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西师大版(2016)| 二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按要求回答问题。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写出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俞伯牙、锺子期相传为_________时期的人。因为__________,所以俞伯牙认为锺子期是自己的知音。“伯牙摔琴”表达了他__________之情。后来人们把__________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__________________
(3)我知道很多有关知音的诗句,有王勃写的“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还有高适写的“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孔子家语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注释】 ①芝兰:泛指香花香草。②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③丹:丹砂,矿物名,呈红色。④漆:油漆。

1.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与善人(      )
A.脾气好的人     B. 善于种花的人   C. 品德高尚的人     D.香气扑鼻的人
(2)即与之(      )
A.消除               B. 消失                 C. 同化                  D. 变化
2.我们俗话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和文中“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 有异曲同工之妙。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树掌大笑,日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搞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1.第一个“之”指____,第二个“之”指______
2.读了这段话,你想对牧童说:___;对戴嵩说: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一读,完成练习。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复”的意思是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
2.这句话表达了伯牙____之情。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B.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C.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D.伯牙/破琴绝弦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____________________
(2)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绝弦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__”,用“__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5.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善听者可以说是善奏者的知音。请写出关于“知音”的一句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古文阅读。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师旷: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乐师,双目失明。

1.解释短文中带点字的意思。
恐:_____________            戏:______________             闻: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臣闻之”的内容。
3.联系上下文,先选择,再填空。
①昧行                  ②炳烛而行
师旷告诉平公,老年学习,就好比(        );不学习呢,就好比(        )。这样一比较,当然是(        )更好。
由此可见,“昧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晋平公和你讨论这个老年学习的话题,你会怎么劝说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之曰(称赞)B.于物无不也(掉进)
C.吾矛之(好处)D.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代词)
2.对本文的作者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基 明朝B.列子 战国
C.韩愈 唐朝D.韩非 战国
3.“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乐园。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鼓:______
②汤汤:______
2.你从文段中哪里读出“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的?用“     ”画出相关的语句。
3.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①用“/”给句子标出朗读停顿。
②解释句子:                    
③这句话表现了                    
4.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_____”,后人常用“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者乐曲高妙。你还知道的关于知音的诗句或名言: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楚有祠者①,赐其舍人②卮③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④。”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日:“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     ②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

③卮(zhī)古代一种盛酒器皿,类似壶。④为之足:给它画上脚。

1.下列选项中“亡”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终亡其酒B.亡羊补牢C.生死存亡D.大道以多歧亡羊
2.请用一个成语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写在横线上。
3.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乐园。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下列带点词的意思。
(1)持石击瓮破之。(            )   (2)众弃去。(            )
(3)群儿戏于(            )   (4)水,儿得活。(            )
2.用原文语句填空。
当小孩落水后,其他人的表现是:____________;司马光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请你用几句话夸夸他。
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