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送魏二
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吞,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A.春天的长安城到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皇城里的柳树在春风中飘拂。 |
B.春天的长安城处处都是鲜花盛开,东风把柳枝吹得歪歪斜斜。 |
A.“无处不”以双重否定构成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 |
B.处处“飞花”,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而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早春景象。 |
C.因唐朝时有寒食日折柳插门的风俗,所以特别写到柳树。 |
D.一个“飞”字,明写柳絮而暗写风,动感强烈。 |
小池
泉眼无( )惜细流,树阴照( )( )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 ),早有蜻蜓立( )( )。
1.将诗中缺少的字填写在括号中。(甲)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乙)咏煤炭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1.两首古诗的作者都是A.《石灰吟》中的“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作者借石灰石开采、煅烧、粉碎的艰辛过程,喻指无论面临怎样严峻的考验都视若等闲,由此来表明自己持身清白、坚贞不屈的心性。 |
B.《咏煤炭》全诗紧紧扣住煤炭的特性落笔,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句写煤炭,句句寄托诗人为祖国为人民不辞辛苦的情怀,表现了诗人关心百姓疾苦并甘愿为之献身的高尚情操。 |
C.《咏煤炭》中“洪炉照破夜沉沉”一句写出炉火火势之大能够冲破沉沉的黑夜,给人们带来温暖,就像春回大地一般。 |
D.通过比较发现,同一作者,在《石灰吟》中侧重表现了自觉接受严酷考验的思想,在《咏煤炭》中侧重表现了一种奉献精神。 |
静夜思
,
疑是地上霜。
,
低头思故乡。
1.把古诗补充完整。A.非常喜欢看月亮的心情 | B.思念家乡的感情 |
游子
〔唐〕孟郊
萱草①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选自《孟东野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注释】
①萱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具短根状茎和粗壮的纺锤形肉质根,是中国的母亲花。也叫“金针”“忘忧草”等。②堂阶:厅堂前的台阶。
1.“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是什么意思?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清平乐”中“乐”的读音是繁星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诗歌中出现了两次“风雨”,其中“天上的风雨”指的是A.关心、保护母亲。 | B.对母亲的依恋。 | C.寻求母亲的慰藉。 |
芙蓉楼送辛渐
[唐]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
1.将上面的作者和诗句补充完整。A.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 | B.漂泼大雨 | C.滔天大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