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
陶瓷是如何产生的呢?传说中,它和一个叫宁封子的人有关。
宁封子是黄帝时代的人。( )那时的人们已经知道用火来烧食物吃,( )没有锅碗瓢盆,只能用手抓着吃。口渴了就到河边趴下,用手捧着水喝。
有一次,宁封子从河里捕回很多鱼,放在火堆上烤。就在这时,树林里传来了喊杀声,原来有敌人来了,宁封子让大家赶紧跑。快烤熟的鱼怎么办呢?宁封子灵机一动,用烂泥把鱼裹住,扔到火堆里。
三天之后,宁封子回来了,到火堆里找鱼,结果发现鱼早没了,只剩下一个坚硬的泥壳,用手一敲,还发出当当的响声。大家都觉得很可惜,宁封子拿着泥壳左看右看,对大伙说:“虽然鱼没了,可烧出了一个有用的东西。”说着,他拿着泥壳到河里盛水,发现装在泥壳里的水(果然、居然)没漏。宁封子高兴地说 大家看 这下我们可以用它来舀水喝了 大家听了也很高兴
自从(偶然、必然)间烧出了这个泥壳后,宁封子开始尝试烧各种各样的泥壳。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他终于发明了陶器。宁封子把这个情况向黄帝作了汇报,黄帝听了也非常高兴,于是就任命他为“陶正”。
( )陶器的出现解决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困难,( )人们便把宁封子奉为陶器的创始人。
1.在文中划线的句子上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游洛阳桥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座海湾大石桥——洛阳桥。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了。洛阳桥坐落在泉州洛阳江口,是北宋蔡襄主持修造的。洛阳桥采用了筏形基础,桥墩是船尖形的,有分开水势减少浪潮的冲击力的作用。
走近洛阳桥,桥头两边各有一只栩栩如生的大石狮,瞪着一对铜铃般的大眼睛,目光犀利地盯着每一个上桥的人,像在检查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一样。再往前走,两旁的小亭子上各站着一位神武的大将军石像,他们手持宝剑、身披铠甲,威风凛凛地守护着洛阳桥。
洛阳桥下是一片绿油油的树林,那深深浅浅的滩涂黑乎乎的。江面上掠过只只雪白的白鹭,它们在空中像优雅的舞蹈演员一样,翻飞一个跟斗轻轻地落在滩涂上,然后抬起那细长的双脚缓步走下了江,一双小眼睛警惕地盯着江面,寻找能够填饱自己肚子的鱼。啊!有一条大鱼,白鹭的长脖子立刻敏捷地一伸缩,咬住了正往前游的大鱼。这条大鱼可肥了,在阳光的照射下,大鱼的鳞片发出闪闪的银白色的光,美丽极了!白鹭使劲儿地甩了甩奋力扑腾的大鱼,兴高采烈地叼着“战利品”昂首挺胸地走了。
黑乎乎的滩涂上,还有一群淡褐色的小乌,摇晃着略肥的身子吃力地在滩涂上移动着觅食,而它们走过的痕迹无意中在滩涂上绘出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地图”,实在是难得一见的奇景。滩涂上还有成千上万个冒泡泡的小洞,那是小螃蟹和娃娃鱼们的家。每每太阳当空照时,小螃蟹和娃娃鱼们就会开心地爬出来在滩涂上享受阳光带来的温暖。
洛阳桥凝结着古代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是劳动人民的伟大创举。今天我们能够悠闲地漫步在这美丽奇妙的石板桥上尽赏无限风光,不得不赞叹我们中华民族宝藏的瑰丽!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A.河南洛阳市 | B.福建福州市 |
C.福建泉州市 | D.湖北武汉市 |
A.大石狮——大将军石像——小鸟——小洞——树林——白鹭——大鱼 |
B.大石狮——大将军石像——树林——白鹭——大鱼——小鸟——小洞 |
C.大将军石像——大石狮——小鸟——树林——白鹭——大鱼——小洞 |
D.大石狮——大将军石像——大鱼——小鸟——小洞——树林——白鹭 |
A.赵州桥因为坚固,所以美观。(用词不当) |
B.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挤进了教室。(成分残缺) |
C.我爱吃苹果、梨、西蓝花等水果。(重复累赘) |
D.不仅传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还传到了阿拉伯世界。(词序颠倒) |
A.纤(xiān)细 颤(chàn)抖 脊(jí)背 嘀(dí)咕 |
B.模(mó)样 匀称(chèn) 前爪(zhǎo) 和(huò)弄 |
C.懦(nuò)弱 模型(xíng) 差(chā)别 拨(bō)打 |
A.石匠、设计、西汉、桥洞 |
B.社会、进步、文化、影响 |
C.学问、轻更、盛放、知慧 |
D.破布、原料、切断、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