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北师大版(2001)| 二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阅读与鉴赏。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 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 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       )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       )过手榴弹(       )在腰间,猛地(       )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 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 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表示动作的词语。
2.用“△△△”标出文中的一个表示声音的词。
3.请在(       )内对画波浪线的句子作批注。
4.本段文字既整体写了战士们歼敌的情况,又对个人进行了描写,这种写作方法是(      ),其中详写了(        )(人物)英勇歼敌的情况。
5.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你认为合适的是(       
A.宁死不屈B.顶峰歼敌C.坚强不屈D.歼敌成功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与鉴赏。

到火星上去种草

到火星上去种草,这话激动人心,也令人生疑。美国宇航局于2007年发射一个探测器直飞火星,其使命之一就是在那遥远、贫瘠()的地方种植一种名为“拟南芥”的植物。

当然,在火星上种草,是由机器人代劳的。这个机器人将随同着落器降落火星,对火星土壤状况进行数据采样,传给地面科学家分析,然后科学家 们控制机器人通过施肥、浇水对火星土壤进行改良,营造出拟南芥能够生存的环境。拟南芥的种子,并非直接播入火星土壤,而是首先在着落器中的微型温室里萌芽,待长成幼苗后再移植到火星的泥土中。

拟南芥之所以被选为挺进火星的先锋,是因为它有独特的优点。它不但个头矮,最高不过二十多厘米,而且生长周期短,一个月内即可发芽抽叶。更重要的是这种杂草状的十字花科植物基因,在所有植物基因组中率先被完全破译。

这种拟南芥非寻常种类,而是经过了转基因技术改造的。它被插入了一些所谓的“报告基因”,能够发出绿莹莹的光,报告自己在火星上是否生了病,是否遭遇高温、干旱等恶劣天气。科学家根据转基因拟南芥发回的种种报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它们在火星上更好地生长。

花这么大的气力到火星上去种草,主要是为了实践科学家们提出的“生态合成”理念。具体来说,是想验证能否通过植物来吸纳火星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制造出生命演进所需要的氧气。

在那昼夜温差悬殊、湿度只有0.03%的火星上,草能种得活吗?科学家们十分乐观,信心十足地说:“我们对此毫不怀疑,我们将证明,地球上进化出的生物,也有能力在那遥远的世界里生存。”一旦转基因拟南芥在火星上扎下根,寂寞宇宙中的这片草,无疑将成为吸引人类登临火星的一种无声的号召。

1.人类要在火星上种植的植物名为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       )不是第四自然段中的“这种拟南芥”所具备的特点。
A.个头矮B.生长周期长
C.基因被完全破译D.具有“报告基因”
3.下列关于对到火星上去种草的目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希望地球上的生物能够在火星上生存
B.征服火星,改变火星的生态环境
C.为人类开发火星做准备
D.为人类探索新的资源做准备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短文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下定义等多种说明方法。(      )
②到火星上去种草,这话“激动人心”是因为火星昼夜温差悬殊,湿度极低;“令人生疑”是因为如果这项实验成功,就可在火星上生成氧气,从而使人类登临火星成为现实。(      )
③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我们对此毫不怀疑,我们将证明,地球上进化出的生物,也有能力在那遥远的世界里生存”中的“此”字指的是拟南芥能在火星上成活。(       )
5.到火星上去种草这个实验如果成功了有什么意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妙笔生花
题目:《______让生活更美好》
提示:①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先想一想,再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它是怎么影响你的生活的?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对你生活的影响。③注意语句通顺,感情真挚,不少于450字。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①我最爱捉蝉。有一天,我无意中捡到了几个透明发亮的壳,叔叔们说,那是蝉虫脱的壳。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脱掉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②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我决心要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③这天傍晚,下了一阵毛毛雨,雨过天晴,我向菜园跑去。菜园里的柿子树枝繁叶茂,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翠绿。我的目光顺着树干上下搜索着,突然,我发现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当爬到一个枝丫上时,它用脚紧紧抓住树皮上的一处裂口,停在那里不动了。我轻手轻脚地爬上树,躲在一个枝丫后面,聚精会神地盯着这只蝉虫,等待着金蝉脱壳这一时刻的到来。

④开始脱壳了!蝉虫整个身体来回地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很快地变化着,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接着,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六只脚出来了,整个身子在慢慢地活动。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长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的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

⑤刚出壳的蝉而除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外,全身都是灰白色的,折叠的翅膀也只有一点点。但是,很快就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又小又嫩的翅膀逐渐大了起来,很快盖住身子,像两把扇子长长地拖在身后。蝉儿的肚子在不停地颤动着,每颤动一下,身上的颜色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渐渐地变成了深绿色,变成了棕黑色,翅膀上出现了排列整齐、图案精巧的斑纹,蝉的触角也显现出一道道灰白色的光环。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

⑥脱壳的蝉儿长久地趴在树上,恢复着体力,准备开始它的歌唱生涯。

1.读完了这篇文章,我提出的问题:_______
我解决的途径:___________
我的回答:_________
2.用文中的成语,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3.作者观察蝉脱壳的过程非常仔细,请你根据短文内容完成导图。
蝉脱壳的过程: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作者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词,生动地再现了蝉尾出壳的情景,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看到蝉壳,我想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经过: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
6.下面哪句话不能体现作者观察细致。(  )
A.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
B.翅膀上出现了排列整齐、图案精巧的斑纹。
C.蝉儿的肚子在不停地颤动着,每颤动一下,身上的颜色就由浅而深地变化。
D.我决心要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盘古开天地》选段,完成文后练习。

①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

②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③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1.根据短文内容,照样子用四字词语写出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昏天黑地、____________、顶天立地、____________
2.“又不知过了多少年”意味着____________,“精疲力竭”的意思____________,我们能从中感受到盘古____________
3.第③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用“            ”画出来。
4.盘古身体部位的变化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想一想,盘古 身体的哪些部位没有被描写出来,试着写两句。
他的____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____;他的____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①树上落着一只嘴里衔着一大块美食的乌鸦。许多追踪这只富有者的乌鸦立刻成群飞来。它们全部落下来,一声不响,一动不动。那只嘴里叼着东西的乌鸦已经很累了,很吃力地喘息着,它不可能一下子就把这一大块食物吞下去,它也不能飞下去在地上从容不迫地把这块食物啄碎。其他乌鸦会猛扑上来引发一场混战。它只好停在那儿,保卫嘴巴里的那块食物。

②不过,也许是因为嘴里叼着东西呼吸困难,也许是因为之前被大家追赶已经弄得筋疲力尽——只见它摇晃了一下,叼着的那块食物终于松口掉了下来。所有的乌鸦都猛扑上去,在这场混战中,一只非常机灵的乌鸦抢到了那块食物,立刻展翅飞去。于是,新一轮的追踪又开始了。第一只被追赶得筋疲力尽的乌鸦也在跟着飞,但已明显地落在大家后面了。

③结果第二只乌鸦也像第一只乌鸦一样,弄得筋疲力尽,落到一棵树上,也是终于掉了那块食物。于是又是一场混战,所有的乌鸦又去追那个幸运儿。

④请看,富有乌鸦的处境多么可怕,而这只是因为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
(2)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
2.文末说“富有乌鸦的处境多么可怕”,说说“可怕”表现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你对文意的理解,将文章结尾横线处的内容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
4.预测一下,如果乌鸦们为了“一大块美食”一直“混战”下去,最终会有怎样的结局?
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取一个合适的题目,下面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乌鸦B.乌鸦大战
C.富有的乌鸦D.穷乌鸦和富乌鸦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节选)

小蜘蛛飞快地爬进屋子,在墙角织了一张又大又漂亮的网。偶尔有虫子撞到网上,小蜘蛛马上爬过去把虫子吃掉。

“小蜘蛛,你吃饱了吗”老屋问。

“没有,没有!”小蜘蛛一边忙着补网,一边回答,“老屋老屋,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老屋想,这倒很有意思。于是它就开始听小蜘蛛讲故事。

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因此,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

1.选文第一段描写小蜘蛛动作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句子中的“意思”指____________(A.情趣,趣味 B.思想,道理)。“这倒很有意思”中“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小蜘蛛吃虫子                 B.小蜘蛛讲故事
C.小蜘蛛织网                    D.小蜘蛛没吃饭
3.读完选文,你觉得老屋具有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4.当我读到“老屋想,这倒很有意思。于是它就开始听小蜘蛛讲故事”时,我预测老屋___________,我的预测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写作。
题目:学校里的          
学校里,有与你朝夕相伴的老师和同学,谁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你能抓住这个人外貌或性格上的一两个特点,描写一下他(她)吗?希望你能用独特的视角、生动的语言展现一个有特点的他(她)。要求语句通顺,尝试使用有新鲜感的词句。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丰收谣

高粱熟了昂着头,

稻子熟了低着头,

玉米熟了歪着头,

白菜熟了抱着头,

娃娃唱起了丰收歌,

拍着手儿点着头。

1.这篇短文一共写了______种庄稼。
2.根据短文的意思,判断下面句子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昂”和“低”的意思是相反的。(      )
(2)丰收谣就是丰收歌。(      )
(3)高粱和玉米都是抱着头。(      )
(4)娃娃唱起丰收歌的感情是喜悦的。(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孤芳自赏     昂首挺胸     舍身取义     悬涯峭壁
B.顾影自怜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满腔怒火
C.居高临下     迎风招展     千均一发     震天动地
D.做鸟兽散     斩钉截铁     全神贯注     排山倒海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