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文精彩回顾。

纸的发明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千,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这段文字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下面的概括最准确的是(     
A.蔡伦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       
B.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C.蔡伦造出来的纸轻便、好用。
D.蔡伦的造纸方法传承了下来



2.根据文段内容,提取关键字词,把蔡伦造纸的过程补充完整。
剪碎或切断→________→捣→______________
3.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为什么能传承下来?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请认真阅读《纸的发明》(节选),然后完成试题。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这段话是围绕一个意思写的,下面对这段话的概括最准确的是(       
A.蔡伦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B.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C.蔡伦造出来的纸轻便、好用D.蔡伦的造纸方法传承下来了
2.选段中画“——”句子中的“大约”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两个与“纸”有关的成语或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选段后,你有什么体会或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①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  )轻便(  )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在括号里填上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就……B.既……又……C.因为……所以……
2.下列和文中“容易”一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语文课上,我很容易地就把三首古诗全背下来了。
B.妈妈告诉我,经常吃那些不健康的食品是容易生病的。
3.对上面这段话的意思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蔡伦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B.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C.蔡伦造出来的纸轻便,好用D.蔡伦是东汉时代的人
4.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剪碎或切断→( )( )( )→晒
5.对文中加点的“大约”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可以去掉;去掉之后,年代比较确切,表达不含糊。
B.不可以去掉;造纸术的发明没有确切的年代记载,“大约”表示推测,去掉后就变成了确定的说法,表达不严谨。
6.蔡伦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是什么?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纸的发明(节选)

①人们用蚕丝制作丝绵时发现,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多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

②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我能根据选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古代,人们用盛放蚕茧的蔑席书写。(     )
(2)麻纸的缺点是比较粗糙,不好书写。(     )
(3)早在一千九百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就发明了纸。它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为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
2.第②自然段是围绕下面哪个意思写的?(     
A.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B.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
C.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3.在第②自然段中摘录关键词把下面的流程图补充完整。

4.学了课文《纸的发明》之后,我们小组参加了学校广播站“校园之声”节目。
(1)我为大家朗读了课文。上面两段话主要是对造纸术的介绍,所以我的语速比较(缓慢   轻快),语调比较(平缓   高昂)。(选择括号里合适的答案画上“√”)
(2)我还和其他小伙伴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讨论了有关“纸”的话题,请在横线上把同学的话补充完整。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过年(节选)

梁实秋

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惯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姑娘爱花小子要炮……”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每人分一包杂拌儿,,看那桃脯、蜜枣沾上的一层灰尘,怎好往嘴里送?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大年初几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即是大锅莱。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放在特大号的锅、罐子、盆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余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芥末堆儿、素面筋、十香菜比较地受欢迎。除夕夜,一交子时,煮饽饽端上来了。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

1.作者在文中主要写了过年的哪几件事?       
(1) 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
2.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语句中可以看出作者不喜欢过年。
3.你能写一写你心中的“年味”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我写着写着,常常为我面前这一个个方块而动情。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                           。这时我真不忍将它们框在方格子里,真想叫它们离开格子去舒展,去不受拘束地享受自己的欢乐。

真的,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你看吧,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太阳这个词,使你感触到热和力,而月亮又闪着清丽的光辉,字使人有漂浮感,字一望而沉坠,字令人欢快,字一看就像流泪,冷霜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深两个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当你落笔写下这个字,不禁肃然起敬,并为的创造赞叹不已。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这些有影有形的图画,这些横竖勾勒的奇妙结合,在瞬间走向想象,然后又从想象中流出。它们自身就有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飞翔与驰骋。

中华民族是诗的民族,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生来就给使用他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这些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字和词,怎能不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的情绪啊!西方现在有少数诗人在追求玩文字,但他们怎能从26个字词的组合中找到玩文字的魅力呢!甚至在语文以外,开发人类的思维,并给人以感官的享受。

在世界的文字之林中,中国的汉字确乎是异乎寻常的,它的创造显示出中国人与世不同的文明传统和感知世界的方向。它是强有力的,自成系统的。它用一个个方块字培育了五千年古老的文化,维系了一个统一个的大国的存在。不管这块东方的土地上有多少中不同的语言,讲着多少种互相听不懂的方言,但这汉字却成了交响队的总指挥!

面对着科学的飞跃发展,人们在慨叹中国技术的落后,想在困惑中摆脱象形文字带来的同世界的阻隔,因而发出了实行汉字拼音化的震撼灵魂的呐喊。是的,这种呐喊曾经搅动得热血沸腾,但却有点堂.吉诃德打风车的憨态。中国的汉字以其魅力雄健的生命力证明了存在的价值,是电脑接受了汉字,而不是电脑改变了汉字。在科学攀向高峰所出现的复杂思维状态中,倒是那种拼音字需要不断地再造,以至到了不堪忍受的繁琐程度,唯中国的汉字却反而焕发出青春,轻而易举地用原有的词汇构成了新的概念和术语。真的,中国的方块字能消化各种外来的新创造,因为它拥有一个单字的海洋。在人们熟悉这种文字后,可寻求的新的组合和创造的天地是那样的简便和宽广。

我真的是无限钟情于我赖以思维和交往的中国汉字,并震惊于它的再生活力和奇特魅力。我想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这种文字将越来越被世人所珍惜和喜爱。

1.在第一段画线的句子后再仿造一句,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谈了汉字的美,请依次写出。
(1)                                                                           
(2)                                                                           
(3)                                                                           
(4)                                                                           
3.下面这句话是从第三段中抽出的,请根据作者的行文思路,放回原处。
“只有中国的汉字,几万个不同的象形、几百万种奇妙的组合,足以产生遣使文字的快乐。”
这句话应放在__________________之后。
4.解释第五段中”中国的方块字能消化各种外来的新创造”一句中,”消化”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植物的“感情”

有人说“草木无情”,但是仔细观察,植物似乎也是有感情的。

含羞草像小姑娘一样怕羞,用手一碰,它就羞答答地闭起了叶片。向日葵特别爱太阳,脸儿总是跟着太阳转。西红柿很喜爱音乐,每天为它播放三个小时乐曲,能促进它迅速生长。

更奇怪的是,有的植物碰到合不来的伙伴会萎靡不振。所以,有经验的农民就给它们安排能够和睦相处的邻居。

大豆和玉米是一对好邻居。大豆根瘤能供给玉米营养,而玉米根扎得较浅,绝不跟大豆争夺养料。棉花特别欢迎大蒜在它身边,因为棉花怕蚜虫,而蚜虫又特别怕大蒜分泌()出的气味。

黄瓜讨厌西红柿,这两位做邻居,黄瓜会越长越瘦。如果让菜豆角和黄瓜做伴,黄瓜会变得水灵灵的。娇嫩的花儿脾气就更大了。铃兰花和丁香花“势不两立”,铃兰发出的香气会使丁香窒(zhì)息而死。如果换成勿忘我做铃兰的邻居,它们就像竞赛似的,花儿开得又大又鲜艳。

植物有“感情”,不是因为它们有产生感情的大脑,而是由于生长的本能。它们有时为了争夺阳光和土壤(rǎnɡ)中的养料而“打架”,有时别的植物分泌的东西恰恰是自己喜欢的,而有些植物分泌的却是邻居们的致命毒素。至于有的植物听了音乐能促进生长,这是它们吸收了声音的能量,加快了新陈代谢的结果。

1.短文第______至第______自然段具体讲了植物伙伴之间的关系。
2.短文第二自然段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特点?把它们的名称在文中圈出。
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四字词语,填在括号中。
①彼此相处融洽。(       )
②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下去。形容双方仇恨深,矛盾大。(       )
4.根据短文内容进行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铃兰花和丁香花适合做邻居。( )
②棉花欢迎大蒜在它身边,是因为大蒜绝不跟它争夺养料。( )
③播放音乐能促进西红柿生长,因为西红柿吸收了声音的能量,加快了新陈代谢。( )
5.题目中的“感情”为什么加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纸的发明(节选)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千,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用“      ”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根据制作的顺序,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动词。
剪或切→(       )(       )→捞→(       )
3.为什么蔡伦的造纸方法能够传承下来?(        )(多选)
A.因为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B.因为原料容易得到。
C.因为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D.因为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纸的发明(节选)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  )轻便(     )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在语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蔡伦是怎样造出纸来的?把描写动作的词语找出来,填一填。剪或切→浸→________→晒
3.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在语段中找出并用“___”画出来。
4.“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中“大约”的意思是____,可以去掉这个词语吗?为什么?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乐山大佛

我国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四川的乐山大佛。它地处四川省乐山市,位于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是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的一尊大佛,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

乐山大佛形象生动,气魄雄伟。佛像坐东面西,双眼似睁似闭,面容慈祥,双手扶膝,安然端坐。整个造型比例匀称,体态庄严。它高71米,仅头部就有10米宽,双肩的距离为28米,耳长7米,耳朵里可以藏进几个人,一只脚背上竟可以站一百多人。真是“头大与山高,足宽踏浪涛。千年仍未老,静坐看朝朝!”

乐山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这套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佛像不至被雨水侵蚀(shí)。清代诗人王士祯(zhēn)有咏乐山大佛诗“泉从古佛髻()中流”。在大佛头部的18层螺髻中,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正胸靠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长9.15米、宽1.26米、高3.38米的左右相通的洞穴;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互未凿通,右洞深16.5米、宽0.95米、高1.35米,左洞深8.1米、宽0.95米、高1.1米。这些奇妙的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千百年来对保护大佛,防止侵蚀性风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乐山大佛在唐代开始修凿,人们爬上高山峻岭,攀登悬崖峭壁,一锤锤地凿,一刀刀地刻,花了整整90年才凿刻完工。佛像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霜雨露,至今仍然身形完好,端坐安详。

这座石刻大佛被人们誉为世界艺术珍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多次拨款维修乐山大佛。现在每天来这里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人们登上凌云山峰,无不赞叹这尊举世无双的大佛坐像。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络绎不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世无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读文章,读懂每一自然段的内容。照样子找出关键词句,填一填表格。
地理位置三江汇流处、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
外表                                   
排水系统                                   
修凿过程                                   
地位                                   

3.读第3自然段,完成练习。
(1)说说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依次从大佛的哪些部位介绍了排水系统的设计巧妙?根据课文内容排列顺序。(写序号)
①头部             ②两耳背后             ③衣领和衣纹皱折
④胸部背侧       ⑤正胸靠向左侧       ⑥右臂后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下面的例句,运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例:这座石刻大佛人们誉为世界艺术珍品。
_________被人们誉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被____________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