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语文S版(2003)| 四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比较阅读,回答问题。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浪淘沙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是写______(江)大潮的,描写了______的景象。
2.文中的浪淘沙这首诗是______(时代)______(作者)写的。这首诗和这篇课文都描写了_________
3.这段文中与“八月涛声吼地来”描写内容相似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把文中与诗句“头高数丈触山回”描写景象相似的一句用“____”画出来,并结合画出的语句翻译这句诗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我能认真阅读短文,仔细作答。

卖镜子的人

从前,有个卖镜子的人,他卖各式各样的镜子:大的,小的,圆的,方的……他的镜子质量很好,他的口才也不错,生意做得很红火。但是,他忙于经营,连饮食起居、梳洗的时间都没有,外观逐渐邋遢(   ,自己(竟然       虽然)丝毫没有发觉。后来不知怎的,买镜子的人越来越少了,生意也越来越清淡。

有一天,他在集市上铺开摊子,好多人围过来看货,他就向大家宣传开了。

一位顾客手里拿着一面挑好的镜子,本(打算   计算)买,但端详了一下他的脸,忽然扑哧一笑,放下镜子,扭头就走了。

卖镜子的人不明白 拉住一位老人问 怎么 我的话错了吗 老人慢慢地说:你的话倒是没错,不过,你拿镜子照照自己的脸吧!

卖镜子的人拿起镜子一照,(顿时   及时)羞得满脸通红。原来他每天只是胡乱擦洗了一下脸,从没拿镜子好好照过自己。他的脸啊,竟像唱戏的大花脸似的。

他终于懂得了:一个卖镜子的人,必须以自己清洁的脸,作为自己照镜子的最好证据。只有这样,(宣传   宣告)才会有说服力,不然,任凭有多好的口才也没用。此后,他很注意梳洗整容了,生意也一天天好转了起来。

1.去掉括号里搭配不合适的词语。
2.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从文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肮脏 ——(        )        糊涂 ——(       )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清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端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这篇短文先写卖镜子的人起初                       ,但是由于               ,结果                       。后来,在一位老人的提醒下,他终于明白了                                       
6.短文的中心是(        )。
A.要让别人买自己的镜子,自己要先照照镜子。
B.要让别人相信自己,不仅靠口说,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作表率。
C.要想生意好,要把自己的外貌衣着整理干净、整洁。
D.卖镜子的人之所以生意不好,是因为他不爱照镜子。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要求改写句子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塘江大潮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句型转换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动(zhèn)   腾(fú)B.沸(dǐng)   (háo)
C.时(shà)   首(áng)D.立(yì)       为(chēng)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观潮》节选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             ),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请按原文填空
2.短文中的“白线"指(       
A.白色的沙滩;B.宽阔的潮头激起的白色的水花
3.从“再近些”一词可知这一段是按照由(      )(      )观察顺序来写的。
4.本段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来描写潮水来时的景象。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观潮》节选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1.选文是按(        )顺写的,请把表现这个顺序的几个关键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
2.读了选文第2自然段,你仿佛看到了(              ),听到了(               )
3.读下面这首诗,诗的前两句写的是,潮来的时间以及声响和气势,请用把上面短文中描写潮来的声响和气势的句子抄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的后两句写的是________的情景,同样也把上面短文中相关描写的句子抄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
浪淘沙(其七)
唐 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观潮(节选)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大潮一开始像______,再近些就成了_______,更近些又像______。本段采用由___________的顺序,展现了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2.这段话从___________两方面描写了钱塘江大潮,并巧妙地运用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3.读读宋朝周密写的古文《观潮》,从课文选段中找出两处与古文内容相对应的句子填入表格。
第一处第二处
《观潮》课文选句__________
《观潮》古文选句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按要求选择图片。
   受不同地势的影响,钱塘江大潮在不同观潮点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课文中描写的“一线潮”只是其中的一种,其他还有“回头潮”“交叉潮”等。阅读下面一段描述“回头潮”的文字,想象画面,在与描述相吻合的图片下打“√"。
   咆哮而来的潮水猛烈撞击堤坝,然后以泰山压顶之势翻卷回头,落回西进的急流之中,形成一排“雪山”,再风驰电掣地向东回奔,声如狮吼,惊天动地,这便是回头潮。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正误。
1.“鼎”字第一个笔画是“ ”。 ______
2.“鼎”字用部首查字法,查“目”部。 _______
3.“鼎沸”的意思是“喧闹、杂乱”。 _______
4.“鼎立”和“鼎力”读音和意思相同。 _______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课文片段,做题。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1.在想象选段描写的画面时,我们可通过“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这两个词组来想象江潮的(     ),通过“一条白线”来想象江潮的(      )
A.声音                  B.样子                    C.气味
2.从描写江潮声音的词语中,我们可感受到江潮的____________
3.如果给选段配一幅图,下列(     )项最适合。
A.B.C.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