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语文A版|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1.这三个自然段按( )顺序,写了( )( )两个程序。
2.“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B.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C.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D.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名项之前。
3.“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句中的“站起来”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当时你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开国大典,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你想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给下列句子排序。
(       )但是没有用,仍然看不清楚。
(       )夜色清朗,月光正好照在窗上,可是阿辽沙怎么用劲看也看不清小小的铅字。
(       )于是他爬到屋角的台子上,在神像前的长明灯下读书。
(       )他想了想,从架子上拿下一个铜锅,把月光反射到书上去。
(       )后来他倦了,就倒在台子上睡着了。
类型:排序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下面的句子中填上名言、警句、俗语。
(1)爸爸告诉我要想知道更多的事情,就必须要多读书,这正如《古今贤文》里所说“____________。”
(2)中秋节到了,独自一人在外打工的李叔叔,情不自禁吟起了王给的诗“______________来表达此时的心情。”
(3)“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老舍先生和草原人民依依不舍的感情。
(4)好听的歌和内容好的书一样,我们是听不厌看不烦的,正如古人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字义,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络绎不绝(                    斩尽杀绝(        
绝处逢生(                    悲痛欲绝(        
①气息中止,死亡   ②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③完全没有了   ④断绝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开国大典》节选,回答问题。

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任检阅司令员,聂荣臻将军任阅兵总指挥,朱总司令和聂将军同乘汽车,先检阅部队,然后朱总司令回到主席台,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命令。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跑、火能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部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1.选文是关于(  )的场面描写,运用了(  )(点面结合、情景交融)的描写方法。请把选文中对这个场面总体描写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2.用“      ”画出这段话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把       比作       ,这个比喻表现了人民解放军         的气概。
3.选文在对各军兵种进行描写时,角度也不一样,请选一选。
海军描写的是(      ),步兵描写的是(      ),炮兵描写的是(      )
A.武器的特点       B.方阵进行的特点        C.服装颜色的特点
4.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
A.这句话写出了阅兵式的隆重场面,表现了当时热烈、庄严的气氛。
B.这句话描写了阅兵式上观众鼓掌、欢呼的情景,表现了人民群众欢快、激动的心情。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1.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         )                                   (          )
2.“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这句话中的破折号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______”的句子中“站起来”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1.选文描写了升旗仪式、____________的场景。
2.“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话题突然转变C.表示声音延长
3.选文中画“——”的句子表达了人们______之情,从中我们能感受到当时______的气氛。
4.文中加点的“瞻仰”一词能否换成“注视”?为什么?
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过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1.选段写了_______的场面。
2.选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
3.如何理解“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
_______
4.选段中画“﹏﹏”的部分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各题。

开国大典(节选)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到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1.选文第1自然段写的是阅兵的场景,第2、3自然段写的是_______的场景。
2.检阅时,最能表现群众激动和欢喜的句子是 ________
3.用“ ”画出选文第2自然段中描写毛主席动作的句子。
4.“两股‘红流’”指的是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材料一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呈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材料二 ①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②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材料三   图1

1.材料三中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发生在________(填写时间,包括年、月、日)的____(填写地点)。其中手拿稿纸,站在话筒后的人物是______(填写姓名)。
2.材料三中图2是根据材料一绘制的简单的方位图。其中,图中序号“____”表示“五座白石桥”,序号“②”表示___________。图1中的人物当时就处在图2中的序号“_____”处。
3.材料二写的是开国大典前群众入场的场面,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其中,描写“面”的是第______句,描写“点”的是第______句。
4.体会材料二中带点词的含义。
(1)第①句“直奔”一词写出了人们________的心情。
(2)第②句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