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语文A版|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外阅读

国旗,冉冉升起

宽阔的长安街上,华灯还在淡淡的晨雾中闪烁,成千上万的人已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急切地等待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升旗仪式这一庄严时刻的到来。

当东方出现一抹鱼肚白时,雄壮的歌声划破长空,在广场的上空回响。矫健的国旗护卫队英姿勃勃地走出天安门,迈上金水桥。威武高大的擎旗手,肩杠国旗,在护旗手的护卫下,正步跨过长安街走向广场,

他们身后是军乐队。

人头攒动的广场瞬时静下未,人们的目光集中到这支队伍上。迎着曙光,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上升。

 “敬礼!”

军人行军礼,少先队员右手高举过头顶行队礼,广场上15万群众凝视着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

庄严、肃静、神圣。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升到旗杆顶。

广场上、金水河畔,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仰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久久不愿离去。

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人头攒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潮澎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升国旗时,军人要行_________;少先队员行_________;群众行__________。
3.本文描写了天安门前的一次升旗仪式,依次记叙的是_________、升旗盛况、___________、升旗后人们的心情。
4.结合《开国大典》说一说,为什么每次升国旗以后广场上、金水河畔,都会“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汇集  聚集
(1)几个人(   )拢来,站成一个圆圈。
(2)丁字形的广场(   )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诞生  出生
(3)小明于1989年6月(   )了。
(4)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了。
      肃立  站立
(5)三十万人一起脱帽(   ),一齐抬头仰望着鲜红的国旗。
(6)他(   )在那儿,一动不动。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1.这段话描写了________的热烈场面。
2.请根据片段的内容排序。(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骑兵师  ②战车师  ③炮兵师  ④步兵师  ⑤海军
3.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句话把战士们比作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
4.描写场面时,本段话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把文中从“面”上描写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1.这段文字在写法上运用了先____________的方法,重点写了______________,应该说他们是全场三十万人的“_______”。
2.如果把文段中的“直奔”换成“走向”,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总体理念,恰逢其时,意义深远。中国梦这一高度凝练的象征性理念,有利于激励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发愤图强、和衷共济。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材料二:中国梦与个人梦唇齿相依,做好本职工作就是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级航天员景海鹏,当了多年飞行员,后来又如愿成为首批航天员,“飞天”便是他的梦想;中国运动员武大靖在2018年冬奥会上顶住重压,在男子500米短道速滑决赛中打破世界纪录并夺冠,为国争光便是他的梦想……他们在实现个人梦的同时,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1.请你分别写出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仿照材料二中的事例,从第二单元所学课文中选择一个(或一组)人物,说说他(他们)的梦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轻松阅读。
我要报效我的祖国
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26届奥运会上,中国姑娘邓亚萍奋勇拼搏,蝉联了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亲自把金牌挂在她的胸前。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邓亚萍仰望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激动得流下了泪水。
在通往世界冠军的道路上,邓亚萍不知洒下了多少奋斗的汗水。邓亚萍的父亲曾是位乒乓球运动员,在父亲的影响下,她不到五岁就站在乒乓球台前,开始了乒乓球运动员的生涯。邓亚萍个子矮小,不是打乒乓球的理想身材。为了弥补身体条件的不足,她双脚绑上沙袋练习打球,常常练得脚底都起了血泡。如今,灵活多变的步伐成了邓亚萍战胜对手的法宝。在国家队,邓亚萍是最能吃苦的运动员,她经常给自己加大运动量,一练一身汗,一天要换五六次衣服。为了掌握一种技术,邓亚萍有时要连续挥拍上千次。回到宿舍,她浑身像散了架似的瘫倒在床上。
邓亚萍打球气势逼人,锐不可当。遇到的对手越强就越能激起她的壮志。国际大赛高手如林,邓亚萍更是全力以赴,奋力拼搏。她胜不骄,败不馁,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为国争光。凭着这种必胜的信心和精湛的技术,邓亚萍闯过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强手,一次又一次地站在了世界冠军的舞台上,为祖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为五星红旗增添了光彩。
面对鲜花和荣誉,邓亚萍总是说:“是祖国培养了我,我要报效我的祖国。”
1.按短文内容填空。
邓亚萍在___________举行的___________上,蝉联了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邓亚萍不到________岁就站到了乒乓球台前,开始了乒乓球运动员的生涯。面对鲜花和荣誉,邓亚萍总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邓亚萍为什么能获得世界冠军?这篇短文对你的学习、生活有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从文中摘录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欢乐岛。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 会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约 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QOrDeR]]用“√”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小题2】用横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小题3】缩句。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理解重点句子,选择正确答案.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
A.“直奔”可以换成“走向”,都说明大家很急。
B.“直奔”比“走向”更能反映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迫、兴奋的心情。
【小题5】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
A.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容人很多。
B.这句话是说天安门广场成了海洋,没有运用比喻的手法。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材料《开国大典》片段: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读了文中划线的句子,使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四字词语。
2.“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说明了人们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中的“直奔”可以换成“走向”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假如你是他们当中的一员,请把当时的心情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