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湘教版(2003)|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课内阅读。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复得兔。兔不可复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走:____________________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释:____________________        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事中的宋人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嘲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语段出自寓言故事_______________
4.关于这个故事的寓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机遇比努力更重要,所以那个宋国人的做法是正确的
B.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是十分愚蠢的
C.不想努力,抱着侥幸的心理妄想不劳而获是不可取的.
5.如果你是文中的耕者,你会怎么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括号里的词。(1)众皆弃(     )(2)(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用原文说一说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人“释其耒而守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3.宋人“身为宋国笑”,大家会笑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的道理。
A.只要心中有希望,就会有奇迹发生
B.只有把握住机会的人才会取得成功
C.不能把偶然发生的事当作经常发生的事,更不能有不劳而获的想法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为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上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慌忙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文中的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______》中的一个人物。
2.把文中带点的词换成另一个词,意思保持不变。
登时:___________
3.①文中加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请选出来。
[A]神态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②如果此时严监生还能说话,他会说什么呢?用一两句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段文字,看出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结合上文内容简单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知了学飞

传说在很早,很早的时候,知了是不会飞的。

一天它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于是就请大雁教它学飞,大雁高兴地答应了。

学飞是一件很(坚 艰)苦的事情。知了很怕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很不认真。大雁给它讲飞的道理,它只听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大雁教给它本领,它只试了几下,就自满地嚷道:知了!知了!

秋天到了,大雁要到南万去了。知了想跟着大雁一齐展翅高飞。可是它用力扑腾着翅膀,还是没能飞离树(梢   稍)。

这时候,知了眼望着万里长空,只见大雁振翅远飞,真后悔啊!

可是这时已经晚了,它只好叹着气说:迟了!迟了!

1.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用“√”标出来。
2.知了为什么要学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具体描写知了学飞的是第___自然段。
4.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小河对岸的桃子熟了。鲜红的大水蜜桃引诱着猴儿们,他们一窝蜂地涌到通向对岸的独木桥,争先恐后要过桥,谁不想先吃上那鲜红的桃呢?可由于众猴你拽他扯,谁也不能通过独木桥,全都急得吱吱乱叫。

这时,猴王跳出来主持公道:别争了,别抢了!现在进行考试,优胜者先过桥。

众猴静了下来,焦急而专注地应(A yīng   B yìng)对,猴王绞尽脑汁地想出了几道考题。

一道道考题过去了,优胜者却还是没能决出,因为哪一道题都不止一只猴子能答对,而独木桥却只能容一只猴子通过。没办法,只(A zhǐ   B zhī)得继续考下去。

终于,一只猴子不耐烦了,眼珠儿一转,瞄准了头顶上的一根藤条,纵身一跃,攀住藤条荡过河去了。

另一只猴子也抱着一跟从河上飘来得圆木浮(A fù   B fú)过河去了。

当这两只猴子爬上桃树大吃特吃时,众猴仍然再独木桥前聚精会神地考试呢。

1.给文中画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2.短文最后两个自然段里共有4个错别字,请你用“____”画出来,并改正。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然后把它改写成陈述句。
                                     
4.根据意思从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
A.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B.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C.形容想尽办法,费尽脑筋。(     
5.从下面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A.谁该吃桃?  B.考试  C.过河
6.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路花香

印度有个挑水工,每天都要到远远的小溪边去挑水。他有两只水罐,一只水罐有条裂缝,另一只水罐完好无损。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到主人的家,而那只破损的水罐到达目的地时,里面只剩下半罐水了。这样日复一日过去了两年。

那只完好的水罐不禁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而那只有裂缝的水罐却感到十分惭愧。两年后的一天,它在小溪边对挑水工说:“我想向你道歉。”挑水工问:“为什么呢?”□过去两年中□在你到主人家的路上□水从我的裂缝中渗出□我只能运半罐水□ 你尽了自己的全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破水罐答道□挑水工说:“在我们回主人家的路上,我希望你注意小路旁那些美丽的花儿。”

当他们上山时,那只破水罐看见太阳正照着路旁美丽的鲜花,这美好的景象使它感到一丝快乐。但到了小路的尽头,它仍然感到伤心,因为它又漏掉了一半的水。于是,它再一次向挑水工道歉。但挑水工说:“难道你没有注意吗?刚才那些美丽的花儿只长在你这一边。那是因为我早知道你的裂缝,并且利用了它。我在你这一边撒下了花种,于是每天我们从小溪边回来的时候,你就浇灌了它们。两年中,我常摘下这些美丽的花,插在我主人的花瓶里。如果没有你,主人哪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呢?”

1.请从文中找出一句反问句,用横线划出,并将它改成一句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文中有□的句子里加上标点符号。
3.那只破损的水罐共向挑水工道歉几次?它为什么向挑水工道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分别出现了“完好无损的水罐”,“破损的水罐”,“挑水工”,你分别想对他们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本文选自(        )
A.《战国策》B.《韩非子》C.《山海经》
2.成语(             )出自这则文言文。
3.下列成语中的“释”字与例句中的“释”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因其耒而守株
A.解疑惑。B.冰前嫌。C.手不卷。
4.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画上“          
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5.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以为每天守在树桩旁边就能捡到撞死的兔子。
B.光顾着捡兔子而荒废了田地,顾此失彼。
C.对于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
D.错误地把偶然性当作必然性来看待。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文言文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阴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入学舍。________       (2)听己,默记。_________
(3)父怒              (4)学为通儒         
2.翻译句子。
①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本文来看,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注解]①蝉:昆虫,又叫知了。②悲鸣:动听地鸣叫。③螳螂:昆虫,又叫刀螳,臂长,善捕小虫。④委身:曲身。⑤弹丸:弹弓铁丸。这里指拿弹弓的人。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取蝉(           )                 ⑵而不知黄雀在其(           )
⑶黄雀(           )
2.下列句子中的“其”各指代什么?
⑴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       ⑵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
⑶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       ⑷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自本文的成语是什么?有何比喻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