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2001)|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下面语段中出现四处语病,请改正过来。
生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享晚年的保障;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走进新的一页。让我们昂起头,对着我们这颗无数的美丽星球上的生灵,响亮的宣布——我很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修改病句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一次辩论会上,两名同学就乞丐乞讨现象展开了辩论,一名学生说:“乞丐是弱势群体,值得同情。”另一名学生说:“乞丐以乞讨为生,不劳而获,甚至出现了乞丐骗子,乞丐富翁,根本不值得我们同情。”请简要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训练。
无根的兰花
①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②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
③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影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④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⑤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⑥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⑦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⑧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行枯萎了。
⑨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
1.文中提到“北平”“祖国已破”两个词语,由此判断此文的写作背景应该是_________时期。
2.③段画线的“这些”和“这里”分别指代什么?
答:“这些”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段中写到“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作者为什么要流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⑤段“蚕未离开那片桑叶”比喻__________________。
5.⑦段中描写的“萍”和“絮”的漂泊有什么不同?在这里分别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⑨段划线句表达了_____________的感情。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课文内容填空
1、人总是要死的,但                  。中国古代有个文学家叫做    的说过:                                      。为人民利用而死,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             
2、人有一死,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         或:          
“泰山”原指                 ,句中用它比喻                        
“鸿毛”原指                 ,句中用它比喻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写出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兴旺——(   ) 解救——(   ) 关心——(   ) 
采用——(   )  批评——(   ) 寄托——(   ) 
反义词:采用——(   ) 批评——(   ) 团结——(   ) 
希望——(   )  光明——(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字义。
1.精兵政(简单  简化)
2.死得其(处所,有价值  地方名称)
3.人有一死(本来  固定)
4.兴(兴盛  或许)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再给下面句子添上恰当关联词。
(1)(_______)你说得对,我们(_______)改正。
(2)(_______)你认为自己的看法正确,(_______)应该坚持到底。
(3)王鹏(_______)接受了大家的批评,(______)改正了错误。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词语搭配
遵守 看到 提高 战胜 改正 改进
工作 缺点 制度 成绩 困难 勇气
(       )——(       )   (       )——(       )
(       )——(       )   (       )——(       )
(       )——(       )   (       )——(       )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看拼音,写汉字
gù  yǒu   bō  xuē   jì  tuō    āi  sī   xīng  wàng 
(    ) (   )(   ) (   )(         )
chuī shì yuán   jiě  jiù   zhuī  dào  huì   sǐ  dé  qí  suǒ 
(       )  (   ) (        )   (           )
jīng bīng jiǎn zhèng   zhòng yú tài shān   qīng yú hóng máo
(              ) (          ) (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科学的规律是铁面无私的,只允许人们遵守,不容违反。没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就不能取得任何科学成就。
只有精字当先,严字当头,精密地推理论证,精细地测量计算,精确地搞好试验,才能在科学规律面前获得“自由”。科学研究中,在同一现象面前,粗心的人不以为然,或视而不见;细心的人则抓住不放,以此为追求新发现的端倪。在这个粗心与细心之间,差距天上地下。
德国化学家维勒在研究一种铝矿石时,漫不经心,失掉了发现“钒”的机会;瑞典化学家肖夫斯特姆抓住苗头不放,精心研究,终于发现了“钒”。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研究海藻时粗心大意,浅尝辄止,与新元素“溴”失之交臂;法国化学家波拉德破除常规,细致钻研,成了“溴”的发现者。1872年英国人欣克把π(圆周率)推算到707位;可是后人发现,他算到528位就算错了,以后接着计算的20年完全是白费工夫。真是一时疏忽,后功尽毁。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科学是严肃的、严格的、严密的,是不允许马虎的,所以科学技术工作者必须首先有良好的科学工作习惯,要有条理。”这句话应当成为科技人更的座右铭。
1.这段文字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后功尽毁”中的“后功”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科学研究中要“精字当先”,应具体做好哪三个方面的工作? (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线句子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