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将诗句补充完整,写在诗中的横线上。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①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②间。
借问梅花③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A.田园(山水)诗 |
B.记事(咏怀)诗 |
C.边塞(征战)诗 |
D.咏物(言志)诗 |
A.这首诗从边地无梅引发对故乡梅花的联想。 |
B.“风吹一夜满关山”中,风吹落的是四处飘散的梅花。 |
C.诗前两句用“雪净”“牧马”“月明”等词语渲染了边塞和平宁静的气氛。 |
D.诗中的一个“满”字,既隐含着全体将士的思乡之情,也洋溢着盛唐的豪情。 |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
飞鸟集(节选)
雨点吻着大地,
微语道:
“我们是你的思家的孩子,
母亲,
现在从天上回到你这里来了。”
(作者:泰戈尔)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两首诗都写出了孩子对母亲的眷恋之情,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
B.《飞鸟集》中,诗人把雨点比作孩子,把大地比作家。 |
C.这两首诗的共同特点:语言简洁凝练,运用修辞手法。 |
D.诗歌常常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 |
竹石
【清】郑燮
, 。
, 。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①。
感时②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③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④欲不胜⑤簪。
【注释】①草木深:指人烟稀少。②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③抵:值,相当。④浑:简直。⑤胜:能够承受、禁得起。
1.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称为“A.国 | B.花 |
C. | D.白头 |
A.诗人在写这两首诗时的心情完全不同,《春夜喜雨》为“喜”,《春望》为“悲”。 |
B.《春夜喜雨》这首诗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绘景色。 |
C.《春望》这首诗将家与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内涵上较《春夜喜雨》更广阔。 |
D.《春夜喜雨》中,诗人借助对春雨的描写,表达出自己对春天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春望》中,诗人则通过对国都萧瑟春景的描写 ,抒发自己对家乡春天美景的怀念和向往之情。 |
清平乐•村居
①____,溪上青青草。②____,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词又叫【材料一】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任尔东西南北风。
【材料二】
题画竹
[清]戴熙
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
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材料三】
县署丛竹
[宋]梅尧臣
袅袅幽亭竹,团团自结丛。
寒生绿樽上,影入翠屏中。
陶柳应惭弱,潘花只竞红。
方持雪霜操,不敢倚春风。
1.在材料一横线上填入正确的诗句。寒食
[唐韩翊]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判断下面对本诗的赏析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雪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这两首诗歌赞美的对象都是A.出淤泥而不染 | B.空谷幽放,香雅怡情 | C.迎风斗霜,清幽隐逸 |
A.负荆请罪的廉颇 | B.英勇就义的李大钊 | C.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 |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调动视觉、听觉、嗅觉,描绘诗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句子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