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人与《敕勒歌》
据唐朝史学家李延寿所写的《北史》记载,敕勒人生活在我国南北朝时期,他们的祖先是汉时生活在漠北的丁零族人,他们擅长于制造高大车轮的车子,因此,当时的南朝人又称其为高车族。那时,敕勒人常常翻越阴山山脉侵扰北魏的疆域,于是北魏大军多次越过阴山去攻打敕勒各部,迫使很多敕勒部落相继归附。五世纪初,北魏王朝曾把贝加尔湖东部数十万敕勒人迁徙到漠南来。这里,阴山如一道高大的屏障挡住了漠北干冷的朔风,黄河在河套地区的迂回又为此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因此,土肥草美,水沛林茂。虽然这是一片陌生的土地,但对一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而言,这里富饶的草原和无边的苍穹无疑就是自己最美的家乡。
《敕勒歌》是敕勒人的歌,本是用来歌唱的。据说,在公元646年,统治中国北部的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之间爆发一场大战。东魏丧师数万,军心涣散,主帅高欢为安定军心,请出了军中老将斛律金,要他用歌声来激励军旅的志气。斛律金当即挥臂吟唱出了这首北魏将士们非常熟悉和喜爱的《敕勒歌》。气势雄浑、苍劲高昂的歌声刹时间随战场撕杀的风尘飘荡,震撼着全军将士们的心。歌声把他们带回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大草原,带回了阴山下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故乡。歌声让将士们个个饱含热泪,军中刹时群情激奋,士气高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