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沪教版(2007)|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内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月光曲》(节选)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填空。
(1)第1自然段中的两个“清幽”的意思是不同的,第一个指_______,第二个指______
(2)画“﹏﹏﹏”句子中主要写的事物是________,句中动词有________
2.用“ ”画出第2自然段中描写皮鞋匠听到音乐时想象的句子。
3.从第2自然段中我们感受到乐曲旋律的变化过程,请依据课文将下列词语排序(填序号)。( )
A. 高昂激越       B. 轻柔舒缓       C. 气势增强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月光曲(节选)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③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⑦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⑧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这段话中属于写实的句子有______;属于联想的句子有_______。(填序号)
2.下面对《月光曲》旋律变化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舒缓——悠扬——激越B.抑郁——悠扬——激越
C.舒缓——突变——激越D.舒缓——激越——突变
3.读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从“恬静的脸、睁得大大的眼睛”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
4.皮鞋匠听着月光曲联想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当举行升旗仪式时,听着国歌,你会产生怎样的联想?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黄河大合唱》的震撼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杰出的代表作。他很早就有一个宏愿:用音乐表现中华民族的苦难、挣扎和奋斗,对自由幸福的追求和最终取得胜利的信心。《黄河大合唱》的诞生,正是作曲家孕育已久的创作冲动的必然结果。

193810月,诗人光未然首次乘木船渡过黄河,奔赴山西吕梁山抗日根据地。当他见到黄河的惊涛骇浪、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不禁被这大自然的奇观惊呆了。万山丛中游击健儿的抗敌英姿,更强烈地震撼着诗人的心弦。在这些震撼的感召下,1939年初,诗人开始酝酿创作一部长篇朗诵诗。不久,光未然因行军时不慎摔伤,回延安住院治疗。冼星海与他在上海时就认识,得知消息后前去看望。见面后光未然谈起创作朗诵诗的构想,冼星海听后十分兴奋,希望他把它写成歌词。稍后,光未然再也按捺不住创作的冲动,躺在病床上,一连五天口述了400多行诗句,经人协助笔录,终于完成了《黄河吟》,这也就是后来《黄河大合唱》的歌词。

1939年春的一天,抗敌演剧队第三队在延安的一个宽大的窑洞里举行晚会,光未然和冼星海都应邀参加。光未然带病一气呵成地朗诵了自己的这部新作。冼星海听完朗诵后,一把将诗稿抓在手里,激动不已地说:这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史诗。我要把它写成一部代表中华民族伟大气魄的大合唱。这将是中国第一部新形式的大合唱。我有把握把它谱好!我一定及时为你们赶出来!

冼星海于326日开始了大合唱的创作,到331日,《黄河大合唱》的八首歌曲就完成了,仅用了六天时间!这虽然还只是歌曲旋律的初稿,但已为这部巨作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冼星海不愧为作曲大师!

实际上,在拿到歌词后的一个多月里,冼星海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不仅为收集创作素材作了细致的调查,而且为写作大型作品进行了先期的练笔”——完成了第一部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的创作和排练演出。他多次要求人们讲述渡黄河的情景和感受,对很多细节都再三追问。他还去学唱船工号子,后来用到了《黄河船夫曲》中。在创作期间,他经受了疾病的困扰和夜以继日的辛劳。为了尽善尽美,他支撑着病痛之身反复推敲,每写出一章,就请人试唱,再做修改,仅《黄河颂》就改了三次。

《黄河大合唱》创作完成后,经过十余天的排练,于1939413日首演。1939511日,在庆祝鲁迅艺术学院一周年纪念音乐晚会上,冼星海指挥100余人的鲁艺合唱团,成功地演出了《黄河大合唱》。演出结束后,毛泽东等领导人都站起来热烈鼓掌,感动得连声说193978日,周恩来听了《黄河大合唱》后也给予高度评价,并赞誉冼星海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黄河大合唱》以其高度完美统一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受到延安军民广泛的赞扬和欢迎,并迅速传播到包括国统区在内的各个战区,进而蜚声海外。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一气呵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夜以继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些震撼的感召下”中的“这些震撼”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我有把握把它谱好!我一定及时为你们赶出来!”感受到冼星海怎样的心情?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六自然段主要写___________,体现出了________________
5.关于本文的思想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介绍了《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过程及其巨大的影响力
B.本文主要讲述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艰辛
C.本文主要讲述洗星海和光未然创作《黄河大合唱》过程的艰辛
6.结合《黄河大合唱》的创作经过,谈谈你对生活与艺术创作关系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月光曲<节选>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过神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功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文中画“——”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
2.选文第一自然段中,作者在描写盲姑娘的语言时,运用了两个“!”和两个“您”表现了人物难以言表的激动心情。其中第一个“您”表示_______;第二个“您”表示_________。
3.贝多芬为什么愿意为盲姑娘再弹奏一曲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第四自然段,写出《月光曲》的曲调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最后一自然段中,“陶醉”体现了______________,“飞奔”表明了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月光曲》选段,回答问题。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

1.补充课文。
2.用“    ”划出实实在在的事物,用“﹏﹏﹏”划出联想的内容。
3.皮鞋匠联想的画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借助皮鞋匠的想象,我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月光曲》:时而_________,时而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没看见过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比较阅读。认真阅读下面三段文字,按要求做题。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②“朋友,你到过黄河吗?……”在森林的深处,一个声音深情地发问了。这声音,把我带到了黄河畔,那里有枣花的淡淡清香,旋转奔流的雄浑河水,一个个字着白布背心的船夫,紧握着桨,炯炯的目光射向蹲在船头的老艄公,等他发出开船的手势……

③当《千手观音》节目上场时,我的眼前,突然晃过一片湖,宁静,优雅,神秘,高贵,那是天鹅憩息的一片湖啊,千变万化的舞姿,醉倒眼睛。以为眼花,不及穿衣,跳下床,跑到电视机跟前看。真的,那千真万确是一片湖,音乐满载着月色,跌宕开来,手臂在乐曲声中缓缓扬起,如次第开放的花瓣,在空中盛开;又如柔嫩的翅膀,划着轻风,翩翩而飞,无声无息。透明,纯净,直抵心灵。心,猝不及防被击中。这世界,最动人的,原是这样的无声之爱。

1.用横线画出各段中由实在事物引发的想象或联想。
2.聆听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雄浑激昂的乐曲声,你会联想到什么呢?请仿照这三段文字的表达特点,写一段话,不少于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一个男的说:“是呀,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到这里,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晴失明了。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菇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1.贝多芬为何要走进茅屋里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姑娘是随便说说的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1)朗读这句话应该读出__________的语气,需要重读的字词是___________。
(2)“多纯熟”是说弹奏的_________;“多深”是说把曲子里的________充分表现出来了。从这句话看出盲姑娘不但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是难得的知音啊!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贝多芬

①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闭目(观赏 玩赏 欣赏)楼上(优良 优美 优秀)的钢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侯,他仿佛看见珠子在滚动,高的时候,他仿佛听到雷鸣震撼着大地。

②“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忽然,“吧嗒”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往天花板瞧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来人呀!来人呀!”

③“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跑进来。

④“楼上是谁?怎么往天花板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⑤服务员看着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

⑥“哦!是贝多芬!难怪弹得这样好!”旅客一听名字,怒气立刻消了大半。

⑦“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漏下来呢?”

⑧“不,不!你不要(搅扰 打扰 干扰)他,我自己看看吧。”

⑨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见贝多芬正全神贯注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他正在纳闷,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苦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⑩这位旅客站了很久才离开,当他下楼时,不禁暗暗(赞叹 赞美赞颂)道:“”

1.用“”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2.填空,同答问题
第①自然段中的“他”是指_________________;第⑧自然段中的“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3.楼上滴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处旅客会说些什么?请发挥想象在空白处补写出人物的语言。
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延伸阅读

“乐圣”贝多芬的故事

“乐圣”贝多芬成名后,许多贵族拼命地想结识他。但是贝多芬性格倔强,对那些倚仗权势的贵族格外鄙视。

一次,贝多芬应一位亲王的邀请,参加一场音乐会,并在音乐会上演奏自己的作品。音乐会在亲王的庄园里举行。那天天气十分寒冷,并且下着倾盆大雨。

贝多芬坐在钢琴旁熟练而深情地弹奏起著名的《月光曲》。沉静优雅的旋律在大厅里回荡,优美的乐曲使人们陶醉,大家停止了谈话,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似乎他们(    )在风雨中听演奏,(    )沐浴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中。

这时,有一位伯爵旁若无人,忽然说起话来,声音越来越大。贝多芬再也忍受不了这种声音的干扰,他愤怒地停止了演奏,站起来高声说道:“我绝不能为这些蠢猪们演奏!”主办音乐会的亲王(    )不制止那位破坏全场气氛的伯爵,(    )大声训斥贝多芬,以亲王的威势欺压贝多芬。面对这种侮辱,贝多芬怒不可遏,对亲王说:“亲王,你成为亲王,只不过凭借你的出身而已,而我却是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的。亲王有成千上万个,而我——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贝多芬说完,离开了大厅,顶着风雨,拂袖而去。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我能体会到(    )
A.贝多芬琴技高超,《月光曲》优美动听。B.大厅的音响效果极好,演奏出的音乐很美。
3.用“(    )”标出描写贝多芬特别愤怒的句子,用“[    ]”标出描写贝多芬不畏权势的句子。
4.贝多芬为什么说“亲王有成千上万个,而我——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qín jiàn(      )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色,在月光照耀下的bō tāo xiōng yǒng(          )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qīng xǐng(      )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根据拼音把词语填在括号里。
2.按要求写词语。
(1)近义词:幽静——(     ) 恬静——(     ) 纯熟——(     )
(2)反义词:微弱——(     ) 清幽——(     ) 陶醉——(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海面       (      )的月光
(      )的大海       (      )的月亮
4.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
①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②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③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5.用“_______”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     ”划出《月光曲》的内容。
6.皮鞋匠的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