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语文A版|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短文。

精益求精话德国

欧美发达国家中,德国人素以勤奋能干而著称。有人甚至把上班一族喻为“公蜂”。在我供职的医院里,医生护士超时工作,科研人员加班加点,早已司空见惯。身为我的“老板”的室主任,周末也时来实验室“公干”。

但有些时候你又不难发现,他们做工似乎“慢慢腾腾”的,与想象中的争时间、抢速度的行为大相径庭,不由得令人怀疑所谓“高效率的德意志人”之说。比如大学里修缮房子,脚手架一支几个月不见卸,其实也就是给墙壁涂涂漆;医院里更换一段路边栏杆,叮叮当当,不紧不慢,捣鼓了将近半年。有时我都替他们着急。然而竣工以后观工程之成色,又不得不叹服其质量之优。原来,不急功近利,一板一眼,精益求精,是他们普遍遵循的信条。办一样事,计在百年。始作时多投入财、力、工时,乍看似有些“浪费”或“没必要”,却保证了完美无瑕、一劳永逸,虽慢犹快,真是高效率。

 应邀访问汉堡时,住在德国朋友家里。那栋私宅是上个世纪的“遗产”,但看上去簇新簇新的。墙皮粉刷了快20年了,仍色嫩如鲜乳。厅内拼色大理石地面,光洁映人;镂花墙板、楼梯扶栏及门窗均油光锃亮,没有一点饱受风霜的痕迹。主人骄傲地向我们介绍着这先人的杰作。恩格思故乡的空中悬吊电车系统,建于百年之前。它逶迤于水面之上、沿河凌空飞架,长约30里,横穿全城。既解决了市内公共交通,又省却了路轨占地,乘客还可以凭窗俯眺,饱餐山城秀色,现已成为该市及全德的著名观瞻景点,可谓一举多得。据介绍,一个世纪以来悬吊电车系统从未出过事故。前人的远见卓识、奇妙构思、精巧设计,以及“铁龙”之耐用,运行之有效,令人赞叹。正是由于不片面追求“多、快”,而注重“一步一个脚印”,尽善尽美,才能够真正做到“好、省”。其与中国古语“欲速则不达”之寓意异曲同工,很值得借鉴。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精益求精:________________
司空见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引号的作用。
(1)有些时候你又不难发现,他们做工似乎“慢慢腾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中国古语“欲速则不达”之寓意异曲同工,很值得借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短文的最后一自然段中,作者介绍德国人令人佩服的地方体现在哪些事情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篇短文中你看出德国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挑战课外阅读。

修车师傅

①我家门对面有个露天修车铺,修车师傅是个聋哑人,虽然我每天上学放学总要经过这个修车铺,但是我却从来没有正眼瞧过他。在我眼里他如同街边的枯树,路边的残草。

②一个冬天的傍晚,寒风呼啸。“咚咚”,我听见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只见站着一个穿着又脏又破的衣服的人,脸上手上沾满油灰——正是那位修车师傳。他焦急地用手不停地比划着,嘴里发出急促的“啊啊”的声音。我怎么也不能明白他的意思,心里还有些害怕,赶紧关上门。隔着门,我听见他又敲响了邻居家的门。

③晚上,爸爸突然想起,中午他把自行车推到修车铺修理,到现在还没拿回来。我突然想起修车师傅敲门的情景,恍然大悟,他在一家一户寻找车主啊!我和爸爸跑到修车铺,只见黑暗中那位修车师傅正站在凛冽的寒风中,搓着双手,踩着双脚,不时地往手上哈气,旁边放着的正是我家的自行车。他不声不响地从口袋里掏出钥匙,塞进爸爸手中。爸爸紧握修车师傅的手说:“真是太谢谢你了!您把车锁上就可以回家了呀!”修车师傳好像听懂了爸爸的意思,用冻僵的手从口袋里摸出纸和笔,在手心里嗦嗦地写了几个字:我怕你晚上要用车。

④我的眼睛有些湿润,想到他挨家接户寻找车主的情形,想到他在刺骨的寒风中久久地等待车主的画面,他在我心中的形象突然变得高大起来。寒风依然凛冽,回头望去,他却像苍翠、高洁的松柏屹立在街头。

1.用“     ”画出一处对修车师傅的外貌描写。
2.第②段“他焦急地用手不停地比划着,嘴里发出急促的“啊啊”的声音。”修车师傅“焦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第③段画“﹏﹏”的句子是对修车师傅的_________描写,说明修车师傅在寒风中感到很_______ ,但是他依然为了________________而没有离开。
4.文中多次描写凛冽的寒风,对其作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渲染爸爸着急用车的心情。
B.衬托修车师傅的形象。
C.象征街坊四邻冷漠的心。
D.只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完成练习。

董存瑞瞪着敌人的碉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连长□我掩护□□战友郅顺义也恳切地说。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同志们,扔手榴弹!”连长给战士们下了命令。

董存瑞抱起炸药包,郅顺义背起两兜手榴弹,同时跃出战壕,冲了上去他们互相配合,郅顺义扔一阵手榴弹,董存瑞就向前跃进几步;郅顺义再扔阵,董存瑞再跃进几步。跟在后面的战友把一捆捆手榴弹送到郅顺义手里。

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嗖嗖地打在董存瑞身边,地上冒起了点点尘土和白烟。董存瑞夹紧炸药包( )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 )又向前滚了好几米。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中了一枪。他用手一摸,全是血。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道火网。董存瑞离碉堡只有几十米了。他隐蔽在一小抉凹地里。郅顺义接二连三地扔手榴弹掩护。董存瑞趁着腾起的黑烟,猛冲到桥下。

董存瑞看看四周,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想把炸药包放到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碉堡。就在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新中国,冲啊!”

巨大的喊声震得地动山摇,前进的道路炸开了。战士们冲过烟雾,沿着董存瑞开辟的道路杀向敌军司令部,消灭了全部敌人。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上空迎风飘扬。

1.在第1自然段的“□”里填上恰当的标点。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董存瑞和郅顺义是怎样配合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董存瑞在冲到桥下前遇到了哪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董存瑞在安放炸药包时遇到了什么麻烦?他是怎么解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谈谈你对文中画“”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别了,我爱的中国(节选)

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和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儿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许多亲爱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然而,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贡献我的身、我的心。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你们当中来!

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被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却驱逐它们,毁灭它们!

1.用“﹏﹏﹏”画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2.朗读画“  ”的语句时应该(   )。
A.语速由慢到快,语气由平静到激昂。
B.语速由慢到快,语调平缓自然。
C.语速由快到慢,语调由高到低。
3.短文中“我”为什么要离开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我这样不负责任的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作者觉得自己在这样的大时代,不能为祖国工作,还被迫离开祖国,内心对祖国充满了愧疚之情。
B.作者不是一个罪人,他这样做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报效祖国,突出了他爱国之心。
C.祖国危难之际,选择离开就是历史的罪人。
5.“别了,我爱的中国”一共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何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用自己的话分别写出小诗的意思。
成 功 的 花
冰 心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 义 诗
夏明翰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拓展。
阅读《革命烈士诗抄》和描写革命战争年代英雄人物的文章。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习作展示。(请另附纸)(30分)
大事小事,随着时光的流失在我们身边绽放出它奇异的光彩。在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令人难忘的事情,请选择其中最令你难忘的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综合实践。(5分)
(1)学习了本单元,我们认识了以下英雄人物:                            
(2)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话,向大家介绍一位英雄,或者是令你感动的人物,可以是感动中国的人物,也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3分)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列段落并回答问题。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 )落山( ),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 )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 )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在文中括号里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2)“居高临下”的意思是________;“山涧”的意思是_________。
(3)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
(4)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的( )和( ),表现了壮士们( )的精神。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列段落并回答问题。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1)用小标题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_________。
(2)画出文中有“看”的意思的两个词,并体会这两个词的含义。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
(3)他们的脸上为什么露出胜利的喜悦?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纵身跳下深谷”和(   )我们看到了五壮士(   )光辉形象。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