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鄂教版(2016)| 三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设果(         )        ②儿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2.给下面句中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孔君平其父 (        )A.拜访   B.(学业、技术等)所达到的程度
②孔指以儿曰:“此是君家果。”(      )   A.表示            B.给——看
3.根据语境填空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如果来的是李先生,他可能会说:“____________
4.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根据语境,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此不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②孰汝多知乎?(        )
2.借助文言文中加点字的意思,理解其它词语的意思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汤: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_请写一个与“赴汤蹈火”意思相近的词语____________
3.在《两小儿辩日》中,第_____自然段和第_____自然段分别写出两个小孩各自的观点?他们是从哪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古文阅读。

陆游筑书巢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③,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如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注释】①椟():这里指书橱。 ②觌():相见。③槁枝:枯树枝。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1)或于前(       )
A.陈列,放置        B.台阶          C.陈述,陈说        D.旧的
(2)未尝不与书(       )
A.齐全,完备       B.偶尔          C.一起        D. 具备
2.对文中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接待到访的客人,不去和妻子相见。
B.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和子女不来相见。
C.不接待到访的客人,不去和妻子孩子相见。
D.客人不来拜访,妻子不来相见。
3.根据你的理解,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此 非 吾 所 谓 巢 者 邪!
4.“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照应标题中“_________”一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陆游书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你认为文中的陆游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选自刘向《列女传》

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其舍近墓”的意思是“他住的房子靠近墓地”。               ( )
(2)“复徙居学宫旁”中的“复”的意思是“重复”。               ( )
(3)“此可以处吾子矣”的意思是“这个地方我儿子可以住了”。        ( )
2.孟子幼时原来住在_____,后来搬到了_____,最后又搬到了_____
3.孟子的母亲为什么说“此可以处吾子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主要说明了    
A.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生活得更好屡次搬家
B.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C.一个人的成长与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司马光砸缸

①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②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注释】:①凛然:严肃认真的样子。②大指:大意。③瓮:一种口小腹口的陶制容器。
1.解释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众皆弃 (      )     光持石击瓮(      )
2.这则小古文讲了两件事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从短文中,你能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
4.《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A.全心全意为别人服务B.英勇无畏地和坏人作斗争
C.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D.遇到事情要冷静,多方位思考问题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小古文,完成问题。

嗟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注解:①黔敖:春秋时齐国的富商;②蒙袂(méng mei):用衣袖遮着脸;③辑履(jí jù):拖着鞋子。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哪一项?(       
A.扬其目而视B.以待饿者而食
C.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D.有恒者则断无不成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将意思写在横线上。
①黔敖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___________
②从而焉,终不食而死。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
4.你赞同饿者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行为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其人弗能_____________       (2)不可同世而_____________
2.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B.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C.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3.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两小儿辩日

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②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③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④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⑤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⑥孔子不能决也。

⑦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阅读全文,提取相关信息填表。
人物观点现象依据
小儿甲_____日初出大如车盖_____
小儿乙日初出远__________
小儿甲日中时远_____远者小
小儿乙_____及其日中如探汤近者热

2.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_____
3.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东施效颦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注释】:

①西施:越国的美女。②病心:心口痛。③颦:pín 皱眉头。④里:乡里。⑤美:动词,以……为美。⑥坚:紧紧地。⑦挈:qiè 带领。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归捧心而颦其里:__________
(2)挈妻子而去之_________   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试着翻译下列句子。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施为什么也捂着心口在村中走?(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弈秋,通国________________。使弈秋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__,惟弈秋__________;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学,弗若之矣。为是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按原文填空。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通国:__________  诲:____________  弈:__________
俱:____________  其: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__________________
(2)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下棋的故事,采用对比手法说明了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的学习态度会有不同的学习效果。
B.可以用成语概括两个人的学习态度:一个专心致志、一心一意;一个一心二用、心不在焉。因此学习结果是“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C.文中有一个设问句,引起读者的思考,这个设问句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