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沪教版(2007)|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及笄,指孩子年满十五岁。”这种说法不正确。(      )
(2)“保卫公物、提高认识,生活简朴和改正错误”这些词语搭配都正确。(      )
(3)“通过老师一番语重心长的告诫,使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这句话没有语病。(      )
(4)《威尼斯的小艇》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
(5)“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表达的情趣相同。(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题。下列几种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     )
2.《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词牌名,其中“之”的意思是往、去。(     )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最适合形容老师春风化雨般的育人精神。(     )
4.根据学习需要,我们从网络上下载有关资料直接装订起来,就完成了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
5.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年年有余。(     )
6.阅读名著时,我们可以先大致了解它的写作背景,这样有助于理解作品的内容。(     )
7.写作品梗概时,我们不能漏掉每个章节的每个内容,否则就不完整、不全面。(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表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沈从文写的《腊八粥》内容安排有序。详略得当,语言“京味儿”十足。(     )
(2)“它就是我们学习的课本,我们关于自然科学的一切谈话,都不过是对它的一个注释罢了。”这是法国作家卢梭对《鲁滨逊漂流记》的评价。(     )
(3)这些古诗按节日的先后顺序是:《寒食》、《元日》、《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     )
(4)“每次完成习作后都认真读几遍,看看通不通顺,有什么问题,然后用修改符号仔细修改。”这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 )
(2)每个人物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 )
(3)“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写文章可以随意抒发情感。( )
(4)每天阅读课外书,多阅读名著,可以提高阅读品位。(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匆匆》一文中,作者朱自清以细腻的文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虽感伤却并不颓废,虽苦闷却并不消沉。(      )
2.由于伯牙、锺子期成为知音的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
3.刘备、周瑜、林冲都是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
4.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题。
1.水蒸气会炸毁房屋,固体的冰也会爆炸。(      )
2.所有的细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因为它们的入侵会使人类生病。(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汤姆·索亚是英国作家马克·吐温笔下的著名的儿童形象。(      )
2.老舍笔下的《北京的春节》,语言风格充满了鲜明的“京味儿”。(      )
3.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家,代表作有《春》《背影》《茶馆》等。(      )
4.在于谦的诗中“石灰”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完全正确的画“√”,有错误的画“×”。
(1)《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
(2)《泊船瓜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3)《为人民服务》一文的中心论点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4)《竹石》一诗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正直倔强的高傲风骨。(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是司马迁说的。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中引用这句话是为了阐明“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个观点。(      )
2.《两小儿辩日》一文中,两小儿表达观点的角度不同,一小儿是以视觉效果为依据说明观点,另一小儿是以对温度的感知为依据说明观点。(      )
3.《那个星期天》一文中,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只有直接抒情。(      )
4.《春夜喜雨》中,描写夜雨悄然无声,在不知不觉中随风而至,滋润大地万物的诗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什、舌、思”这三个汉字查字典时都是先找首个大写字母“S”。( )
2.“粽      ”中的加点字都读轻声。( )
3.“冰棍、雪花、花露水”这几个词语都与夏天有关。( )
4.“蚂蚁搬家蛇过道”说明要下大雨了。( )
5.“中午、立气、人们”这三个词语书写正确。(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