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鄂教版(2016)| 三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伯牙绝弦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哉乎/鼓琴!巍巍乎//太山。少选之间//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鼓琴,以为//无足/复为鼓琴者。

(选自《吕氏春秋·本味》)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________       (2)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
3.成语_______出自此则文言文。而李白在《月夜听卢子顺弹琴》中的“________________”也对这段友情作了讴歌。除此,李白还用“____________”来赞美朋友间的情深义重。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古人谈读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1)而好学:__________   (2)学而不_______
2.《论语》是古时“四书”之一,相传是孔子及其弟子编撰而成,主要记录孔子言行,孔子是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_______
3.孔子认为不懂的要虚心_______,学习要________,所学知识要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联系上下文或借助注释,解释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蜀中有杜处士,好书____________                                             
(2)一日曝画:____________                                             
(3)戴嵩画牛: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
3.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持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我以日始出时人近_________
(2)为妆多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两小儿各自所持的观点及依据。
(1)观点:____________
依据:_______________
(2)观点:__________
依据:_____________
3.你从“孰为汝多知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释其耒而守株,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
(1)因:______________   (2)冀: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人/有耕者B.兔走/触株,折颈/而死三
C.因释/其耒/而守/株D.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把文中画“      ”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他不努力,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
B.因为他光顾着捡兔子而荒废了田地,顾此失彼。
C.因为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件极偶然的事情,农夫却希望它天天发生。
5.下列成语中,与“守株待兔”的意思相反的一项是(        
A.好逸恶劳B.墨守成规C.坐享其成D.随机应变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在线。

        之少女,名曰        游于        故为        常街        以堙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这则文言文选自《________
3.这是一个什么故事?填序号。(        
A.童话B.寓言C.神话
4.故事中的精卫原是________ 名 叫________,她为了________常常衔着石子和树枝投进大海。
5.精卫填海是为了(        
A.造福百姓B.报仇雪恨C.征服大海
6.你喜欢精卫吗?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精卫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______,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______?”

一儿曰:“日初出______,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______?”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按原文填空。
2.《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孔子是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3.解释下列字词。
辩斗:____________             及:____________
日中:____________             盘盂:____________
4.翻译句子。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说明两小儿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6.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七步诗

文帝①尝令东阿王②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其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 自 同 根 生 相 煎 何 太 急 帝 深 有 惭 色。

【注释】①文帝:曹操之子曹丕。②东阿王: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曹植,大诗人。

1.解释加点的字词。
(1)文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          )
(2)不成者行大法(           )
(3)菽以为汁(          )
(4)萁在釜下(          )
2.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给画线句子断句,只断两处。
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古文阅读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1 . 逮:到,及。2 . 穿壁:在墙上凿洞。3 . 以:用。4 . 邑人:同县的人。5 . 大姓:大户人家。6 . 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7 . 佣作:做工辛勤劳作。8 . 资给:资助给。9 . 书:读书。10 . 大学:大学问家。

1.用“√”给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补偿       报酬)
资给以书,成大学。(于是          顺心)
得主人书遍读之。(心愿       希望)
2.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伯牙琴:_____________(2)伯牙琴绝弦:_______________
(3)在太山:_____________(4)汤汤乎若流水: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为什么“终身不复鼓琴”?( )
A.因为他已经把琴摔了,无琴可弹。
B.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
C.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已经没有配得上听他弹琴的人了。
D.因为他太悲伤了,每次弹琴都控制不住自己。
4.“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体会伯牙琴艺的高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