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二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阅读与理解。

林琴南敬师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日:“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即呼备,赍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注释】①林琴南孝廉经(shū):林纾,字琴南,福建闽县(今福州)人,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②亟():急忙。③束修:本指捆成一束的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④呼备:叫人准备。⑤赍():携带。

1.下面对“若心固善”中的“固”解释恰当的一项是(     
A.坚固B.固执,顽固C.坚决,坚持D.本来,原来
2.“师怒,谓其窃,却弗受”的意思是(     
A.老师生气了,告诉他偷窃不对,但却接受了
B.老师生气了,说这是他偷来的,推辞不接受
C.老师非常生气,教育他不能偷窃,不接受大米
D.老师非常生气,认为他这样偷偷地送来米是不对的
3.你认为林琴南是个怎样的孩子?请根据文本内容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__________________,而身为宋国笑。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因释/其耒而/守株B.因释其/耒而守株C.因释其耒/而守株
3.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中有(树桩)B.因其耒而守株(解释)C.复得兔(希望)
4.文中的农夫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各题。

梁国杨氏子九岁,       。孔君平其父,父不在,呼儿出。为设果,           。孔指以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

1.根据积累,将文言文补充完整。
2.下列对文言文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孔君平其父(拜访)
B.呼儿出(才)
C.孔指以儿曰(给……看)
3.从“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杨氏之子待客热情,从“_____________”的反应中可以看出他的机敏。(用原文中词句填空)
4.读下面的资料链接,对比杨氏之子和周恩来总理的回答,完成表格。
资料链接: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恩来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话一出,语惊四座。周恩来总理不慌不忙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人物回答的巧妙之处人物共同特点
杨氏
之子
_________
______
周恩来
总理
_________
5.杨氏之子回答得巧妙,周总理反击得精彩,那么我们平时该怎样提高自己的说话技巧呢?下列做法合适的是(     )(多选)
A.多读书,多积累一些歇后语、名言警句古诗词,为自己的语言添彩。
B.生活中搜集一些小故事、小趣事、小笑话,注意挖掘一些幽默的元素。
C.巧妙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列小古文,按要求答题。
小古文一: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小古文二:

孙敬字文宝,学,晨夕,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注释]①夕:晚上。②及至:到了。③屋梁:房梁。④儒:有学问的读书人。

1.把古文一中所空内容补充完整。
2.根据你的理解,古文一中“以夜继日焉”一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解释古文二中加点的字。
例:胤恭勤不。(疲倦)
(          )     晨夕不(          )  屋梁(          )
4.选择正确的选项,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古文二讲的是孙敬头发悬梁读书的故事,与____引锥刺股读书合称为成语故事_____
A.悬梁刺股                       B.苏秦                                C.匡衡                           D.头发悬梁
5.回顾《囊萤夜读》,可知车胤与孙敬都是______的人,但是他们读书遇到困难与解决的办法都不相同。车胤的困难是_________,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__;孙敬的困难是________,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___。(除第一空外,其余四空都用原文回答)
6.下列成语中,不是与古人读书求学有关的成语是(       
A.凿壁借光B.程门立雪C.映雪夜读D.鸡犬相闻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翠鸟移巢

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①。及②生子,爱之,恐坠③,稍下④作巢。子长羽毛,复⑤益⑥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⑦得而取之矣。

【注释】①避患:避免灾祸。②及:等到……的时候。③坠:落,掉下。④稍下:稍微低一点。⑤复:又,再。⑥益:更加。⑦遂:于是,就。

1.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翠鸟先高巢以避患(     )        A.当作          B.假装        C.筑
(2)(      )                              A.惊恐          B.害怕        C.恐慌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B.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
C.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D.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
3.根据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
____________________
4.翠鸟把巢一次次筑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语句回答);结果是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古文阅读。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①_______________,父不在,乃呼儿出。为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②______________”。

1.在文中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把古文补充完整。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惠:__________                 设:__________
3.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全文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作答)这句话写的。
4.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结合内容谈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另一则关于言语智慧的小故事,请认真阅读并按要求答题。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1)文中的小孩姓__________。“戏”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徐孺子的言语智慧在于他用________与月亮进行类比,以反驳“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之曰:“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

1.背诵课文,在上面横线上补写句子。
2.联系上下文,写出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誉:_________________                      陷:_________________
弗:_________________                      立: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停顿不恰当的是(        
A.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B.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C.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4.“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这句话,我们应该用____________(热情   嘲讽   夸赞   惊讶)的语气。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最后一句中“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表议论,在这应读“fū”。(      )
(2)“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是在夸耀自己的盾。(      )
(3)“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围观者七嘴八舌,那人回答不过来了。(      )
(4)本文告诫我们说话做事要前后相应,不要自相矛盾。(      )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古文阅读。

王冕好学

冕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已而复如初

【注释】①牧:放牧。②陇:田间小路。③窃:偷偷。④学舍:学堂。⑤辄:总是,就。⑥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⑦已而复如初:事过之后又像当初一样。


(1)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______
A.王冕牧牛陇上B.王冕听诸生诵书而忘牛
C.王冕暮归忘牛D.父亲挞之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冕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
__________________
②暮归,忘其牛,父怒挞。
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中的王冕有怎样的精神品质?你想到了哪个古人读书求学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①【祠】祭祀。②【舍人】手下人。③【卮】古代盛酒的器皿。④【引】拿,取。⑤【固】本来。⑥【安能】怎么能。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引酒饮之。( )
A.而且。  B.准备。  C.并且。
安能为之足?(     )
A.孩子。        B.儿子。        C.你。
2.先画好蛇的人没有喝到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做事不能偷懒。B.做事要果断,不能犹豫。C.不要做多余的事。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在横线上把文言文补充完整。
(2)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誉之(称赞)B.于物无不也(穿透)
C.吾矛之(好处)D.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放在句首,表示将要发议论)
(3)翻译句子: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___________________
(4)“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
(5)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
_________________
(6)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