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湘教版(2003)|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学习文言文,能更加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也能明白更多做人的道理。阅读下面的这则小故事,想想你能从中学到些什么。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①难之②。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③。既已纳其自托④,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①辄:就。②难之:对这件事感到为难。③耳:罢了。④既已纳其自托: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乘船避难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后贼追   ___________        携拯如   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一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段内容看,你认为华歆、王朗谁优谁劣?写写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称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

【参考译文】曹操获得一只大象,想要知道大象的体重,但是没办法称出来。曹操的小儿子叫曹冲,跟曹操说:只要把大象放进船里,记录水痕到达的地方。取出大象,将同样重量的物体放到船里,让水位赶上原先所刻的地方。而后再称出这些物体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知其轻重。________
②使水原痕。________
2.“欲知其轻重”中的“其”指的是________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置   象   于   船   上   刻   其   水   痕   所   至。
4.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冲想出了什么好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节选自 王安石《伤仲永》)

【乙】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久之, 返临川,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举业之富④,无若际泰者。(节选自《明史》)

【注释】①外兄:表兄。②句读:古人称文词之间该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相当于现在的标点。③南英辈:指艾南英等三人,与陈际泰被合称为“临川四才子”。④经生举业之富:读书人应试诗文的数量之多。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能                               外兄所获《书经》
B.传一乡秀才观                   返临川
C.疾走                           时习之
D.诗四句                          贫,不能从师,又无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时仲永环谒于邑人(             )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自指物作诗立就(            )  
(4)与南英辈以时文天下(              )
(5)取而疾 (                                     
(6)遂毕身不忘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方仲永自幼天资聪颖,长大后却                 王安石认为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乙文中陈际泰小时虽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后来却能                      。(用原文语句填空)
5.方仲永与陈际泰最终不同的结果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乐羊子妻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 ’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归来,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出自《后汉书列女传》)
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语。
(1)以污其乎(                 (2)久行怀思,无它也(        
(3)累寸不                                (4)羊子其言,复还终业(        
2.“/”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乐羊子妻告诉乐羊子哪两个道理?对乐羊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句中画线的词。
(1)相委而去(                       (2)入门不顾(          
(3)陈太丘与友期行(             (4)太丘舍去(          
2.翻译
友人惭,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太丘与友期》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却入门不顾。他这样做你认为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宫樵薪苦学

承宫,琅琊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选自《后汉书承宫传》)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乡里徐子盛《春秋》经(                    
(2)见而欲之(                    
(3)为人猪(                      
2.请你选出与下面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见而欲笞之。
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C.鞭数十,驱之别院。(《童趣》)
D.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3.请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文章,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承宫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本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颜回好学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1.解释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1)回年二十九,发白(     
(2)弟子孰为     
(3)今也则     
(4)不贰       
2.请你选出与下面例句相同句式的一项(       
例句: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
A.孔子哭之恸。
B.不幸短命死矣。
C.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D.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3.请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颜回勤奋好学具体表现在哪方面呢?请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勤奋好学的人物典故。请你写出四个典故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选自《百喻经》)

【注】①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②沉水:即沉香木,因木质坚硬,能沉于水,故名。③售:卖出去。 ④直:通“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得一车        (2)其贵故        (3)世间愚人亦复如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例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习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潭中鱼百许头        可:大约
B.折蛇行                  斗:像北斗七星那样
C.石底以出               卷:弯曲
D.然不动                  佁:愉快,欢快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坻,为屿               宫室器皿
B.其境过清               物喜,不以己悲
C.如鸣环,心乐        浙江之潮,天下伟观也
D.记之而去               不知有汉
3.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作者被悦耳的水声吸引,因而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
B.伐竹取道,表明小石潭原本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出其环境幽僻的特点。
C.文章中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的描写,说明小石潭起名的缘由。
D.皆若空游无所依通过感觉描写,侧面突出潭水的清澈透明;同时也表明自己政治上无所依傍的苦闷。
4.阅读第I卷文言文后,你认为文章写了小石潭哪些主要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例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可爱者_________                  
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同予者何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宜乎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莲之所以出淤泥而不染,有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第一段的原文回答,限答三个字)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