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语文A版|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读《浪淘沙(其一)》,并完成后面的问题。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想象前面两句描写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风簸”中“簸”的意思是“颠簸”。( )
②“九曲黄河”中“曲”读“qǔ”。( )
③这首诗表现了对牛郎和织女的美好祝愿。( )
④这首诗表现出作者逆流而上,直冲云霄的豪迈气概。( )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端午日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      )、手脚(      )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

比赛开始了,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蓬蓬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皆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且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节选自沈从文的《边城》,有删改)

1.【理解词语】对第1自然段中加点的三个“莫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莫不”的意思是“没有一个不是”,表示双重否定。
B.三个“莫不”展现了茶峒端午日赛龙舟人人参与的热闹场景。
C.三个“莫不”为下文写龙舟竞渡为什么如此吸引人设置了悬念。
D.三个“莫不”是说人们都很忙,没有时间去关注龙舟比赛。
2.【选词填空】填到第2自然段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健康 伶俐B.结实 伶俐C.结实 灵敏D.健康 灵敏
3.【句子品读】第3自然段画横线句子中关于作者穿插的“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从侧面烘托了龙舟竞赛激烈、火热的盛况。
B.留下“空白”,把那“种种情形”留给读者去发挥想象。
C.留下“空白”,看读者是否知晓小说中的梁红玉水战擂鼓的故事。
D.这是作者由眼前的景象展开的联想,表现出龙舟竞赛场面的热烈。
4.【提取信息】下面对短文中描写的茶峒人过端午节的场面,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短文具体写了茶峒人在端午日尽情享用鱼、肉的场面。
B.短文细致描写了茶峒人倾城而出到河边观看划船的场面。
C.短文细致刻画了划船前的准备、船上赛手的配置和龙舟竞渡的盛大场面。
D.短文简略描写了赛船过后军民在河中游泳追鸭子的场面。
5.【整体感知】短文描写茶峒人过端午节的盛况,展现了当地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茶峒人( )的精神面貌。
A.艰苦朴素、勤俭节约B.奋发向上、合作争先
C.不怕困难、积极乐观D.辛勤劳动、崇尚科学
6.【写法探究】短文对以下内容,描写得最详细具体的是______,为什么这样安排?
A.茶峒人去看划船比赛                        B.龙船的样式
C.船与船的竞赛                                D.人与鸭子的竞赛
这样安排的原因:__________
7.【图文对照】如果仔细研读短文,再对照插图,你会发现图与文并不相符。在哪一点上不相符呢?请你简要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过年

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惯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

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吱咯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炕桌上呼三喝六,没有孩子的份。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大厅上供着祖先的影像,长辈指点日:“这是你的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虽然都是岸然道貌微露慈祥,我尚不能领略慎终追远的意义。

“姑娘爱花,小子要……”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每人分一包杂拌儿,哼,看那个桃脯蜜枣沾上一层灰尘。怎好往嘴里送?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大年初一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是大锅菜,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放在特大号锅子、罐子、盆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芥末堆素面筋,十香菜,比较的受欢迎,除夕夜,一交子时,煮饽饽端上来了。

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吃?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

1.文段写的是除夕守岁,一共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个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的句子用了三个“满”字,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是作者回忆幼时过年的经历,语言不乏幽默风趣,试举一两句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回放。

北京的春节(节选)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湖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席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写出和选文中加点词语类似的拟声词。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正月十五有哪些风俗习惯?在后面的括号里打“√”。
吃团圆饭(            放花炮(            吃饺子(     
观花灯(            逛庙会(            吃元宵(     
3.作者分别从数量、种类两方面来写“灯多”:突出灯数量多的词或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灯图案多的词语是“_________”。作者描写处处张灯结彩的热闹场景是为了突出元宵节是__________
4.用“ ”画出选文中最能说明“有声有光”的句子。
5.选文第1自然段中“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中“这”指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吧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除夕前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店铺多数关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1.请在片断中找出一个谚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谚语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2.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腊八蒜的做法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零七八碎儿”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哪句话说明了“大人们也忙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浪淘沙(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浪淘沙》(其一)的作者是唐朝的_____(人名),诗中“簸”的意思是______
2.这首诗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农家过年

中国人过年,农村和城市大有不同,尤其是农村,过年别有一番的味。每年一进腊月,就开始准备过年了。腊月初八,要吃腊八。月二十三,要吃祭灶饼,用麻糖粘住姓王爷的嘴,送姓王爷上天,“上天言好事,入地降古样”。接下来就是杀牛宰羊,置办年货,买新衣,购新帽,备齐“葱、姜、香”。全家人屋里屋外大扫除,扫掉一年的晦气。头要赶在二十七,“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剩復压”。贴对联是很讲究的,“二十八,贴年画”,大门、二门、屋门贴什么,墙上、树上贴什么,都是按规矩进行的。年前几天,人们忙着做各种各样的食品,先是蒸,落糖包、豆包、菜包、枣花馍,蒸出龙、风、谷仓、麦堆等花样;次是炸,炸油条、炸九子,炸“假玉”:有红著做的,有小米饭做的,有条做的,有豆子做的;后是色,主要是包子,子的花样很多,有素的,有肉的,有包硬币的,还有包桃的,吃到硬币的人是最有福气的。

经过这一番忙碌,终于到了除夕之夜,就是大年三十。一家人闲下来,国着火盆生在一起,开始年夜。从家事年景到天下大事,拉家常话人生,直热到小孩子犯国打胞。第二天鸡叫头遍就响起了炮声。大人们早早打开大门,叫做“开门进宝”各家父母再三喝咐小孩子不能乱问,不能多说话,凫得说出不吉利的话,这增添了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早晨要先做好供品,端到列祖列宗面前,小孩子跟着大人一起跪下磕头。还要供奉天地全神,祈保一年到头全家平安。

大年初一,主要是向长辈拜年,除了自己的父母、祖父母之外,还有家族的近支远门,三爷家、四奶家、五叔家等等,小孩子们高兴的是可以得到压岁钱。刚过门的新媳妇要按照亲疏远近去认门,当然也免不了户户请吃,直吃得新娘子笑口难合。

初二到初四,是走亲成的时间。间女回娘家,外甥看舅舅,三乡五里,路上行人如织,穿梭往来。春节的身影还没走远,元宵节又飘着雪花赶到了。漫天飞舞的洁白雪花,伴着红艳的灯笼,红艳的对联,再加上儿童们花花绿绿的衣服,融合成一幅“农家喜庆图”。乡民们舞狮子、要龙灯、珠高跳、跑早船,游村串乡的小货郎叫卖着“吹糖人”“琉璃响”“猴上树”等,新年过后的一个大正月就这样踏着欢乐匆忙的脚步走去了,人们析盼来年会更好。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准备——_______             花样——_________
忙碌——________            嘱咐——_________
2.这篇短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农家过年的习俗的?(      )
A.时间顺序B.逻辑顺序C.事情的发展顺序D.空间顺序
3.选文中详写了春节期间_____________这几天农家过年的情形,其他内容均为略写。这样详略安排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到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许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十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1.文中描写春节期间的重要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正月初一、正月初六、_________。作者按照______________顺序来写的。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是略写。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万不得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截然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    ”的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意思的递进
C.表示语音的延长D.表示意思的转换
4.用波浪线画出详细描写元宵节灯的语句,读一读,写写自己的感受。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粗。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1.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夕真热闹,主要的活动有:做(_______)、穿(_______) 、贴(________) 和 (_______)、放(_________)、吃(_______),还要(__________)。
3.“光景”这个词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 ;“截然不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自然段写了哪些人?他们都进行了什么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这些人物来进行描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段中对除夕、正月初一习俗的描写,突出了北京春节____________的特点。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北京的春节》选段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jiān  jiàn)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pū  pù)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
2.这三段话是按照_____ 顺序记叙的,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两天发生的事。
3.用直线画出起过渡作用的语句。
4.第1自然段围绕“________”一词来写,第1句话与后面几句是____关系。
5.用简练的语言写出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