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的由来
①红军长征,可谓是家喻户晓,但“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些概念是何时提出的,却鲜为人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实行战略转移前后至遵义会议,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政治部在所发的指示和命令中,并没有把这次行动称为“长征”,而是称为“突围”“反攻”“西进”等。同年1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王明,在莫斯科向苏联外国工人出版社中国部全体工作人员作报告时,把红七军团北上和红六军团西征称为“长征”,这是目前所知党的文献中最早出现的“长征”概念。
②1935年2月23日,红军总政治部在《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中,第一次把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称为“长征”。5月,朱德在《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盛赞“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第一次提出了“万里长征”的概念。随着中央红军长征里程的不断增加,“长征”的定语由“万里”逐步扩充。
③1935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沙窝会议通过的决议中指出“一方面军一万八千里的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的伟大事业”。9月12日,在《中央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俄界会议)》中指出,红军进行了“二万余里的长征”。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陕甘支队(由红一方面军主力和军委纵队改编而成)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结束了长征。当天,毛泽东即指出:红一方面军长征“根据红一军团团部汇总,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11月13日,中共中央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中明确提出:红军“经过二万五千余里的长征,跨过了十一省的中国领土,以一年多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胜利到达了中国的西北地区,同陕甘两省原有的红军取得了会合。”这就是目前找到的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概念的最早文献记录。
④随着红军长征的英雄业绩广为流传,这一伟大壮举的影响不断扩大,“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就
A.《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 |
B.《中国工农红军布告》 |
C.《中央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俄界会议)》 |
D.《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 |
A.总结全文 | B.开篇点题 | C.交代创作背景 | D.承上启下 |
《为人民服务》片段
①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为人民服务(节选)
①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②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③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④我们的同志在困
A.承上启下 | B.总结全文 |
舍己救人的大学生
1982年7月11日,第四军医大学学生张华一大早就从西安郊区乘车进城。
在康复路南口,他请在马路西侧的裁缝白师傅修补一件衬衫。此时,突然从马路东侧传来了急促的呼救声:“淘粪的老汉掉进粪坑了,快救人哪!”听到呼救声,张华把背包蓦地往地面上一扔,摘下军帽,脱下军衣,飞一般越过马路,赶到粪池的边上。公共厕所的地下蓄粪池有3米多深,池口只有两尺见方。张华一把拽住正要下粪池救人的一个老人,高声说道:“您年纪大,不要下,让我来!”说罢,他沿着竹梯下去了……
在粪池中,张华左手紧紧握住梯档,倾过身去,用右手把溺在粪池中的淘粪老汉拽过来,抱在腰间,大声喊道:“快放绳子!”
张华的话音刚落,强烈的沼气把他也熏倒了,只听“扑通”一声,他同淘粪老汉一起跌进粪池中。当他被搭救上来的时候,已经失去了知觉。
人们急忙把他送到医院抢救,但因窒息时间太长,中毒严重,张华年仅24岁的心脏再也没有恢复跳动。
1.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A.那旋律表现了呐喊与抗争。 |
B.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 |
C.旋律表现了呐喊与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