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诗的前两句写所见:A.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 |
B.“杨柳”指《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
C.全诗极写戍边将土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 |
(一)咏竹 (二)咏竹
风来笑有声,雨过净如洗。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
有时明月来,弄影高窗里。 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1.这两首诗都通过咏竹表达了自己的品格和志向。其中一首的作者,据传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我猜第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A.眉眼盈盈处 | B.才始送春归 | C.千万和春住 |
竹 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竹石》是清代画家A.夸张 竹子生长的位置非常险恶 | B.拟人 青山上的岩石非常坚硬 |
C.夸张 竹子很有劲,能穿破石头 | D.拟人 竹子紧紧扎根石缝中,顽强生长 |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B.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D.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本诗描写的是春雨,题目中“A.首联中的“知”字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春雨具有灵性、来得及时的特点。 |
B.额联说明春雨很细很小,悄无声息地滋润着大地万物。 |
C.颈联写天空乌云密布,暗示这雨可能下到第二天天亮。 |
D.尾联写诗人看到雨后的清晨,红花带着晶莹的雨珠,鲜润浓艳,垂满枝头。 |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政治家、军事家——于谦。“吟”是吟颂的意思。 |
B.这首诗借景抒情,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了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及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两句一语双关,表达出作者永留高尚品格在人间的精神追求。 |
D.这首诗将物质与精神融为一体,构思十分巧妙。前三句都是着力描写炼石灰的过程,最后一句点出石灰的特性。 |
A.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
C.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
D.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青松》) |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①。
感时②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③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④欲不胜⑤簪⑥。
[注释]①草木深:这里特指人烟稀少。②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③抵:值,相当。④浑:简直。⑤胜:能够承受、禁得起。⑥簪zān:束发的首饰。
1.这两首诗的作者是杜甫,被尊称为“A.国 | B.花 |
C. | D.白头 |
A.诗人写这两首诗时的心情完全不同,《春夜喜雨》为“喜”,《春望》为“悲”。 |
B.《春夜喜雨》这首诗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绘景色。 |
C.《春望》这首诗将家与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内涵上较《春夜喜雨》更广阔。 |
D.《春夜喜雨》中,诗人借助对春雨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春景的喜爱之情;《春望》中,诗人则通过对国都萧瑟春景的描写,抒发对家乡春景的怀念和向往之情。 |
石灰吟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