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
[唐]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别董大》是一首中国的土地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葬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嫣红姹紫,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1.第1小节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代表性的事物,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九州”在诗中是指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作者: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
B.用“浩荡”修饰离愁,写离愁之苦;用“天涯”映衬离愁,写离愁之多。 |
C.诗的后两句以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
D.“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现常用来赞美老一辈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和奉献。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关于这首词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 |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
C.“见”,读jiàn,“见到”的意思。 |
D.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村丰收的喜悦之情。 |
A.明月/别枝/惊鹊 | B.七八个/星天外 |
C.听取/蛙声/一片 | D.旧时/茅店/社林边 |
A.“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美好景色;“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幽静。 |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 |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 |
D.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风光,抒发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萝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的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1.全诗使用了A.忙碌 | B.悠闲 | C.勤劳 | D.调皮 |
A.这句诗表现了花牛的疲倦,即使太阳快落山了也不想起身回家。 |
B.这句诗意在说明花牛喜欢做白日梦,整天都不切实际地幻想。 |
C.这句诗表现了花牛的悠闲,无忧无虑地睡觉,一点儿也不在乎时间。 |
D.这句诗说明时间过得很快,花牛没睡多久天就快黑了。 |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1.用简洁的语言给文章所描绘的画面各取一个小标题。妈妈的爱
有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
我从梦中醒来,
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
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
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有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
妈妈到学校接我,
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
雨水却打在妈妈的身上。
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有一回我病了,
妈妈抱我去医院。
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
妈妈着急地哭了。
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
1.给带点的字注音。听春
金波
春姑娘摇响了雨铃。
天空飞过雁阵,
湖水睁开了亮眼睛。
我听见蚯蚓在耕耘,
我听见蒲公英在播种。
蛋壳裂开了,
小鸟呼唤着母亲。
树枝上绽开新芽,
远远近近一片绿蒙蒙;
啄木鸟飞来飞去,
在为每一棵大树叩诊。
在热闹中,在宁静中,
我听见春天已经来临。
1.第1小节描写的景物有A.蛋壳摔碎了。 | B.小鸟出壳了。 |
C.小鸟在寻找母亲。 |
A.对小动物的喜爱 | B.对大自然的热爱 |
C.对春天的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