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2001)|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夏洛的网》故事梗概,完成练习。

小姑娘芬家的母猪又下了一窝猪崽儿,其中一只很弱。芬的爸爸拿斧子要杀死这头小猪。芬拼命把小猪救了下来,给它取名为威尔伯。威尔伯住进了谷仓里。

后来威尔伯渐渐长大了,它结识了不少新伙伴,有小鹅、小羊、小鸭,但它还是觉得有些孤单。有一天晚上,突然有谁用细弱的声音喊它:“威尔伯,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就这样,威尔伯认识了和它说话的朋友——灰蜘妹夏洛,夏洛正在谷仓的门框角上织网呢。日子平静地过着,夏洛成了威尔伯的好朋友。它既聪明又能干,任何苍蝇蚊子都逃不过它织的网。

威尔伯长得越来越胖了。一天,老羊带来了坏消息:主人要在圣诞节前把威尔伯杀掉.做成美味的脆肉和火腿。威尔伯吓坏了,恐惧地尖叫着大哭起来:“我不想死!”夏洛安慰它:“你不会死的。我来想办法救你!”于是夏洛开始在房上织起一张大网。清晨,主人惊奇地发现门框的蜘蛛网上,竟然织着这样两个字———“好猪”。牧师说是神在暗示,这是一头出类拔萃、非同寻常的猪。消息很快传开了,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这个奇迹,以为威尔伯是了不起的动物,对威尔伯赞赏不已。

几天后,夏洛在网里织了一个新词“真棒”,这又引起了轰动。人们观赏着,评论着,羡慕极了。晚上,老鼠叨着一截广告纸片回来,这次它带回来的是“闪光”,夏洛又把这个新词织了上去。新词一出来.主人又吃惊了,记者纷纷赶来,消息马上见了报。

冬天到了,来访者仍然络绎不绝,主人一家非常自豪。威尔伯被主人刷洗一新,装进木箱,带到了农展会上。在人们的掌声和欢呼声中,威尔伯兴奋地把好消息告诉了夏洛。夏洛高兴极了,告诉威尔伯这下可安全了。

可是,夏洛渐渐老了,它费力地把老鼠带回来的“谦虚”这个词织好,感到非常疲倦。因为它快产卵了,生命也即将耗尽了。夏洛用最后的力气对威尔伯说:“他们不会再伤害你了。因为帮助你,让我短暂的生命更有意义和价值。”“夏洛,我不让你死!”威尔伯难过地哭起来,它怎么舍得离开亲爱的朋友哇!

夏洛产下卵后不久便死去了。威尔伯带着夏洛的卵回到了谷仓的家,盼着小蜘蛛们快出生。它时常望着门框上残破的旧网,怀念着老友。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出类拔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络绎不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3自然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列句子,回答问题。
“它既聪明又能干,任何苍蝇蚊子都逃不过它织的网。”这句话中的“它”是指____。“它时常望着门框上残破的旧网,怀念着老友。”这句话中的“它”是指__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夏洛对威尔伯说的,夏洛会用___(A.伤心 B.遗憾 C.自豪)的语气说,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说,威尔伯盼望着小蜘蛛们的出生。请你想象一下,小蜘蛛们出生后,威尔伯会对它们讲些什么?会怎样对待它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下面的两个文段,完成练习。

(A)我一眼就看到,有一只大船撞在暗礁上失事了。看到这一情景,我心里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求伴求友的强烈欲望,有时竟会脱口而出地大声疾呼:“啊!哪怕有一两个人——就是只有一个人能从船上逃出性命也好啊!那样他能到我这儿来,与我做伴,我能有人说说话也好啊!”我多年来过着孤寂的生活,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渴望与人交往,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切地感到没有伴侣的痛苦。我多么希望那只船上能有一个人逃出来啊!“啊,哪怕只有一个人也好!”这句话我至少重复了上千次。

(B)又过了几年,有一天,鲁滨逊看到三十多个野人乘着小木船上了岸,他们拖出两个倒霉的同伴,杀了其中一个人,另一个则挣扎着逃跑,他逃跑的方向正是鲁滨逊住所的方向。鲁滨逊决心救下这个逃跑的野人,于是开枪打死了追赶他的两个野人。他给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星期五”很快成了他的好帮手,他们愉快地生活在岛上。

1.上面的两个文段均选自英国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入教材的课文内容由___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2.(A)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描写方法。该段中有一个词语最能表现他当时的情状,这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3.(A)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段中的鲁滨逊与“星期五”的关系是_________,他给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表明鲁滨逊对_________非常重视,这在书中的很多地方都有体现,请找出一处概括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两段文字,谈谈鲁滨逊为什么会救这个野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莫忘一朵花儿叫马兰

这是令人动容的一幕:一位脸上戴着氧气罩、身上插着各种医疗管线的垂危老人,在人们的搀扶下迈向病房中的办公桌……如同重伤的黄继光向着枪眼那最后的一扑,这悲壮的一幕,凝成了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最后的冲锋姿态。此刻是21时15分,这颗赤子之心停止了跳动,距最后一次离开办公桌电脑只有5个小时。

这位老人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林俊德是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的著名专家,他扎根边疆52年,把青春和生命融入大漠戈壁,把全部心血和智慧奉献给国防事业,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曾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30多项。

人们经常议论他们这批戈壁滩人的得失问题,林俊德曾说,他们作了不少牺牲:几十年过着贫乏枯燥的物质、精神生活,许多夫妻两地分居一二十年,许多人在父母临终前来不及回去看一眼,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不过,他们并不为此后悔,而是为之自豪。因为,他们真正为国家和人民尽了力,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振兴中华作了贡献。因为信念坚定,所以步履坚实。

2013年2月19日晚,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上,林俊德的夫人黄建琴代替林俊德登台领奖。她几度哽咽地说:“他工作起来就像着了迷似的。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他非常坦然。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搞核试验的,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临终前的林俊德,唯一的心愿是回到马兰,回到他一辈子战斗生活的那块大漠戈壁,希望马兰精神能够代代相传……

一朵怒放的戈壁马兰凋谢了。而在罗布泊这片写满传奇的大漠戈壁上,那曲人人皆知的《马兰谣》却将永远传唱——“一代代的追寻者,青丝化白雪;一辈辈的科技人,情铸边关恋。青春无悔,生命无怨,莫忘一朵花儿叫马兰……”

(注)马兰:一种在“生命绝地”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1.文中画线的句子拿林俊德的行为与黄继光的壮烈行为进行类比,突出了林俊德(  )的精神。
A.勇敢同病魔做斗争B.献身祖国核事业
C.淡泊名利忘我工作D.将生死置之度外
2.下面对标题的作用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表现了林俊德对马兰那片土地的眷恋与热爱。
B.象征林俊德等科技工作者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
C.表现了马兰在艰苦环境下顽强生长的特点。
D.表达了对以林俊德为代表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怀念之情。
3.结尾引用《马兰谣》,妙处在于(______
①照应标题,点明题意。  ②歌词优美,耐人寻味。
③画龙点睛,深化主题。 ⑤情真意切,引人共鸣。
4.用自己的话概括那“令人动容的一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谈及戈壁滩人的得失问题时,林俊德抱着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内容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此外,在我的别墅那边,我现在也有了一座像样的庄园。

首先,我有一间茅舍,这间茅舍我不断加以修理。也就是说,我经常修剪周围的树篱,使其保持一定的高度。我的梯子也一直放在树篱里面。那些树起初不过是一些树桩,现在却长得又粗又高了。我不断地修剪树桩,希望它们能长得枝多叶茂,生机勃勃。后来,这些树真的长得蔚然成林,令我十分满意。树篱中央,则搭着一顶帐篷。帐篷是用一块帆布做成的,由几根柱子支撑着,永远不必修理或重搭。帐篷(pén  pénɡ)下放了一张睡榻,那是我用兽皮和其他一些柔软的材料做成的,那些兽皮当然是我从打死了的野兽身上剥(bō  bāo)下来的。睡榻上还铺着一条我从船上的卧具中拿来的毛毯;另外还有一件很大的值夜衣服用作盖被。我每次有事离开我的老住所时,就住在这座别墅里。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用横线画出别墅的样子。
3.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你心里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有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九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潮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儿子漫不经心地说:“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冷了再说。”老王还在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说完就搁下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打来的,声音有点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到寒潮,你加了衣服没有?”寒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吹进室内,老王还来不及答话,打了个大喷嚏。

母亲听到儿子的喷嚏声可急了□已经感冒了吧□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七岁时的“劣迹”说起。老王赶紧截住母亲的话:“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呀?”老人回答道:“雪还在下呢!”

老王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老王深深牵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的儿子,却忘了匀一些给住在北风起处的故乡的已经年过七旬的老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发愣。

1.给第四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急忙——(______)       到达——(______)       挂念——(______
3.给带框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老王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的儿子(   )
A.拉B.牵涉C.挂念
4.短文已用“//”分成三段,第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一个题目,最合适的一项是(   )
A.母亲的电话B.父亲的唠叨C.牵挂D.电话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太阳路

小的时候,我们最猜不透的是太阳。那么一个圆盘,红光光的,偏悬在空中,是什么绳儿系着的呢?它出来,天就亮了,它回去,天就黑了;庄稼不能离了它,树木不能离了它,甚至花花草草的也离不得它。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啊!我们便想有一天突然能到太阳上去,那里一定什么都是红的,光亮的,那该多好,但是我们不能;想得痴了,就去缠着奶奶讲太阳的故事。

“奶奶,太阳是住在什么地方呀?”

“是住在金山上的吧。”

“去太阳上有路吗?”

“当然有的。”

“啊,那怎么个走呀?”

奶奶笑着,想了想,拉我们走到门前的那块园地上,说:

“咱们一块来种园吧,你们每人种下你们喜爱的种子,以后什么就会知道了。”

奶奶教了一辈子学,到处都有她的学生,后来退休了就在家耕作这块园地,她的话我们是最信的。到了园地,我们松了松土,施了施肥,妹妹种了一溜眉豆,弟弟种了几行葵籽。我将十几枚仙桃核儿埋在篱笆边上,希望长出一片小桃林来。从此,我们天天往园地里跑,心急得像贪嘴的猫儿。10天之后,果然就全发芽了,先是拳拳的一个嫩黄尖儿,接着就分开两个小瓣,肉肉的,像张开的一个小嘴儿。我们高兴地大呼小叫。奶奶就让我们5天测一次苗儿的高度,插根标记棍儿。有趣极了,那苗儿得生快,标记棍儿竟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出一大截来;一个月后,插到6根,苗儿就相对生叶,直噌噌长得老高了。

可是,太阳路的事,却没有一点迹象。我们又问起奶奶,她笑了:“苗儿不是正在路上走着吗?”

这却使我们莫名其妙了。

“傻孩子!”奶奶说,“苗儿5天一测,一测一个高度,这一个高度,就是一个台阶;顺着这台阶上去,不是就可以走到太阳上去了吗?”

我们大吃一惊,原来这每一棵草呀,树呀,就是一条去太阳的路吗?这通往太阳的路,满世界看不见,却到处都存在着啊!

奶奶问我们:“这路怎么样呢?”

妹妹说:”这路太陡了。”

弟弟说:“这路太长了。”

我说:“这路没有谁能走到头的。”

奶奶说:“是的,太阳的路是陡峭的台阶,而且十分漫长,要走,就得用整个生命去攀登。世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在这么走着,有的走得高,有的走得低,或许就全要在半路上死去。但是,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

我们都静静地听着,站在暖和的太阳下,发现着每一条路和在每一条路上攀登的生命。

“那我们呢?”我说,“我们怎么走呢?”

奶奶说:“人的一辈子也是一条陡峭的台阶路,需要拼全部的力气去走。你们现在还小,将来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就得多爬几个这样的台阶,虽然艰难,但毕竟是一条向太阳愈走愈近的光明的路。”

1.第1段表现出小的时候“我们”的什么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苗儿得生快,标记棍儿竟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出一大截来。”结合句意,分别说说加点的两个“长”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天往园地里跑”和“高兴地大呼小叫”分别表现了“我们”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这句话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用奶奶的话作结,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已。

现在,我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一点儿焉知非福的想法,我不再远眺大海,一心想看到船的踪影了。我着手调整我的生活方式,尽我可能把一切安排得舒舒服服。

1.“焉知非福”一词出自《淮南子·人间训》,这个词的前一句是“_______”。
2.你是怎样理解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的?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读短文,开心做练习。
生命的姿势
一对夫妇是登山运动员,为了庆贺他们的儿子一周岁生日,他们决定背着儿子登上7000米的雪山。
他们特意选定了一个阳光灿烂的好日子,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踏上了征程。天刚亮时天气一如预报中的一样,太阳当空,没有风,没有半片云彩。夫妇俩很轻松地登上了5000米的高度。 
然而,就在他们稍事休息准备向新的高度进发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风云突起,一时间狂风大作,雪花飞舞。气温陡降至零下40摄氏度。最要命的是,由于他们完全相信天气预报,从而忽略了携带至关重要的定位仪。由于风势太大,能见度不足一米,上或下都意味着危险甚至死亡。两人无奈,情急之中找到一处山洞,只好进洞暂时躲避风雪。
气温继续下降,妻子怀中的孩子被冻得嘴唇发紫,最主要的是他要吃奶,要知道在如此低温的环境下,任何一寸裸露在外的皮肤都会导致迅速地降低体温,时间一长就会有生命危险,怎么办?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弱,他很快就会因为缺少食物而被冻饿而死。  
丈夫制止了妻子几次要喂奶的要求,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妻子被冻死。然而不给孩子喂奶,孩子很快就会死去。妻子哀求丈夫:“就喂一次!” 
丈夫把妻子和儿子揽在怀中。尽管如此,喂过一次奶的妻子体温下降了两度,她的体能受到了严重损耗。
由于缺少定位仪,漫天风雪中营救人员根本找不到他们的位置,这意味着风如果不停,他们就没有获救的希望。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失,孩子需要一次一次地喂奶,妻子的体温一次又一次地下降。在这个风雪狂舞的5000米高山上,妻子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极为简单而现在却无比艰难的喂奶动作,她的生命在一次又一次的喂奶中一点点地消失。 
三天后,当救援人员赶到时,丈夫已冻昏在妻子的身旁,而他的妻子,那位伟大的母亲已被冻成一尊雕塑,而她依然保持着喂奶的姿势屹立不倒。她的儿子,她用生命哺育着的孩子正在丈夫怀里安然地睡眠,他脸色红润,神态安详。被伟大的生命的爱包裹的孩子,你是否知道你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母爱可以超越5000米高山而在风雪之中塑造生命?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妻子,丈夫决定将妻子最后的姿势铸成铜像,并且告诉孩子,一个平凡的姿势只要倾注了生命的爱便可以伟大并且抵达永恒。
1、“生命的姿势”在文中指的是一种怎样的姿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母亲的这种姿势是一种“生命的姿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夫妇俩带着孩子登山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一个平凡的姿势只要倾注了生命的爱便可以伟大并且抵达永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鲁宾逊漂流记》“节选”第一到四自然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从前,有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他喜欢航海和冒险,到过世界上很多地方,碰到过许多危险,但他一点儿也不畏惧,希望走遍天涯海角。
有一次,鲁滨逊乘船前往南美洲,途中遇上大风,船上的桅杆吹断了,船也翻了,同伴们都死在海里,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海岛边。这是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到处是乱石野草。他又冷又饿,心里想:流落到这种地方,怎样活下去呢?
等到潮水退了,鲁滨逊看到那翻了的船,有一半浮在海面上,离岸并不远。他就找了一些术头做成木筏,划到船边。在船舱里,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陆续搬到岸上。没有淹死的一条狗、两只猫陪着他,这使他在凄凉中感到一丝安慰。
鲁滨逊走遍荒岛,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有树荫、又可以防野兽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那儿可以看到海面,他希望瞧见过往的船只,以便请求救援。
1.解释词语。
闻所未闻:______________
2.鲁滨逊从船上搬下的东西有(         )
A.笔、墨水、纸B.罗盘、地图C.日晷、望远镜D.猫、狗E.内衣
3.鲁滨逊用笔、墨水和纸非常节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滨逊为什么说“现在我要开始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鲁滨逊在没有找到墨水、笔和纸之前是怎样计算日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保尔不知不觉走到松林跟前,在岔路口停住了。右边是阴森森的老监狱,有一道高高的尖头木栅栏,把它和松林隔开。监狱后面是医院的白色楼房。

就是在这里,在这空旷的广场上,瓦莉亚和她的同志们被绞死了。保尔在原来设置绞架的地方默默地站了一会儿,然后走向陡坡,顺坡下去,到了埋葬烈士的墓地。

不知道是哪个有心人,在坟墓周围摆上了用云杉枝编的花圈,像给这块小小的墓地修了一道绿色的围墙。陡坡上挺拔的松树高高矗立,峡谷的斜坡上绿草如茵。

这里是小城的边缘,寂静而冷清。松林在低语,春天的大地在复苏,散发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同志们就是在这里英勇就义的。他们为那些出生即贫贱、落地便为奴的人能过上美好的生活,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保尔慢慢地摘下帽子。悲痛,巨大的悲痛,充满了他的心。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要抓紧时间赶快生活,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都会使生命中断。

1.(名著链接)读片段,完成填空。
这个片段节选自________(国家)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这部小说记叙了主人公________由一个贫苦少年成长为钢铁战士的故事。
2.(品词析句)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1)右边是阴森森的老监狱,有一道高高的尖头木栅栏,把它和松林隔开。监狱后面是医院的白色楼房。
这句话是对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是小城的边缘,寂静而冷清。松林在低语,春天的大地在复苏,散发着潮湿的泥土气息。
这句话是对______________描写,“春天的大地在复苏”暗示着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取信息)用“____”画出保尔瞻仰烈士公墓时的内心独白。
4.(评价人物)读了这个片段,你觉得下面哪个词语最能概括保尔这个人物的特点?(   )
A.平易近人B.积极向上C.两袖清风D.吃苦耐劳
5.(心灵感悟)读了最后一个自然段,你有什么感想?说一说你将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一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