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沪教版(2007)|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回忆二年级读过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读读下面的小古文,完成练习。

揠苗助长

宋人有mǐn闵①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②归,谓③其人曰:“今日病④矣!予⑤助苗长矣!”其子趋⑥而往视之,苗则gǎo槁⑦矣。

【注释】①[闵]同“悯”,担心,忧虑。②[芒芒然]疲倦的样子。③[谓]告诉。④[病]筋疲力尽。⑤[予]我。⑥[趋]快步走。⑦[槁]草木干枯。

1.文中“芒芒然归”中的“归”的意思是(   
A.归还B.返回C.属于D.由(谁负责)
2.文中“趋而往视之”中的“之”指的是(     
A.宋人B.其子C.禾苗D.往
3.宋人“今日病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4.如果你是故事中宋人的儿子,看到“苗则槁矣”,回家后会对父亲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短文

公仪休据鱼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献鱼,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弗受何也?”答曰:“夫唯嗜鱼,故弗受。夫受鱼而免于相,虽嗜鱼,不能自给鱼。毋受鱼而不免于相,则能长自给鱼。”

(选自《淮南子·道应训》)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①公仪休相鲁而________           受鱼而不免于相________
2.和“夫受鱼而免于相”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公仪休相鲁而嗜鱼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C.人不知而不愠D.温故而知新
3.翻译句子。
夫子嗜鱼,弗受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此文,你在做官、做人方面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陆元方卖宅

陆少保①,字元方,曾于东都②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③矣,买者求见。元方因④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⑤处耳。”买者闻之,遽辞⑧不买。子侄

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

【注释】①陆少保:字元方,唐朝人,曾任少保(太子的老师),故又名陆少保②东都;洛阳。③直:同“值”,价值。④因:就。⑤出水:排水。③辞:拒绝。

1.【整体感知】借助注释读懂故事,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将情节补充完整。

2.【字词理解】联系上下文,我猜测“遽”在文中的意思是(       
A.急忙B.于是C.惊慌
3.【句子理解】用自己的话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4.【问题探究】你认为陆元方的举动和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提倡的哪一点一致?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狐假成威》,完成习题。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逐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①子:你,指老虎。②逆:违抗。③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1.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以为然,故遂与行。
以为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测句子意思。
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内选段,完成文后练习。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结合对古文的理解,把下面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换成合适的字词。(填字母标号)
A.溺          B.故          C.堙          D.少女
(1)夏天我们在水边玩,要注意安全,严防被水淹没事件发生。(        )
(2)炎帝的小女儿叫女娃。(        )
(3)晶晶生病了,因此今日不能做学校的领操员。(      )
(4)乌鸦叼来许多石块,填塞在瓶子里。(      )
2.故事的主人公是___,精卫填海的原因是___,精卫填海的过程是____。(引用原文的话)
3.翻译文中画“﹏ ”的句子。
_________
4.下面几则故事中,与“精卫填海”的精神相似的是(       
A.八仙过海B.愚公移山C.嫦娥奔月D.女娲造人
5.读了这篇神话,你想对精卫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本文选自《_______》。
2.写出注释
故:(           )                           少女:(           )
3.精卫填海表现了精卫(                         )的精神。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根据短文内容,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逢老媪磨铁杵       方:______       还卒       业:______
2.“太白感其意”中的“其意”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展开想象,补充人物对话。
李太白好奇地问老婆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婆婆回答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写出“铁杵成针”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鹬蚌相争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qián)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注释:①鹬:鸟名。②曝:晒。③拑:夹住。】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蚌出暴(         )                  ②而鹬啄(         )
③蚌合而拑其(         )            ④蚌亦(         )
2.解释句子。
(1)今日不雨,明日不雨,既有死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渔者得而并禽之”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后来演化成一个八字成语,就是: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言文,做题。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写出带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聪惠:(             )            未闻:(            )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划线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杨氏子甚聪惠吗?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ǎ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辟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居子也。”舍市,近于屠,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之,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1.这篇文章讲的是以下哪一个故事(   
A.孟母三迁B.愚公移山
C.孟姜女哭长城D.孟母断织
2.文中画线的“贾人”的意思是(   
A.卖艺的人B.来自“贾”这个地方的人
C.姓贾的人D.商人
3.依据文意,如果让仉氏穿越到现代建学校,她会把学校建在(   
A.近于墓B.居市旁
C.近于屠D.学宫旁
4.联系上下文,用现代汉语说说“乃去,遂迁居市旁”的意思:
___________
5.依据文意,你认为以下哪个观点最符合仉氏的行为(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B.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C.环境可以被改造。D.树挪死,人挪活。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