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趣味赏读。

活的书

世界上开头第一本书,是什么样子的呢?是印刷的还是手抄的呢?(     )用纸做成的,(     )用旁的东西做成的呢?如果现在还存在着这样一本书,那么在哪一家图书馆里才找得到呢?

据说从前有过一个好事儿的人,他想在全世界每家图书馆里,去找寻这第一本书。他整年整月钻在上了年纪、黄烂的旧书堆里。他的衣服和鞋子上,堆满了厚厚的一层灰尘,不知道的人,还当他是刚从沙漠里长途旅行回来。临了儿,他是从一家图书馆书架子前面一条长梯子上面跌下来死了。但是就算他能再活上一百岁也休想找到。因为世界上开头第一本书,在他出世前几千年,早就变成泥土,埋没在地底下了。

这世界上第一本书,一点不像现在我们所有的书。它是有手有脚的。它并不放在书架子上面。它能说话,也能唱歌。总之,这是一本活的书:这就是人。

在那时(     )没有书,(     )没有纸,更没有墨和笔。那时候,一切先代的故事,法律和信仰,并(     )保藏在书架子上面,(     )从人们的记忆中遗留下来的。

人们死了,故事还存留着,①从父亲传到儿子,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②可是从一张嘴传到另一张嘴,历史就会变了些样子。一部分是忘掉了,一部分是后来穿插了进去。譬如一个勇敢的战士的传说,后来就附会成一个巨人的故事:这巨人不怕箭,不怕枪,能够像狼一般地在林中跑,像鹰一般地在天上飞。

在我们这个时代,僻远的地方,还有些老头子,老婆子,爱讲一些故事,这些故事,在一切写下的书本里,都不曾留下影踪。这些故事一般就叫做传说或神话。

——节选自苏联作家伊林的《书的故事》

1.揣摩词句。
(1)文中划“ ”的句子,用两个不同的成语来表达分别是:①_____;②______
(2)划“       ”句子中,“据说”是______的意思。我认为文章中(可以 不可以)去掉“据说”这个词语,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入文中(     )内。
既……也……               是……还是……            不是……而是……
3.策略运用。边读文边提问,并进行梳理分类。
问题清单概括方法
书为什么是活的?针对课题提问
第一自然段一连提出四个问题,有什么作用?针对     提问
好事儿的人衣服和鞋子上面堆满灰尘,说明什么?针对     提问
针对     提问
4.短文围绕“活的书”主要讲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A.好事儿的人没有找到第一本书B.第一本活的书是人
C.第一本书通过记忆遗留下来D.故事流传形成了传说或神话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①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②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③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选文第①自然段运用比喻和____的修辞方法,说明了地球的美丽壮观和____,表达了作者对地球的______之情。
2.选文第②自然段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多选)
A.作比较B.举例子C.打比方D.列数字
3.选文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约”字能否删掉,为什么?
地球是一个半径为6400千米的星球。
___________________
4.从③④自然段内容可以看出资源被破坏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鲁迅爱书的故事

①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

②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亲戚那里看了不少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本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这可把他的保姆长妈妈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本书。一听到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拿过来,看了起来。

③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有种习俗,大人往往给孩子一点钱,叫作“压岁钱”。鲁迅得到这些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④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

⑤鲁迅小时候对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来的书,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毛病,就不怕麻烦地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过去的翻书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⑥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右边的括号里。
(1)指睡梦中都在寻找,追求。形容愿望非常迫切。       (          )
(2)形容整齐不乱,有条有理。(          )
2.用“        ”画出本文的中心句,用“              ”画出本文的一个过渡句。
3.文章围绕“鲁迅爱书”写了哪些事呢?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
4.抄书使鲁迅“受益匪浅”,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_,鲁迅的书“历久常新”,表现在_____________
5.你怎么理解“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生活实际,你从鲁迅爱书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片段一:一堆人正拼命地拥挤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本能地向前伸,本能地挥舞着,都希望抓住车门。一位胖大嫂粗而短的右脚刚踏上车阶,左脚便不停地往外蹬,她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地扭动着肥胖的身躯,一双臃肿的大手拼命地抓住车门扶手。任凭她怎么努力,结果那屁股还是被车门狠狠地挤压了一下,疼得她直叫我的妈呀!挤车可真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战斗呀!

片段二: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去北京音乐厅听演奏会。到那里时,人很多,节目也挺丰富。有吹萨克斯的,有小号合奏的。灯光暗了,演出者各就其位。他们用打击乐器合奏,每个人都很投入。一曲终了,掌声雷动。突然一束灯光射向大厅后方,大家都好奇地往后看。一位男乐手深情地用萨克斯吹着《回家》,他很用心,头也随节拍而动。他走近了,我看到他的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但他毫不在意

观众们也被带动起来了,有的和着节拍拍手,有的闭上眼睛随着节拍晃头。人们沉醉其中。乐曲结束了,男乐手在灯光的投射下重返座位。人群中爆发出如潮般的掌声,还有人大喊:再来一个!再来一个!整个音乐厅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1.选文中片段一和片段二都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来描写场面,两个片段分别描写的是____________两个场面。
2.片段一描写了_________的表现,其中对_____的描写是“点”,对______的描写是“面”。
3.片段二是围绕哪句话展开描写的?用“        ”画出来。
4.片段二中画“ ”的句子是对______(点、面)的描写,具体详细地写出了男乐手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太阳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140℃,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1.片段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介绍了宇宙生命之谜。
2.第①段提到“条件”有四个: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星上存在生命吗?为什么?片段中哪句话能给出答案?用“____”画出来。
4.第②段中“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140℃”中的“一般”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综合性学习。
彬彬查阅到,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小眼镜”现象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全国各地结合“全国爱眼日”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到科学用眼护眼的重要性,增强近视预防意识。四年级(1)班对全班近视同学的近视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近视原因玩电脑看电视玩手机看书、写字姿势不良遗传
人数87651

1.结合上表,我发现__________
2.根据表格,请你给同学们提出三条保护视力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西门豹治邺(选段)

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大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神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

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庄稼得到灌溉,年年都获得好收成。

1.“面如土色”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与文中的另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意思相近。
2.选段中西门豹为老百姓做了几件好事?请用小标题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看出他惩治官绅的办法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西门豹这个历史人物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蜡烛里的秘密

①我是前段时间来到石板镇的。小镇老是停电,得准备蜡烛。

②我一连找了三家杂货铺,店主都同样告诉我:“没有。”我很纳闷,一个镇子,怎么连卖蜡烛的都没有?

③小镇上有四间杂货铺,我打算到剩余的那家去碰碰运气。店主看出我是新来的,直截了当告诉我:“你到街尾的老阿婆家去买吧,她那儿有。”这让我更奇怪了,老板怎么会知道老阿婆家卖蜡烛?

④于是,我顺着石板街一直走。走到尾,在一个缩进去的地方,果然有一个简陋的摊位,几块砖头和破木板搭的货架上摆着香纸和蜡烛。付钱的时候,我问老阿婆:“生意好吗?”老阿婆笑呵呵地说:“好,这不老停电吗?来我这买蜡烛的人多。不过老停电,也不好哟……”她抬起胳膊,把蜡烛递给我。我这才发现,老阿婆的腿不能动,估计是下半身瘫痪。我冲她笑了笑,满意而归。

⑤接连几个晚上还是停电,我到街上漫步。走着走着,我来到一家杂货铺,买了点东西,又跟老板闲聊起来。我好奇地问:“小镇老是停电,蜡烛生意应该很好,你为什么不进些蜡烛卖呢?”

⑥店主笑了笑,这才告诉我秘密。原来,老阿婆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他们几家杂货铺商议之后,偷偷有了一个约定:不卖蜡烛。

⑦听了店主的话,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1.请你概括第②—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是对老阿婆家摊位的描写,从中你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
3.在买蜡烛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请把心理变化过程填写完整:
纳闷——(       )——(       )——(       )——感动。
4.在与杂货铺老板的交谈中,“我”知道了蜡烛里的秘密是_____________,他们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
5.“听了店主的话,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感动“我”的是(   
A.老阿婆身体残疾,却还自食其力。
B.三家杂货铺都不卖蜡烛,“我”在第四家买到了。
C.四家店铺老板同情老阿婆,从他们约定不卖蜡烛的行为可以看出他们善良的心。
D.“我”终于知道了蜡烛里的秘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忆读书(节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________越看越明白。ㅤㅤ________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果然        虽然          居然          忽然
2.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津津有味:____________
3.下列故事与《三国演义》中的哪个人物有关(     
千里走单骑  温酒斩华雄  刮骨疗毒  败走麦城
A.诸葛亮B.周瑜C.关羽D.张飞
4.“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书很重要,读书方法更重要。试着写两个你读书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啊,故乡那轮明月

①人常说,月是故乡明。是啊,故乡的那轮明月,是那样的洁净明亮,是那样的纯洁无取。她萦系着一个游子的思乡之情,像一个色彩斑斓的梦。每一次思念故乡,都是从那一轮明月开始的。

②故乡是一处山高水清、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无论什么时候回故乡,月夜都是故乡最美的时候。

③仲夏之夜,山风徐徐吹来,明月追着晚霞,早早地爬上了山头,挂在中天。那月光仿佛带着一股清凉,驱赶着白日的炎热。忙碌了一天的故乡人,拿着摘收蔬菜的劳动工具,慢悠悠地踏上归途。清爽的月光,似乎在目送着回家的人们进入梦乡。

④秋色之夜,虫叫鸟鸣,丰收的希望洒满田野。月到中秋分外明,夜空里蓝得出奇,没有一丝云彩,那高挂天际、如银似水的月光洒在故乡的沟沟岔岔,没有一点阴影,大地一片明亮。远山近水,在月光的轻纱笼罩下,朦胧中似乎清晰,影影绰绰,飘飘忽忽……

⑤初冬之夜,山里寒风拂面,幽雅而安谧;偶遇白雪覆盖山川大地,那将是另一番景色,明亮洁白的雪色,在高雅皎洁月光的映衬下,大地银光闪闪,天地融为一体,仿佛变成了月宫中的神秘世界。

⑥春晓之夜,是故乡人辛苦耕耘的季节。月光下的故乡之夜,田野一片陌生,寂寞空旷的大地山峦仿佛还没有完全苏醒,少许有生命、有灵性的树木,在春风轻拂的月夜摇曳着枝丫。此时的月光,像一层层薄薄的棉纱,带着几分暖意和希望。看一眼春季的月夜,定会让你陶醉其中。

⑦故乡的四季月夜,是乡音、乡情的化身。故乡的那一轮明月,像一泓清澈的山泉,滋润着我的灵魂。我愿一生一世把故乡那轮明月守望。

1.短文是按照______的顺序,依次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季节的明月。
2.文中画“_____”的句子中“萦系”一词表现出作者(       )的情绪。
A.伤心B.愤怒C.牵挂D.着急
3.请把第6自然段中描写月光静态美的比喻句,工整地抄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短文,你体会到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提高阅读本文的速度,你用了什么方法?(至少写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