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教科版(2016)| 三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品读古诗。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①月似钩②。

何当③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释】①燕山:指燕然山。这里借指边塞。②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③何当:什么时候。④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1.《马诗》是唐朝诗人______写的,他与____________称为唐代三李,有“______”之称。
2.从诗中哪些事物景象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_________________
3.借助注释,说说“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运用了______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诗句中春江水的“________”和河豚的“________”都是画中没有的,是作者想象出来的。
2.这首诗描写了画中_____(季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
A.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
B.喜爱鸭子,爱吃河豚
3.“春江水暖鸭先知”揭示的道理是(       
A.只有努力才会有收获
B.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有深切的感受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材料三     多读书
轩轩向同学们推荐了下面这首古诗。

观书

(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注】:①于谦,明代诗人,生性刚直,博学多闻。②金鞍玉勒:饰金的马鞍,饰玉的马笼头,此处泛指马鞍和笼头的贵美。③庐:书房。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将书卷比喻成多年的老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伴、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了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
B.颈联“活水”一句化用了朱熹《观书有感》中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明坚持读书的好处。
C.尾联运用衬托的手法,用诗人沉醉于山水的精神享受,来反衬寻常游客追求精神享受的肤浅。
D.本诗写诗人亲身体验,盛赞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趣。抒发其喜爱读书之情,语言生动,说理形象,有较强感染力。
2.你认为诗人读书有哪些乐趣?(     )(多选)
A.读书可使人如与故友朝夕相随,忧乐与共,得到慰藉陪伴。
B.读书可使荡涤心胸,感觉清明纯净。
C.读书可使人增长新知,充实满足。
D.读书可使人的品德美好与高雅,自得其乐。
3.材料二中的“活水源流随处满”是诗人于谦巧妙化用了朱熹《观书有感》中最富有哲理性的诗句(     )。
A.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向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词人_____。其中“卜算子”是____________
2.解释带点字的意思:浙东:____________才始送春归: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 ”的两句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比作________,把山比作_______词人运用这样的比喻意在凸显(     )
A.山水的柔美多姿。                              B.山水像人一样有情有意。
C.作者内心的明朗欢喜。                       D.作者内心的郁闷愁苦。
4.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词,请你写出课内外积累的两句送别诗。
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巴喳——巴喳

穿上大皮靴在林子里走,                              “叽叽”嘟一下飞进绿叶中,

巴喳!巴喳!                                               “沙沙”哧一下溜进了黑洞。

“骂笃”听见这声音,                                                           

就一下躲到了树枝间。                                                           

“吱吱”一下窜上了松树,                           全都悄没声儿地蹲在看不见的地方,

“蹦蹦”一下钻进了密林。                           目不转睛地看着“巴喳—巴喳”越走越远。

1.诗歌里有小动物,听到“蹦蹦”声,仿佛看见了_______;听到“沙沙”声,仿佛看见了___________
2.林子里的动物还有许多,请你仿照第3、4小节,发挥想象,在下面的横线上创编一小节。
3.“全都悄没声儿地蹲在看不见的地方,目不转睛地看着“巴喳一巴喳”越走越远。”它们心里可能在想: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综合性学习,阅读现代诗歌《林中小景》完成练习。

林中小景

金波

阳光/透过枝叶,

染上/嫩绿的颜色。

风,打着唿哨[hū shào],

在叶面上轻轻滑过。

流进树林里的空气,

也变得又甜、又柔和。

因此,在每棵树上,

都挂着小鸟的歌。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美、节奏美,再按要求答题。
(1)这首诗共有(     )小节。
(2)请你仿照第一小节的样子,在原文中用分隔符号“/”给诗歌的其余小节划分节奏,再读一读。
2.在这片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听到了哪些声音?
_______________
3.“风,打着唿哨,在叶面上轻轻滑过”中的“风”和下列诗句中的哪一种风相似?填序号(     
A.吹面不寒杨柳风B.山雨欲来风满楼
C.北风吹雁雪纷纷D.八月秋高风怒号
4.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     )情感。
5.你觉得树林里还会有什么景物或声音吗?请你试着再续写一小节诗。
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我会阅读课文片段,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脚尖滑过的地方,

大块的草坪,绿了;

大朵的野花,红了;

大片的天空,蓝了,

蓝——得——透——明!


(1)选文选自课文《_____》。
(2)填量词。
(     )草坪             (     )天空             (     )野花
(3)照样子,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例:(绿)草                    (     )                    (     )葡萄
(4)这段话的意思是(     )(填序号)
A.孩子用脚尖踩到了草坪和花朵。
B.彩色铅笔画出了绿草、红花、蓝天,美丽极了。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古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中“___________”三个字最能表现作者的心情。作者之所以有这种心情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诗中原句)。听到这个消息,诗人立刻做出“_____________”的打算(填诗中原句)。他想像着他的行程,“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溢于言表。
2.下列对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的“妻子”指的是杜甫的夫人和他的孩子,“青春”指的是“春天”。
B.“涕泪满衣裳”里,有对战乱将息、百姓终于可以安定下来的欣慰,有对回忆多年离乱的痛切,也有对自己数年来颠沛流离、终于可以回归家园的感慨。
C.“漫卷”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对书的随意,不爱惜。
D.“放歌”“纵酒”是诗人欣喜若狂的心情的具体写照。
3.细品古诗,诗人一家会是怎样一幅欣喜若狂的情景?请展开想象,具体描绘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隔着千年时空,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中,我们依然能深切地感受到杜甫的爱国之情。像这样表达爱国之情的诗句还有很多,比如:读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我们可以从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感受到诗人失望却并未绝望的感慨;读王昌龄的《从军行》,我们可以从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感受到将士们保家卫国的豪情。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古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rèn       yuè       )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按顺序在答题卡上写出汉字。
3.对诗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很长。
B.“三万里”“五千rèn”的夸张比喻,以及“入”“上”两个动词,让人感到黄河、华山不仅气势雄伟,而且富有生气。
C.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秋日黎明时分走出篱门时的所见所闻。
D.“泪尽”一词让我们体会到作者企盼朝廷收复失地却又一次次落空的失望之情。
4.“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要求答题。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不破楼兰终不还。

1.请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__________;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