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
-
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登录
|
注册
试卷
|
试题
|
走进学进去
|
学进去
试题
试卷
字/词
搜索
购买服务
首页:
小学数学 西师大版(2001) 一年级上册
西师大版(2001)
|
一年级上册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西师大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冀教版
青岛版(五四学制)
浙教版
沪教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01)
冀教版(2001)
沪教版(2001)
青岛版(五四学制)(2001)
西师大版(2001)
北京版(2004)
北师大版(2001)
青岛版(2002)
人教版(1990s)
教材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四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四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
四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六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四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
四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六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六年级上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
一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一)
1~5的认识
0的认识
比较
5以内数的加法
二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二)
6~10的认识
6,7的加减法
8,9的加减法
10的加减法
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运算
三 分一分、认识物体
分一分
分类
认识物体
四 11-20各数的认识
认识11~20各数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五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加几
8加几
7,6加几
六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11减几
12,13减几
14、15减几
16,17,18减几
七 总复习
总复习
试题
题型:
全部
选择题
填空题
判断题
计算题
解答题
排序题
连线题
作图题
改错题
难易程度:
容易
较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排序:
综合排序
试题难度
使用次数
真题次数
限于篇幅仅展示
1000
道试题
期末考试结束后,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在一起议论.甲说:“自然成绩第一名是丁.”乙说:“数学成绩第一名是丙.”丙说:“语文成绩第一名不是甲.”丁说:“英语成绩第一名是乙.”成绩公布后发现,这四名同学确实分别取得了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的第一名,但只有取得语文和自然第一名的学生做出的猜测是正确的.请问:数学成绩第一名是谁?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甲、乙、丙、丁、戊5人各从图书馆借来一本小说,他们约定读完后互相交换,这5本书的厚度以及他们5人的阅读速度都差不多,因此总是5人同时交换书.经过数次交换后,他们5人每人都读完了这5本书.现已知:
①甲最后读的书是乙读的第二本;
②丙最后读的书是乙读的第四本;
③丙读的第二本书甲在一开始就读了;
④丁最后读的书是丙读的第三本;
⑤乙读的第四本是戊读的第三本;
⑥丁第三次读的书是丙一开始读的那本.
设甲、乙、丙、丁、戊5个人最后读的书分别为A,B,C,D,E,根据以上情况确定他们5人读的第四本书各是什么书?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有429名小学生参加数学冬令营,其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为7:6.后来又有一些女生报名参赛,这时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变为11:10.请问:后来报名的女生有多少人?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育才小学五年级学生分成三批去参观博物馆,第一批与第二批的人数比是5:4,第二批与第三批的人数比是3:2.已知第一批的人数比第二、三批的总和少55人.请问:育才小学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甲、乙、丙三人各有一些棋子,其中棋子数最多的人比最少的人多出60多枚棋子,甲先拿出自己的一半平分给乙、丙,然后乙拿出自己的
平分给甲、丙,最后丙拿出自己的
平分给甲、乙.这时三人的棋子数正好相同.请问:三个人一共有多少枚棋子?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有两堆石头,如果从第一堆中取出20块石头放进第二堆,那么第二堆的石头是第一堆的2倍;如果从第二堆中取出一些石头放进第一堆,那么第一堆的石头是第二堆的6倍.问:第一堆中最少可能有多少块石头?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植物园里菊花与月季花的盆数之比是3:4,兰花与郁金香的盆数之比是5:6,菊花与郁金香的盆数之比是4:5.如果月季比兰花多50多盆,那么菊花比郁金香少多少盆?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中关村一小、中关村二小两校春游的人数都是10的整数倍,出行时两校人员不合乘一辆车,且每辆车尽量坐满。现在知道,若两校都租用有14个座位的旅游车,则两校共需租用这种车72辆;若两校都租用19个座位的旅游车,则中关村二小要比中关村一小多租用这种车7辆,问两校参加这次春游的人数各是多少?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四只猴子摘了一堆桃子,它们准备先回去睡一觉后再来分桃子.过了一会,其中一只猴子来了,它见别的猴子没来,便把桃子平分成4堆,发现余下3个,于是给其中三堆各多分了一个桃子,然后拿走余下的一堆跑掉了;又过一会儿,另一只猴子来了,它见别的猴子没来,把桃子也分成4堆,发现还是多出3个,于是也给其中三堆各多分了一个桃子,自己带着余下的一堆跑掉了;轮到另外两只猴子时,分别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如果最后一只猴子至少拿走了一个桃子,那么这堆桃子至少有多少个?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100位同学从左到右排成一行,然后按如下规律从左向右报数:先让第一位同学报1,然后从第二位同学开始,每位同学都把前一位同学所报的数乘以7,再报出乘积的个位来。请问:第100个同学报的是几?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
尾页