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1990s)| 三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手术台就是阵地》片段,完成练习。

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的伤员【陆续   连续】从火线上抬下来。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méi   】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1.读短文,在【】里选择恰当的读音或词语,用“     ”标出。
2.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敏捷:                    
(2) 硝烟滚滚:                    
3.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人物的神态描写,表现了人物的_______________
4.词语有温度:短文中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战斗的激烈,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让我们看到了忘我手术的白求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欣赏。

国际主义精神的代表——( )( )华

柯棣华,原名柯棣尼斯,1910年出生于印度孟买省的一个小镇。柯棣是他的姓,到中国后为了表示在这里奋斗的决心,又在姓后面加了一个“华”字。

印度人民的苦难和反抗( )民统治的斗争,使柯棣华自小养成了积极追求真理、勇于反抗不合理压迫的坚强性格。1937年,中国抗战的消息传来,印度决定派一支小型医疗队到中国去,表示印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柯棣华毅然决定参加医疗队。

1938年9月,柯棣华等五人援华医疗队来到了中国。起初到国民党军医院中工作并受到款待,但他们却对国民党百般丑化的共产党产生了向往,冲破阻( )于1939年2月抵达延安,随后到八路军总院工作。同年秋,他们提出追随白求恩的足迹去前线。毛泽东亲自批准并勉励他们学习政治。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并经历了突破封锁线的战斗,他们到达了晋东南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总部。

当时,面对日寇频繁( )的“扫荡”,柯棣华和同志们不得不一次次放弃建立起来的医院和学校,打着背包在山林中同敌军游击周旋。当时,他通过认真学习,不但能用汉语对话,还可以阅读中文报刊杂志,认定中国革命代表了人类追求光明的希望。通过斗争实践和对革命理论的学习,他提出入党的要求。在1942年7月7日抗战五周年纪念日,这位印度医生站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2年夏,柯棣华的癫痫病发作。聂荣臻鉴于敌后医疗条件太差,劝他去延安或回国治病,他却不顾危险留下工作。同年12月,他写讲义时突然发病,不幸逝世,年仅32岁。毛泽东主席为柯棣华写了挽词:“……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1.利用工具书给画线字注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毅然:____________
向往:____________
周旋:____________
3.柯棣华原名是_______,他改名字是因为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觉得柯棣华和白求恩的共同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赏析阁。

爱的针法

一次,在一个朋友家小坐。发现他给父母打电话的时候拨了两遍号码。第一遍拨过之后,铃响三声就挂断,再拨第二遍,然后通话。

“第一遍占线吗?”我随意问。

“没有。”

“那干吗拨两遍号?”

他笑了笑:“你不知道,我爸爸妈妈都是接电话非常急的人,只要听见铃响,就会跑着去接。有一次,妈妈为接电话还让桌腿把小脚趾绊了一下,肿了很长时间。从那时起,我就和二老约定,接电话不准跑。我先拨一遍,给他们预备时间。”

我的心突然湿润了。平日都常说如何如何孝敬父母,这个小小的细节,不是对父母最生动的疼惜吗?“爱”是一件大衣衫,要讲究式样、色彩、衣料,甚至于时尚和流行的程度,但是,对于穿衣服的人来说,更需要这种细密而熨帖的针法,才能让这件衣衫变得真正温暖舒适起来啊。

为了父母多一份安全和从容,多拨一遍号码,这是一件再琐碎不过的事。可是这件事就是爱之衣衫那细密而熨帖的针法!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     )(     )______                           (     )碎:____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是个比喻句吗?( 是、不是)如果是,它把      比喻成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划出文中一个反问句,并给它换个说法:                  
4.本文题目是《爱的针法》,请你尝试着说一说它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朋友”给父母打电话时要拨两次号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有过这样的“爱的针法”吗?举例说明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对白求恩说:“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1.对“沉思”中“沉”的解释正确的是(       
A.(在水里)往下落B.(程度)深C.分量重D.感觉沉重
2.用“ ”画出表现白求恩工作很危险的句子。
3.文中“阵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白求恩为什么说自己是“八路军战士”,不是“客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段最后一句表现了白求恩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席卷全球。
       面对肆虐的疫情,我国先后派出医疗专家组,赴意大利、塞尔维亚、巴基斯坦等国分享抗疫经验。专家组抵达各国后,立即展开行动,其中,赴塞尔维亚专家组抵达后,没有休息过一天,3个星期的时间,从南到北,走访了7座城市、22家医疗机构,足迹几乎覆盖了塞尔维亚所有出现疫情的地区,为塞尔维亚抗击疫情作出了突出贡献。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此次全球并肩抗疫的过程中,中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医疗专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

1.带着问题默读全文:以下最适合作为短文标题的一项是(        
A.疫情席卷全球,各国积极抗疫B.抗疫“小人物”,也是大英雄
C.全球并肩抗疫,中国彰显担当D.严防疫情输入,警惕“漏网之鱼”
2.用一个四字词语形容第二自然段中的赴塞尔维亚专家组,可以是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敬佩白求恩

白求恩不仅是著名胸外科医生,他是位勤于写作、文笔冷峻优美而浪漫的散文作家。他在抗日战火中写就的那些散文,逝世后被人们收集起来,竟有十几本之多;他擅长写小说,已发表的小说有数十篇;白求恩喜欢摄影,他是带着相机和胶卷于19386月由延安到晋察冀边区的,在那里,结识了沙飞——人民军队的一位专职新闻摄影记者,两人很快就成为挚友,他俩同心协力、密切配合,拍摄了不少晋察冀抗战、优待俘虏的照片,他们千方百计向延安、向大后方、向敌占区、向侵华日军、向国外发稿,让全中国、全世界都了解中国的八路军仍在顽强地坚持抗战……

一位医生有那么多的爱好,先不说他文学艺术作品水平的高低,他的多才多艺不很令人佩服吗?我敢说,那些在战火中写下的文字、拍摄的作品,对于深刻理解他的情怀境界、爱与恨,一定是一扇明亮的窗口;对于研究抗日战争,也会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较之日益泛滥的无病呻吟、粗制滥造的作品要深沉、有益得多。

白求恩的作品有翻译、整理、研究吗?如果还没有,是该认真地开始了。哪怕先翻译、整理一两个选本,也是可以的。那样,在人们的心目中,这位国际主义战士的形象将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心可以和他贴得更近。我们期待着!

(选自《规矩草》知识产权出版社)

1.解释词语。
千方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心协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文中加点词造句。
“不仅……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插说。
B.表示解释说明。
C.补充说明。
D.引出下文。
4.白求恩都有哪些爱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那些在战火中写下的文字、拍摄的作品是理解白求恩情怀境界的窗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1.你肯定学会了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请联系上下文说说“镇定”的意思:____________。读到“硝烟滚滚”一词,你想到的画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我们利用边读边想画面的方法,也能理解词语的意思。
2.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白求恩(       )的描写。(填序号)
A.语言                                 B.动作                           C.心理
表现了白求恩               
在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也涌现出一些像白求恩这样的英雄,他们是               
3.课前,老师布置了“了解白求恩大夫”的前置作业,你是怎样自主完成这项作业的呢?请选择(       
A.上网查阅白求恩大夫的资料B.阅读关于白求恩大夫的书籍
C.观看关于白求恩大夫的影视作品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冯如造飞机

飞机是20世纪初由美国莱特兄弟最早研制成功的。他们没想到,只过了几年时间,中国人就自己研制出了飞机。

这个有志气的中国人叫冯如。冯如是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的儿子。12岁那年,他要出国谋生,父母舍不得他走,他说:大丈夫四海为家,一辈子守在家里,不是我的志愿!

他来到美国,(刻 克)苦学习机械、电学等各种知识和技术。1904年,他听到祖国的东北被日俄侵略,中国人被任意屠杀的时候,气(喷 愤)极了。当时美国莱特兄弟刚发明了飞机,冯如就想,如果中国有了飞机,守住边疆海口,外国就不(赶 敢)欺负了。他对朋友们说:我决定自己研制飞机,然后驾机回去,(报 抱)效祖国。如果不成功,我情愿去死。于是他四处搜寻资料,钻研学习,又用筹集到的很少一点资金,开始研制。父母亲想他,希望他回国探亲,他表示:飞机不成,誓不返国。

1909年,冯如成功地制出了飞机。他驾驶着自己的飞机在美国奥克兰上空飞行,航程超过了莱特兄弟的首次记录。美国报纸刊登文章说:中国人的航空技术超过西方。冯如后来回国筹办航空事业,在一次飞行表演时不幸失事牺牲,年仅29岁。他为振兴中华作出了令人难忘的贡献。

(选自《百家姓故事》新疆青少年出版)

1.从文中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字,画“√”。
2.从课文中找出近义词。
研制——(                       搜寻——(               
钻研——(                       发明——(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飞机最早是由中国人研制成功的。
B.冯如到国外刻苦学习机械、电学等各种知识和技术。
C.冯如回国后筹办了航空事业。
D.冯如驾驶自己的飞机飞行航程超过了莱特兄弟的首次记录。
4.说说冯如的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冯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对白求恩说:“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②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沉思:____________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②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的句子①在文中的作用是(      )(多选)
A.表现了战士们不畏牺牲、英勇战斗的精神。
B.说明战斗很激烈,白求恩大夫和战友们处在危险之中。
C.说明在恶劣的环境下,白求恩大夫仍然精神高度集中地做手术,他心里只想着救护病人,完全不顾自己的安危。
4.白求恩大夫和师卫生部长的对话表现了什么?(    )
A.师卫生部长认为白求恩大夫是尊贵的客人,应该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B.白求恩大夫十分劳累不愿意转移。
C.白求恩大夫具有与战士们共同进退的坚定信念和高贵品质。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堂直播间。

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我军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①他已经两天两夜没有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②突然,几颗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③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扔在盘子里。

1.第①句话说明了_____________
2.第②句话说明了_____________
3.第③句话说明了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