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语文A版|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六(3)班的“春节新想法调研小组”到街道走访,调查人们对春节习俗(年俗)的看法。
1.请阅读下面关于燃放鞭炮的对话,替调研小组作出回答,要说明理由。
小组成员:对于现在不许燃放鞭炮,您赞成吗?
受访奶奶:不赞成,不放鞭炮就不像过年啊!
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有哪些旧的年俗因为时代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或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年俗吗?请写一写吧!(说明旧年俗的变化之处及原因或新年俗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第一次到苏州

①关于心灵之乡何处,常常不敢肯定,只记得一见苏州,便宛如旧识。

②第一次到苏州,是随了父亲一道。本来以为读大学了,应该可以自己独自出这趟远门,可是终于遂了母亲的执着。父亲因为几十年前在苏州读的师范,也隐隐地有故地重游的心事,就一起上了路。

③到学校的当天我就出了一个洋相。傍晚带父亲刚踏进人声鼎沸的餐厅,我就在刚拖过的地板上重重地滑了一跤,手中的饭盒摔得老远。我连忙爬起来也不敢看看四周,只是默默地洗尽了双手和碗筷,就又去打了饭和父亲一起吃起来。饭是我爱吃的米饭,菜则是一律的糖醋口味(这样的伙食我一吃就是四年)。吃饭的时候,我一直低着头,偶尔抬眼看看对面静静地坐着吃饭的父亲,却是居家一样的坦然。我知道这是父亲曾经呆过的苏州,又是他的儿子将要生活多年的苏州,一定是很有感触的吧!从接到来自苏州的大学录取通知,父亲竟然从来没有和我谈起过这个他一度相当熟悉的城市。这始终让我感到非常疑惑,难道父亲的记忆中,对苏州竟是没有一丁点儿印象了吗?

④第二天正式报到,结束后我就陪父亲往教学楼那个方向散步。从宿舍到教学楼大概有三四百米的路程,中间还有很大一片沟壑起伏的农田。巧的是靠近路边,有一个长满杂草浮萍和寥寥几株莲藕的水塘。水塘看来很少有人清理,水是那种看起来很脏的深绿,酷热中散发出浓浓的臭味。那天我们路过的时候,正好有一个黝黑精瘦的中年男人,裤腿卷得老高,从池塘里担了深挖出的泥淤,赤着脚往旁边的田里去。那是真正最好的绿肥。在九月的阳光下,我们能清楚地看到男人额头上的褶皱和慢慢滚落的汗珠。父亲说:“苏州人这么富,到底还是苦出来的。”

⑤我知道父亲的意思,这个素不相识的农人和我家乡的爷爷辈叔叔辈一样辛劳而充实。他们将自己的大滴汗珠凝成一个个丰年,在朴实而满足的心底珍藏。这块土地的富庶与繁荣,从来就不曾少了这些史册之外的人们。我的心似乎是重重跳了一下:不看文人看农人的苏州,也正如我的家乡一样亲切友善。

⑥很快我就将这里当做了真正的家乡。原来,我与苏州,竟然是这样一见如故的。

1.用波浪线画出前后照应的句子。
2.对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表露自己的疑惑,进而引出下文,使自己的疑惑得到解答。
B.因为已经过了很多年,所以父亲对苏州已经淡忘了。
C.从结构上看此句是过渡句,承上启下。从内容上看,父亲绝非对苏州没有印象。
3.体现父亲对苏州有所感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中对素不相识的农人的描写,展现了农人所具有的_______、_______品格,从而揭示了苏州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综合性学习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每当此时,神州大地到处张灯结彩,竹报平安,迎春接福。让我们走进春节,看一看家乡“过年”的习俗吧!
[选春联]春联起源于桃符,是过春节的重要标志。当人们在家门口贴上春联的时候,意味着春节正式拉开序幕,作为对联的一种,春联同样讲究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内容相关,仄起平收。请在下面的句子中选出一幅春联。
①五羊献瑞瑞门庭 ②五羊献瑞报佳音 ③万树争荣添翠色
④求知莫畏羊肠  ⑤人寿年丰    ⑥春色满园
上联 ______ 下联 ______ 横批:________
[送祝福]拜年是春节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的开始,大家互相祝贺,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请在下面的长辈中任选一人,给他们拜年写出你对他们的祝福。
①爷爷    ②妈妈   ③叔叔    ④阿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用“∥”将这段话分两层。
2.分两层的根据是什么?选择一种恰当的方法(    )
A.先总体写中心,再具体叙述除夕热闹的活动。
B.先交代时间,再具体写活动。
C.先说节日名称再说节日活动。
D.先说在家的人如何过除夕,再说在外的人回家过年。
3.文中具体介绍除夕的活动分别是                                                        
4.文中画线句子表明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方面细腻描写了人们欢庆除夕,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红火热闹。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看拼音写词语。
suàn bàn        zhēn zi        biān pào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fěi cuì       áo zhōu      ɡuànɡ miào huì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补充歇后语。
水底推船——_________
黑地里张弓——_________
安伯伯遇到安伯娘——_________
床底下翻跟斗——_________
抱元宝跳井——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古都南京,历史名城。南朝旧事、明代遗韵、民国风雨,都在这座古城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浸染出浓浓的意蕴。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人流连忘返不少地名还可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子。例如:“石头城”对“燕子矶”,“朝天宫”对“阅江楼”, “凤凰台”对“麒麟门”…

[[QOrDeR]]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莫愁湖对__________
总统府对_________
乌龙潭对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瓣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汤圆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作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1.画“   ”的句子运用了 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 _________________ 。
2.说明灯的数量多的词语是 __________,说有灯的种类多的词语是 __________。
3.根据你的课外阅读理解,把下面人物分类,填序号。
①林冲  ②贾宝玉  ③宋江  ④武松   ⑤林黛玉  ⑥薛宝钗
属于《水浒传》的有: __________。属于《红楼梦》的有: __________
4.用“﹏﹏”画出文中最能说明“有声有光”的句子。
5.写出作者喜欢北京的元宵节的句子,读这句话要读出_________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春 酒(节选)

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zhēng  zhèng)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十二碟”,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地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

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jiá  xiá)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的。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1.用“/”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酬谢——(_________)  讲究——(_________)  别致——(__________) 尺度——(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   )描写。
A.语言B.心理C.神态D.动作
4.短文讲述了两件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母亲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5.“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母亲手工制作鞋子、衣服时十分认真,一分一寸都十分留神。
B.手工制作鞋子衣服,一分一寸都要合适才行。
C.就像鞋子差一分,衣服差一寸都不合适一样,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尺度,要注意把握分寸。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填上正确的象声词。
小羊________   泉水________   小溪________   炮声________
鸟鸣________   鼓声________   磨刀________   雷声________
书声________   雨声________   风声________   小狗________
青蛙________   小牛________   小鸭________   小鸡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