吃着这些鱼去寻找钓鱼的地方,边钓鱼边向有人烟的地方靠近就有救了。

他们俩同甘共苦,精打细算,每顿只煮一条鱼。果然,在鱼篓里的鱼将要吃尽的时候,他们找到了钓鱼的地方。而后,他们把钓到的鱼晒成鱼干,向着前面走,不久又发现了钓鱼的地方……十几天以后,他们成功地从死亡之地突围,回到了出发之地。

澳大利亚人把这个故事作为他们民族的座右铭,告诉自己的子孙,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精诚合作,而不要自私狭隘。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宽广——(   )   分裂—— (   )   同心协力一一(   )
2.根据上下文意思,在文中的横线上选填的句子应该是(   )
A.那鱼篓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B.那一篓鲜活硕大的鱼。
C.那鱼篓里鲜活硕大的鱼。D.那装着鲜活硕大的鱼的鱼篓。
3.在文中用“——”画出说明这个故事的道理的句子。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大舞台。

为了黑孩子的一条胳膊

今年早春二月的一个夜晚,一辆救护车在非洲冈比亚的道路上疾驰着。雪亮的车灯划破了漆黑的夜幕。救护车在一家医院门口停下来,一名七岁的黑孩子被抬了下来。他当天下午从十多米高的树上掉下地,左上臂的伤口流血不止。

医院手术室灯火通明,中国驻冈比亚医疗队骨外科主治医生关活茂刚做完一个手术,受伤的黑孩子就被推了进来。关医生发现,黑孩子左上臂下端骨头断裂,大部分肌肉断离,神经严重挫伤。在当地,像这样的病例,以往的处理都是截肢。这里的医疗条件极差,缺乏应有的医疗设备。从黑孩子摔伤到现在已达八个多小时,孩子现已昏迷。要保住这条胳膊是很困难的。“截”还是“保”?关医生思索着:截肢是很容易的,但从此这孩子就成残疾人了。我们的责任是救死扶伤,困难再大也要抢救孩子的这条胳膊。

于是,他果断地决定:“立即抢救!”时间就是生命。关医生站在手术台前,紧张地工作着。他以最快的速度清洗伤口,整复固定了骨头,立即将断离的血管找到,熟练地缝合血管……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当血管接完,放开两端血管夹时,一双双眼睛盯住孩子受伤的左臂,“血流通畅了!”欢呼声同时从人们的嘴里发出。黑孩子的胳膊保住了。

手术完成已是第二天清晨,关医生顾不上休息,又考虑下一步治疗方案了。

 冈比亚医务人员对中国医生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赞叹不已。

病孩的父母紧紧地握住医生的手,泪水禁不住流了出来。

1.解词:
一丝不苟:_______________
2.写反义词:
熟练——(________)
3.写出第二节、第三节的节意。
第二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答问题。
①黑孩子怎么受伤的?为黑孩子动手术的人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说保住这个黑孩子受伤的胳膊是很困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读文章最后一句话,想一想回答:此时此刻病孩的父母是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阅读。
卖烤白薯的老人

伫立在凛冽的北风中——没有一片挡风的棚,也没有一片瓦檐。

大自然的风霜,在他的脸上,犁满了深深的沟;两只手,被炭火熏成像树皮的颜色;粗长白眉的眼睛里,流动着朦胧的黄浊。

但那和善的招呼人的微笑,还是充满了生气,一点也没有衰老。

简陋的泥糊的铁筒,烤得松软喷香的白薯,给冬天的大地,增添了一丝温暖的气息。

他伫立在风中,没有丝毫冷的样子,他吆喝着:“热乎的烤白薯啊!

在冬天,在花的飘落中,这老人的和善的微笑,这憨厚的吆喝声,时时在我梦中出现。

有一次,孩子问我:“那老爷爷卖的是什么?”我说:“是温暖!”

1.用“     ”画出描写老人外貌的语句,再在下面的句子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成语。
这是一位(      )的老人。
2.文中说“他伫立在风中,没有丝毫冷的样子”,老人真的不冷吗?他为什么“没有丝毫冷的样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次,孩子问我:‘那老爷爷卖的是什么?’我说:‘是温暖!”句中的“温暖”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选段,完成练习。

时间是宝贵的。虽然它限制了人们的生命,但人们在有限的生命里可充分地利用它。鲁迅先生说过,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劳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而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我觉得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成功的人成功的秘诀。他们珍惜每分每秒,成就辉煌。而失败的人正抱着“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思想得过且过,消磨时间,在他们眼里时间是漫长和无谓的,而当他们回过头之后,才发现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才发现时间的可贵,可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古往今来,有不少人惋惜时间易逝,于是长叹曰:“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zǎn)少年。”的确,时间的流逝真令人难以估计,无法形容。树枯了,有再青的机会;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燕子去了,有再回来的时刻;然而,人的生命要是结束了,就再也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了。正如“花有再开日,人无再少年”,时间就这样一步一步,永不返回。这一切都在告诫我们莫把宝贵的光阴虚掷,要珍惜时间,爱护生命,利用每分每秒,不要虚耗它。朱自清说: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这段话写出了时间无时无刻不在流逝,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时间。

(选自《珍惜时间》)

1.时间给勤劳的人和懒散的人留下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第一段可知时间有以下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填序号:①排比②比喻③拟人④对比)的修辞手法,请说一说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在有限的生命里可充分地利用时间,只有充分利用时间,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B.鲁迅先生说过,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而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他们的收获也是相同的。
C.作者告诉读者:要珍惜时间,爱护生命,利用每分每秒,不要虚耗它。
D.选文多处运用了引用这一修辞手法,使得文章文采大增。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