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
, 。
, 。
1.默写古诗。A.方:正。 | B.亦:也。 | C.欲:贪心。 | D.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
望洞庭
唐 ( )
,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
1.唐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两相 | B.镜未 | C.山水 | D.青 |
A.诗豪 | B.诗魔 | C.诗鬼 | D.诗圣 |
A.和:一起,共同。 |
B.潭面:指湖面。 |
C.白银盘:形容洞庭湖。 |
D.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湖/光秋/月两相和 |
B.潭面无风镜/未磨 |
C.遥/望洞庭/山水翠 |
D.白银盘里/一青螺 |
A.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
B.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
C.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
D.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拟人修辞手法,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下列加点字读音及字形均有误的一项是( )A.幽 | B. | C.长 | D. |
A.诗佛 |
B.诗圣 |
C.诗鬼 |
D.诗仙 |
A.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
B.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
C.深林:深色的树林。 |
D.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
A.一二句 |
B.三四句 |
C.一三句 |
D.二四句 |
A.一二句 |
B.三四句 |
C.一三句 |
D.二四句 |
A.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 |
B.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
C.后两句使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
D.这短短的只有二十个字的诗,有景有情(幽静之景、幽独之情)、有声有色(琴啸之声、林月之色)、有静有动(独坐弹啸)、有实有虚(前两句实写其景,后两句虚写其情),对立统一,相映成趣。答案: |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1.本诗的作者素有“ ”的美誉:( )A.诗圣 | B.诗仙 | C.诗魔 | D.诗神 |
A.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 |
B.楚江:长江 |
C.回:回来 |
D.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
A.开 回 |
B.断 回 |
C.开 出 |
D.断 出 |
A.比喻 |
B.白描 |
C.夸张 |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A.“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了天门山的山势奇险。 |
B.“碧水东流至此回”的解释是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
C.该诗是作者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 |
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故土的思念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